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理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20033发布日期:2023-05-19 21:46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理线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理线器。


背景技术:

1、在icu病房中,医疗设备种类非常多,每台医疗设备上都会有不同的连接线,当同时使用多台医疗设备时,设备线路互相缠绕,不易整理,导致医护人员在操作设备时十分不便,而不同的设备其高度不同,设备线的长度也不同,所以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对连接线进行整理,当医疗设备使用完成后会将其归位到原处,此时使用完毕后的理线器也将进行收纳,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理线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理线器,包括主体、支撑软管和预埋件,所述预埋件的上端设置有外螺纹,预埋件的下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主体的下端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上的螺纹与预埋件上的外螺纹相匹配,所述支撑软管的上端设置有螺纹管,螺纹管上的螺纹与预埋件上的内螺纹相匹配,支撑软管的下端设置有螺纹杆。

4、优选的是,所述主体包括连接杆和弧型杆,所述第一螺纹孔开设在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连接杆位于所述弧型杆的中心位置,且连接杆与弧型杆连接形成第一理线区和第二理线区。

5、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连接杆上套接有安装套,安装套上设置有两组绑带,绑带包括第一束缚带和第二束缚带,绑带上设置有魔术贴,魔术贴包括勾面层和毛面层,所述毛面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束缚带上,所述勾面层设在所述第二束缚带上,毛面层与勾面层可相互粘合。

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7、本实用新型中主体、支撑软管和预埋件的设计,将主体、支撑软管和预埋件依次连接,然后将支撑软管拧紧到病房中所需的位置上,通过第一理线区和第二理线区对各路连接线进行分区整理,通过第一束缚带和第二束缚带可分别将第一理线区和第二理线区内的连接线进行绑缚,通过上述设计可将病房内相互缠绕的设备线进行整理,方便操作,便于线路的区分;

8、当医疗设备使用完成后会将其归位到原处,使用完毕后的理线器也将进行收纳,此时将主体、支撑软管和预埋件可依次拧下进行拆分,然后再放置到所需位置,减少了占用空间,方便收纳。



技术特征:

1.一种理线器,包括主体(1)、支撑软管(2)和预埋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3)的上端设置有外螺纹,预埋件(3)的下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主体(1)的下端开设有第一螺纹孔(4),第一螺纹孔(4)上的螺纹与预埋件(3)上的外螺纹相匹配,所述支撑软管(2)的上端设置有螺纹管(5),螺纹管(5)上的螺纹与预埋件(3)上的内螺纹相匹配,支撑软管(2)的下端设置有螺纹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连接杆(101)和弧型杆(102),所述第一螺纹孔(4)开设在所述连接杆(101)的底端,连接杆(101)位于所述弧型杆(102)的中心位置,且连接杆(101)与弧型杆(102)连接形成第一理线区(7)和第二理线区(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01)上套接有安装套(9),安装套(9)上设置有两组绑带(10),绑带(10)包括第一束缚带(1001)和第二束缚带(1002),绑带(10)上设置有魔术贴(11),魔术贴(11)包括勾面层(1101)和毛面层(1102),所述毛面层(1102)设置在所述第一束缚带(1001)上,所述勾面层(1101)设在所述第二束缚带(1002)上,毛面层(1102)与勾面层(1101)可相互粘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理线器,包括主体、支撑软管和预埋件,预埋件的上端设置有外螺纹,预埋件的下端设置有内螺纹,主体的下端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上的螺纹与预埋件上的外螺纹相匹配,支撑软管的上端设置有螺纹管,螺纹管上的螺纹与预埋件上的内螺纹相匹配,支撑软管的下端设置有螺纹杆,主体包括连接杆和弧型杆,第一螺纹孔开设在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连接杆位于所述弧型杆的中心位置,且连接杆与弧型杆连接形成第一理线区和第二理线区。通过上述设计,可将相互缠绕的设备线进行整理,方便操作,便于线路的区分,当使用完毕后,将主体、支撑软管和预埋件依次拧下进行拆分,然后再放置到所需位置,减少了占用空间,方便收纳。

技术研发人员:魏欢,陈晔,柏贺,国全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普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2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