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尘防潮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59178发布日期:2023-04-26 16:15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尘防潮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电站筑坝,特别是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尘防潮配电柜。


背景技术:

1、水电站通常要建设在落差较大的地方,从而具有大发电量;水电站配套需要修建水坝,用于蓄水。

2、水电站在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后均有大量的电气设施,很多电气设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用到电气配电柜;配电柜(箱)分动力配电柜(箱)和照明配电柜(箱)、计量柜(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

3、由于电气自动化配电柜内电气配件非常繁多,这些电气配件在运行大量运行时会产生很多热量,导致配电柜内的温度升高很快,而且这些电气配件通常都是长时间处于运作状态,意味着其会长期产生热量,导致柜体内温度持续保证较高状态,长此以往处于高温环境下极易导致零部件或线路受损。

4、为此配电柜通常会设置对应的通风口来对柜体内进行通风,通过将柜体内外的空气进行流通,使得柜体内的热量快速流进外界空气中,从而防止柜体内环境温度或配件温度过高。而为了避免灰尘随同空气进入到柜体内,通常会在通风口处设置防尘网,如此既可以实现通风又可以进行防尘。

5、但是考虑到水电站独特的作业环境,其无论是在施工过程中还是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其大量的厂房均处于湿度很高的环境下,且在汛期或雨季等时候,很多厂房内会有很多渗漏积水,这同样使得配电柜的使用环境潮湿度很高。

6、现有专利cn202120840594.2,其公开了一种防尘配电柜,包括柜体和柜门,柜体侧壁上开设有透气窗,柜体内侧壁上设置有防尘网,防尘网盖合在透气窗上,防尘网远离透气窗的一侧滑移设置有用于吸附灰尘的静电棒,静电棒下方设置有用于回收灰尘的除尘件。本申请通过防尘网对进入柜体内的灰尘进行阻挡,再使用静电棒对防尘网上的灰尘进行吸附,最后使用除尘件对静电棒上的灰尘进行回收处理,减少灰尘进入到柜体内并覆盖腐蚀元器件。

7、但是,上述专利和目前所使用的配电柜具有一样的问题,即其只考虑到了防尘的需要,没有考虑到水电站的作业环境特殊性,从而不具有防潮的功能,水分进入配电柜内后很可能会凝结产生水滴,极易造成设备出现短路故障;

8、而且,现有这些配电柜只是简单的设置单层防尘网,其采用卡扣等方式进行安装,长期使用后防尘网上会附着有大量的灰尘,为了确保配电柜能继续保持防尘的作用,就需要将这些防尘网取下进行更换;而在防尘网更换的过程中,配电柜就会失去防尘的作用,从而导致配电柜内的电器配件就会收到灰尘等的影响。

9、所以,水电站目前所用的配电柜存在不就有防潮功能,无法满足水电站等特殊工作环境的要求,防尘网更换过程中会失去防护功能,导致电器配件易受影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尘防潮配电柜。本实用新型具有加设对应的防潮功能且防尘网更换过程中不会失去防护功能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尘防潮配电柜,包括柜体、设于柜体顶部的进气单元、设于柜体左右两侧与进气单元相连的滤气单元、设于柜体底部的底架和设于柜体内的多个可拆卸的层板;所述进气单元顶部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气口,进气单元底部两侧与滤气单元的外侧顶部连通,滤气单元的内侧顶部通过进气连通口与柜体内部连通;所述柜体内侧底部设有底槽,底槽两侧通过出气连通口与排气单元相连。

3、前述的建筑施工用防尘防潮配电柜中,所述进气单元包括正面可开闭的一对进气检修门、位于柜体上方的进气栅格板、位于进气栅格板下方的进气滤板和位于进气栅格板与进气滤板之间的防虫网;所述进气栅格板上分布有倾斜设置的进气通道。

4、前述的建筑施工用防尘防潮配电柜中,所述进气滤板包括呈框型的滤网架、填充于滤网架中部的填充层和设于滤网架底部的多个滚轮;所述填充层为包覆有香樟颗粒和干燥剂的布袋。

5、前述的建筑施工用防尘防潮配电柜中,所述滤气单元包括设于柜体侧壁的壳体、设于壳体前可开闭的多个滤气检修门和多个可拆卸设于壳体内的功能板;所述壳体内设有内外隔开的两条气道,分别为设于壳体外部且顶部与进气单元连通的一级气道和设于壳体内部且顶部通过进气连通口与柜体内部连通的二级气道;所述一级气道和二级气道底部设有连通的空腔;所述壳体内设有多个用于安装功能板的安装座板。

6、前述的建筑施工用防尘防潮配电柜中,所述功能板包括设于一级气道顶部的一级防尘网、设于一级防尘网下方的二级防尘网、设于二级防尘网下方的除湿网和设于二级气道内的备用网板;所述进气连通口内设有可左右横移的三级防尘网;所述备用网板由下部填充的防尘材料和上部填充的除湿材料构成。

