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用窄边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90768发布日期:2023-06-17 22:30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组件用窄边框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用窄边框架。


背景技术:

1、太阳能光伏组件在安装前需要使用外框架进行固定,利用外框将太阳能光伏组件的面板和背板压合在一起,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外框压在面板上的位置会遮蔽一部分入射光线,因此为了提高单位组件的效率,各个厂家都希望在保证安装稳定性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降低面板上的压边宽度,而且这样做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基于上述理由,我司曾经开发出一种窄边框架(cn212343712u-一种光伏组件窄边框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客户对产品的成本好发电效率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要求生产厂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优化结构,提高面板光线入射面积,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用窄边框架,能够进一步提高光伏组件的功效的同时降低成本。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用窄边框架,所述光伏组件用窄边框架是由两个相同规格的长边框和两个相同规格的短边框拼合组成的矩形框架,所述长边框和短边框之间的拼合角度为45°,所述长边框和短边框的横截面结构相同,都设有连接腔,所述相邻的长边框与短边框之间使用直角定位角码连接,拼接时所述直角定位角码的两个相互垂直的连接臂分别伸入一个长边框和一个短边框的连接腔内,所述光伏组件用窄边框架的电池压边宽度为5~8mm,所述电池压边内侧设置有摩擦纹。

3、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长边框和短边框的横截面结构相同,包括侧板、内连接板、前压板、内隔板和背压板;所述侧板、前压板、内连接板和内隔板一起围出四周闭合的矩形连接腔,所示连接腔的上下两侧上设置有内凸线,所述前压板超出所述连接腔的部分构成所述光伏组件用窄边框架的电池压边,所述内隔板超出所述连接腔的部分构成分隔带,所述电池压边、分隔带和内连接板一起围出一侧打开的面板安装槽,所述侧板、内隔板和背压板一起围出背板安装槽。所述分隔带的宽度不超过所述电池压边的宽度。所述分隔带内侧也设置有摩擦纹,所述分隔带上的摩擦纹与电池压边上的摩擦纹高度都不超过0.5mm。所述背压板的宽度与所述内隔板的宽度接近,且整体向内隔板方向倾斜,倾斜角度为5~10°。所述背压板的顶端面向内隔板方向设置有缓冲腔。

4、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直角定位角码的连接臂为中空框架结构,所述连接臂的高度与所述连接腔之间间隙配合,所述连接臂的宽度与所述连接腔之间过盈配合,所述连接臂的内侧面上安装有倒齿结构。

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是在本公司已经开发的窄边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在保证安装稳定性的条件下进一步降低电池压边的宽度,从而既能增加太阳能光伏面板上的光线入射总量以提高发电效率的同时降低窄边框架的总生产成本,进一步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组件用窄边框架,所述光伏组件用窄边框架是由两个相同规格的长边框和两个相同规格的短边框拼合组成的矩形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边框和短边框之间的拼合角度为45°,所述长边框和短边框的横截面结构相同,都设有连接腔,所述相邻的长边框与短边框之间使用直角定位角码连接,拼接时所述直角定位角码的两个相互垂直的连接臂分别伸入一个长边框和一个短边框的连接腔内,所述光伏组件用窄边框架的电池压边宽度为5~8mm,所述电池压边内侧设置有摩擦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用窄边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边框和短边框的横截面结构相同,包括侧板、内连接板、前压板、内隔板和背压板;所述侧板、前压板、内连接板和内隔板一起围出四周闭合的矩形连接腔,所示连接腔的上下两侧上设置有内凸线,所述前压板超出所述连接腔的部分构成所述光伏组件用窄边框架的电池压边,所述内隔板超出所述连接腔的部分构成分隔带,所述电池压边、分隔带和内连接板一起围出一侧打开的面板安装槽,所述侧板、内隔板和背压板一起围出背板安装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用窄边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带的宽度不超过所述电池压边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用窄边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带内侧也设置有摩擦纹,所述分隔带上的摩擦纹与电池压边上的摩擦纹高度都不超过0.5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用窄边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压板的宽度与所述内隔板的宽度接近,且整体向内隔板方向倾斜,倾斜角度为5~1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用窄边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压板的顶端面向内隔板方向设置有缓冲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用窄边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定位角码的连接臂为中空框架结构,所述连接臂的高度与所述连接腔之间间隙配合,所述连接臂的宽度与所述连接腔之间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组件用窄边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的内侧面上安装有倒齿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用窄边框架,所述光伏组件用窄边框架是由两个相同规格的长边框和两个相同规格的短边框拼合组成的矩形框架,所述长边框和短边框之间的拼合角度为45°,所述长边框和短边框的横截面结构相同,都设有连接腔,所述相邻的长边框与短边框之间使用直角定位角码连接,拼接时所述直角定位角码的两个相互垂直的连接臂分别伸入一个长边框和一个短边框的连接腔内,所述光伏组件用窄边框架的电池压边宽度为5~8mm,所述电池压边内侧设置有摩擦纹。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电池片的压边宽度,提高光线入射面积,增加光伏组件功效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周敏,蒋伟东,任理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丽瀑光能(常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