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光伏供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75253发布日期:2023-04-20 06:16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光伏供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光热,尤其涉及一种动车检厂区智能光伏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1、由于太阳光的可再生性,以及基于全球能源日趋紧张,因此光伏发电越来越成为各国、各个城市的首选,在有较大面积的厂区、屋顶铺设太阳能光伏板或者铺设光伏玻璃,在有阳光照耀的时候,即可源源不断产生电源给厂区的用电端提供电源。同时,阳光的照射也同样产生热,尤其是设置有大量光伏玻璃的屋顶,在阳光的持续照射下,屋内会聚集大量的热,很多铺设玻璃光伏的场合,人们会采用各种散热设施来对屋内的高温进行散热,实际上这些热量若加以利用,同样能够成为能源进行合理使用,但目前与之相配套的,还很少有这类将光伏玻璃屋顶内的热量合理使用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智能光伏供电系统,其适用于动车检厂区,该智能光伏供电系统除了通过光伏玻璃产生电能,也能利用屋顶内部产生的光热辅助蒸汽轮机发电和辅助溴化锂空调制冷,并且在冬季还能将热量直接通过传导的方式给屋内辅助供暖。

2、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智能光伏供电系统,包括:设有光伏玻璃组件的玻璃顶棚结构,所述光伏玻璃组件用于光伏发电,以及加热玻璃顶棚结构内的空气;

4、导热式水加热结构,其设置在所述玻璃顶棚结构内部,与小型蒸汽轮发电机组连接,利用被加热的所述空气加热所述导热式水加热结构中的水,以使所述小型蒸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5、余热发生端,其设置在所述玻璃顶棚结构内部,与非电溴化锂空调系统连接,利用被加热的所述空气加热所述余热发生端,以使所述非电溴化锂空调系统制冷。

6、可选地,所述导热式水加热结构包括:第一封闭式储水箱体,其设置在所述玻璃顶棚结构的左侧内壁上;第二封闭式储水箱体,其设置在所述玻璃顶棚结构的右侧内壁上;

7、所述第一封闭式储水箱体和所述第二封闭式储水箱体侧边均包括:电动进水机构和电动出水机构,且所述电动出水机构和所述小型蒸汽轮发电机组连接。

8、可选地,所述第一封闭式储水箱体的外壁呈右凸弧形壁结构,且所述右凸弧形壁结构外部涂覆有第一高导热层;所述第二封闭式储水箱体的外壁呈左凸弧形壁结构,且所述左凸弧形壁结构外部涂覆有第二高导热层。

9、可选地,所述余热发生端包括:横向设置于所述玻璃顶棚结构内的多根集热管,每一根所述集热管的左侧均和所述非电溴化锂空调系统的进热端连接,右侧和所述玻璃顶棚结构的右侧内壁连接,且每一根所述集热管均设有至少三个将玻璃顶棚结构内的空气导入到所述集热管内的空气进入孔。

10、可选地,还包括:移动式隔热结构,其设置在所述玻璃顶棚结构内,且位于所述余热发生端下方,

11、以防止玻璃顶棚结构内的空气向下传递;

12、移动式导热结构,其设置在所述玻璃顶棚结构内,且位于所述移动式隔热结构下方,以将所述玻璃顶棚结构内的空气向下传递。

13、可选地,所述移动式隔热结构包括:横向设置于的所述玻璃顶棚结构的两内壁之间的第一横向导轨,所述第一横向导轨上通过第一导轨滑动组连接第一伸缩布,所述第一伸缩布的右侧通过第一弹性连接片连接有能够将第一伸缩布沿着第一横向导轨作左右滑动伸缩的第一电机;

14、所述移动式导热结构包括:横向设置于所述玻璃顶棚结构的两内壁之间的第二横向导轨,所述第二横向导轨上通过第二导轨滑动组连接第二伸缩布,所述第二伸缩布的右侧通过第二弹性连接片连接有能够将第二伸缩布沿着第二导轨作左右滑动伸缩的第二电机。

15、可选地,所述第二横向导轨位于第一导轨的底部,两者相距10-20公分。

16、可选地,所述集热管的数量为3-6根,直径为20-30公分;所述集热管内设有两组能够加速将集热管内的热空气向左传导的电动导风装置。

17、可选地,所述玻璃顶棚结构的上端设有集风向监测模块、风力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和湿度监测模块为一体的综合性空气监测模块,所述综合性空气监测模块通过微处理器和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入端形成控制连接。

18、可选地,所述第一伸缩布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面,靠近所述余热发生端的一面涂覆有第一导热层;远离所述余热发生端的一面涂覆有隔热层;

19、所述第二伸缩布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面,靠近所述移动式隔热结构的一面涂覆有吸热层;远离所述余热发生端的一面涂覆有第二导热层。

20、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之一:

21、本实用新型采用立体式屋顶全面铺设光伏玻璃的结构,能够最大化利用屋顶进行太阳能光伏发电,提高发电量。

22、本实用新型利用屋顶内部阳光照射聚集的大量热量来辅助蒸汽轮机发电和辅助溴化锂空调制冷,最大化地通过光伏玻璃下端产生的热量达到进一步发电和制冷的利用目的。

23、本实用新型在冬季还能将热量直接通过传导的方式给屋内辅助供暖,使得通过光伏玻璃聚集的热量进一步得到利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光伏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光伏玻璃组件的玻璃顶棚结构,所述光伏玻璃组件用于光伏发电,以及加热玻璃顶棚结构内的空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光伏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式水加热结构包括:第一封闭式储水箱体,其设置在所述玻璃顶棚结构的左侧内壁上;第二封闭式储水箱体,其设置在所述玻璃顶棚结构的右侧内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光伏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光伏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光伏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式隔热结构,其设置在所述玻璃顶棚结构内,且位于所述余热发生端下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光伏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光伏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向导轨位于第一导轨的底部,两者相距10-20公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光伏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管的数量为3-6根,直径为20-30公分;所述集热管内设有两组能够加速将集热管内的热空气向左传导的电动导风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光伏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顶棚结构的上端设有集风向监测模块、风力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和湿度监测模块为一体的综合性空气监测模块,所述综合性空气监测模块通过微处理器和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入端形成控制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光伏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布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面,靠近所述余热发生端的一面涂覆有第一导热层;远离所述余热发生端的一面涂覆有隔热层;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光伏供电系统,包括:设有光伏玻璃组件的玻璃顶棚结构,所述光伏玻璃组件用于光伏发电,以及加热玻璃顶棚结构内的空气;导热式水加热结构,其设置在所述玻璃顶棚结构内部,与小型蒸汽轮发电机组连接,利用被加热的所述空气加热所述导热式水加热结构中的水,以使所述小型蒸汽轮发电机组发电;余热发生端,其设置在所述玻璃顶棚结构内部,与非电溴化锂空调系统连接,利用被加热的所述空气加热所述余热发生端,以使所述非电溴化锂空调系统制冷。该智能光伏供电系统除了通过光伏玻璃产生电能,也能利用屋顶内部产生的光热辅助蒸汽轮机发电和辅助溴化锂空调制冷,并且在冬季还能将热量直接通过传导的方式给屋内辅助供暖。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廖海浩,徐进,蔡元坤,李鹏,王亚军,李俊锋,王双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智沪铁路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