7、前述的建筑施工用防尘防潮配电柜中,所述层板上设有透气网板,底槽的后端开设有多个穿线孔,每个穿线孔上均设有弹性密封层,所述弹性密封层上开设有呈十字形的开口;所述排气单元包括排气扇和设于外侧与出气连通口对应的防护网。

8、前述的建筑施工用防尘防潮配电柜中,所述进气单元上方设有通过连接插杆可拆卸连接的遮罩;所述进气栅格板两侧设有阶梯状的凸部,柜体顶部设有与其对应呈阶梯状的凹部,进气栅格板对应安装在柜体上;所述凸部上贯穿设有通孔,凹部上设有与连接插杆对应的紧固槽。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柜体上设置进气单元、柜体两侧设置滤气单元,将进气单元、滤气单元和柜体连通,使得气体需要依次经过进气单元、滤气单元后才能进行柜体内,确保进气单元和滤气单元能充分的将气体中的灰尘和湿气等去除,保证进入柜体内的气体不会含有大量的灰尘和湿气,有效杜绝灰尘、湿气等对柜体内设备运行造成影响;

10、通过设置进气单元和滤气单元,两者均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气体进行除尘、除湿的作用,起到多重防护的作用,确保进气单元或滤气单元在进行检修更换时柜体依然具有防尘、防潮的防护。

11、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加设对应的防潮功能且防尘网更换过程中不会失去防护功能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尘防潮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设于柜体(1)顶部的进气单元(2)、设于柜体(1)左右两侧与进气单元(2)相连的滤气单元(3)、设于柜体(1)底部的底架(14)和设于柜体(1)内的多个可拆卸的层板(17);所述进气单元(2)顶部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气口,进气单元(2)底部两侧与滤气单元(3)的外侧顶部连通,滤气单元(3)的内侧顶部通过进气连通口(35)与柜体(1)内部连通;所述柜体(1)内侧底部设有底槽(16),底槽(16)两侧通过出气连通口(61)与排气单元(6)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尘防潮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单元(2)包括正面可开闭的一对进气检修门(21)、位于柜体(1)上方的进气栅格板(22)、位于进气栅格板(22)下方的进气滤板(5)和位于进气栅格板(22)与进气滤板(5)之间的防虫网(23);所述进气栅格板(22)上分布有倾斜设置的进气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尘防潮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滤板(5)包括呈框型的滤网架(51)、填充于滤网架(51)中部的填充层(52)和设于滤网架(51)底部的多个滚轮(53);所述填充层(52)为包覆有香樟颗粒和干燥剂的布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尘防潮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气单元(3)包括设于柜体(1)侧壁的壳体、设于壳体前可开闭的多个滤气检修门(31)和多个可拆卸设于壳体内的功能板;所述壳体内设有内外隔开的两条气道,分别为设于壳体外部且顶部与进气单元(2)连通的一级气道(32)和设于壳体内部且顶部通过进气连通口(35)与柜体(1)内部连通的二级气道(33);所述一级气道(32)和二级气道(33)底部设有连通的空腔(34);所述壳体内设有多个用于安装功能板的安装座板(3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尘防潮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板包括设于一级气道(32)顶部的一级防尘网(41)、设于一级防尘网(41)下方的二级防尘网(42)、设于二级防尘网(42)下方的除湿网(43)和设于二级气道(33)内的备用网板(44);所述进气连通口(35)内设有可左右横移的三级防尘网(45);所述备用网板(44)由下部填充的防尘材料和上部填充的除湿材料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尘防潮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板(17)上设有透气网板,底槽(16)的后端开设有多个穿线孔(161),每个穿线孔(161)上均设有弹性密封层,所述弹性密封层上开设有呈十字形的开口;所述排气单元(6)包括排气扇(62)和设于外侧与出气连通口(61)对应的防护网(6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尘防潮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单元(2)上方设有通过连接插杆(131)可拆卸连接的遮罩(13);所述进气栅格板(22)两侧设有阶梯状的凸部,柜体(1)顶部设有与其对应呈阶梯状的凹部,进气栅格板(22)对应安装在柜体(1)上;所述凸部上贯穿设有通孔,凹部上设有与连接插杆(131)对应的紧固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尘防潮配电柜,包括柜体、进气单元、滤气单元、底架和多个层板;进气单元顶设进气口,底部两侧与滤气单元连通,滤气单元通过进气连通口与柜体连通;柜体内底设有底槽,两侧通过出气连通口与排气单元相连。本技术通过设置进气单元和滤气单元,将进气单元、滤气单元和柜体连通,气体需要依次经过进气单元、滤气单元后才能进行柜体内,有效杜绝灰尘、湿气等对柜体内设备运行造成影响;进气单元和滤气单元,两者起到多重防护作用,确保单个检修更换时另一个依然具有防护的功能。本技术具有加设对应的防潮功能且防尘网更换过程中不会失去防护功能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史作言,刘孝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8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