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74007发布日期:2023-08-09 18:22阅读:31来源:国知局
风扇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到照明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到一种风扇灯。


背景技术:

1、风扇灯是将风扇和照明灯具集成一起的家用电器,应用越来越广泛。风扇灯既能通过风扇灯中的照明灯具结构实现照明的功能,也能通过风扇结构实现清凉解暑的功能。当需要使用风扇灯中的风扇结构时,需要微控制器和驱动芯片接收信号,并根据信号驱动风扇结构中的电机运行。一般地,由于微控制器和驱动芯片只能使用低压直流交流电,而家庭中用电是交流电,因此需要利用安规电路和整流桥等元器件将输入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然后将转换的直流电输入微控制器和驱动芯片,微控制器和驱动芯片才能正常运转。如专利cn217335982u所述,一种风扇灯控制电路,包括:滤波整流电路,用于将市电交流电转换成高压直流电。这样一来,整个电路所需要的元器件较多,较多的元器件会占据风扇灯内部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风扇灯,旨在解决由于较多的元器件占据了过多的风扇灯内部空间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风扇灯,包括:风扇灯主体、电路板、电机控制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和交流电机;

4、所述电路板、所述交流电机均设置在所述风扇灯主体内;

5、所述电机控制模块、所述电机驱动模块均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6、所述电机控制模块与交流电源电性连接;

7、所述电机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机驱动模块电性连接;

8、所述交流电机与所述电机驱动模块电性连接;

9、所述电机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模块,以驱动所述交流电机运行。

10、进一步地,所述电机控制模块包括单相感应电机控制器;

11、所述单相感应电机控制器的左侧上管门极驱动引脚、左侧下管门极驱动引脚、右侧下管门极驱动引脚和右侧上管门极驱动引脚分别与所述电机驱动模块电性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电机驱动模块包括第一mos模块、第二mos模块、第三mos模块和第四mos模块;

13、所述第一mos模块的第一端与交流电源正极电性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mos模块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端与所述右侧上管门极驱动引脚电性连接;

14、所述第二mos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mos模块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端与所述右侧下管门极驱动引脚电性连接;

15、所述第三mos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mos模块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端与所述左侧下管门极驱动引脚电性连接;

16、所述第四mos模块的第二端与交流电源负极电性连接,第三端与所述左侧上管门极驱动引脚电性连接。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mos模块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

18、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交流电源正极电性连接,

19、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电性连接形成第一结点,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右侧上管门极驱动引脚电性连接;

20、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结点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电性连接形成第二结点;

21、所述第二结点与所述第二mos模块的第一端电性连接。

2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mos模块包括第二场效应管、第四电阻、第五电阻;

23、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结点电性连接;

24、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电性连接形成第三结点,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右侧下管门极驱动引脚电性连接;

25、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结点电性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电性连接形成第四结点;

26、所述第四结点与所述第三mos模块的第一端电性连接。

27、进一步地,所述第三mos模块包括第三场效应管、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

28、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四mos模块的第一端电性连接;

29、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电性连接形成第五结点,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左侧下管门极驱动引脚电性连接;

30、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结点电性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电性连接形成第六结点;

31、所述第六结点与所述第四结点电性连接。

32、进一步地,所述第四mos模块包括第四场效应管、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

33、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电性连接形成第七结点,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右侧下管门极驱动引脚电性连接;

34、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七结点电性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电性连接形成第八结点;

35、所述第八结点与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电性连接;

36、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交流电源负极电性连接。

37、进一步地,还包括wifi模块;

38、所述wifi模块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39、所述wifi模块与所述单相感应电机控制器的外部调速输入引脚电性连接;

40、所述wifi模块用于向所述单相感应电机控制器传递信号。

41、进一步地,还包括第十一电阻,所述第十一电阻一端与所述单相感应电机控制器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wifi模块电性连接。

42、有益效果:

43、在本实用新型中,电机控制模块可以使用交流电信号,不需要在交流电源和电机控制模块设置将交流电转化成直流电的元器件,节约了大量空间,电机控制模块通过控制电机驱动模块驱动所述交流电机运行。电机控制模块与电机驱动模块电性连接,现将电机控制模块与电机驱动模块放置在同一块电路板上,同样可以节约空间,本实用新型中,电机驱动模块还包括四个mos模块,其与电机控制模块形成配合,一起在风扇灯上实现驱动交流电机运行。



技术特征:

1.一种风扇灯,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扇灯主体、电路板、电机控制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和交流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控制模块包括单相感应电机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模块包括第一mos模块、第二mos模块、第三mos模块和第四mos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os模块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mos模块包括第二场效应管、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mos模块包括第三场效应管、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mos模块包括第四场效应管、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wifi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十一电阻,所述第十一电阻一端与所述单相感应电机控制器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wifi模块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扇灯,包括:风扇灯主体、电路板、电机控制模块、电机驱动模块、交流电机;电路板、交流电机均设置在风扇灯主体内;电机控制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均设置在电路板上;电机控制模块与交流电源电性连接;电机控制模块与电机驱动模块电性连接;交流电机与电机驱动模块电性连接;电机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机驱动模块,以驱动交流电机运行。电机控制模块可以使用交流电信号,不需要在交流电源和电机控制模块设置将交流电转化成直流电的元器件,节约了大量空间,电机控制模块与电机驱动模块电性连接,现将电机控制模块与电机驱动模块放置在同一块电路板上,同样可以节约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张留鹏,刘毓森,黄夏清,朱尧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水世界信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