组件接头隔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17582发布日期:2023-08-14 11:22阅读:21来源:国知局
组件接头隔离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安全隔离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光伏组件接头的隔离器。


背景技术:

1、在铺设彩钢瓦的建筑物顶部安装太阳能板时,如果光伏组件接头与彩钢瓦屋顶接触,当组件接头虚接时会出现过热烧毁,电流对屋顶击穿放电,会引起火灾,从而对建筑物造成危害。目前常采用如图1所示的单片圆卡扣卡接在组件接头处,使组件接头与建筑物顶部保持一定的距离。但这种单片圆卡扣安装后会出现因重心点不同,倾倒方向多样的情况,导致在某些情况下组件接头仍会与屋顶接触。


技术实现思路

1、实用新型目的: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组件接头隔离器,该隔离器能够使组件接头不与屋顶接触,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

2、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组件接头隔离器,包括:接头卡环10和线缆卡环20;

4、所述接头卡环10包括外环11和内环12;所述外环11和内环12的几何中心相同,所述外环11的内侧与内环12的外侧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杆13;所述外环11设置有开口14,所述内环12设置有第一卡口15;

5、所述线缆卡环20设置于内环12的正上方,所述线缆卡环20的几何中心与内环12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连线垂直于所述接头卡环10的平面;

6、所述线缆卡环20与外环11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杆30;

7、所述线缆卡环20设置有第二卡口21;所述开口14、第一卡口15、第二卡口21的开口方向相同。

8、进一步地,所述线缆卡环20距离所述接头卡环10的平面高度为48.5mm。

9、进一步地,所述外环11为圆形,外径为57mm。

10、进一步地,所述线缆卡环20为圆形。

11、进一步地,所述内环12为相对的两个直线边和相对的两个圆弧边围合而成,所述第一卡口15设置于一个直线边上。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13有三个,其中两个分别设置于两个圆弧边到外环11之间,另一个第一连接杆13设置于完整直线边到外环11之间,所述完整直线边为与第一卡口所在的直线边相对的直线边。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杆30有三个,两两呈120°角设置于线缆卡环20与外环11之间。

14、进一步地,所述组件接头隔离器的制造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阻燃abs、阻燃尼龙、阻燃pp。

15、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组件接头隔离器在安装后,第一卡口15位置高于第二卡口的位置,使得组件接头不会碰触屋顶,从而避免接地放电过热导致的火灾。



技术特征:

1.一种组件接头隔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接头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卡环(20)距离所述接头卡环(10)的平面高度为48.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接头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11)为圆形,外径为57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接头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卡环(20)为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接头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12)为相对的两个直线边和相对的两个圆弧边围合而成,所述第一卡口(15)设置于一个直线边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件接头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3)有三个,其中两个分别设置于两个圆弧边到外环(11)之间,另一个第一连接杆(13)设置于完整直线边到外环(11)之间,所述完整直线边为与第一卡口所在的直线边相对的直线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接头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30)有三个,两两呈120°角设置于线缆卡环(20)与外环(1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接头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接头隔离器的制造材料包括:阻燃abs、阻燃尼龙、或阻燃pp。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组件接头隔离器,包括:接头卡环和线缆卡环,所述接头卡环包括外环和内环;所述外环和内环的几何中心相同,所述外环的内侧与内环的外侧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杆;所述外环设置有开口,所述内环设置有第一卡口;所述线缆卡环设置于内环的正上方,所述线缆卡环的几何中心与内环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连线垂直于所述接头卡环的平面;所述线缆卡环与外环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杆;所述线缆卡环设置有第二卡口;所述开口、第一卡口、第二卡口的开口方向相同。该组件隔离器能够使组件接头不碰触屋顶,从而避免接地放电过热导致的火灾。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刘加勇,姚干平,庞伟,赵若梅,缪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节能太阳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如皋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