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28673发布日期:2023-06-10 00:40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锁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锁线连接结构,属于电缆锁紧连接。


背景技术:

1、在现有的生产及生活中,电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电缆锁线连接是将锁线压管直接套压在电缆外层护套上,实现电缆固定在锁线压管,并一起卡合在壳体的槽型结构中,从而实现电缆的固定,即电缆在壳体中不能前进,后退以及旋转;但现有的锁线连接方式是依靠壳体中的槽型结构来实现功能的,采用该技术方案,由于壳体造型设计等局限,不能设计相关的槽型结构来卡合锁线压管,故无法实现电缆在壳体中不能前进,后退以及旋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锁线连接结构,能够紧紧将锁线压管卡入壳体内,且能够有效保证电缆在壳体中不能前进,后退以及旋转。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锁线连接结构,包括壳体和锁线压管,

4、所述锁线压管为带有法兰面的管状结构,所述法兰面上对称设置两个缺口,

5、所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电缆尾套,所述壳体本体内部与电缆尾套相接的一端固定设有环形卡扣,所述环形卡扣上设有与锁线压管的法兰面上的缺口对应的弹性卡爪。

6、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卡扣包括环形面和设置于环形面底部的弹性卡爪,其材质可以是塑料或者金属。

7、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卡爪的高度等同或大于锁线压管的法兰面厚度,用于将锁线压管紧紧卡入壳体内并定位,并保证锁线压管不从壳体上脱落。

8、进一步地, 所述锁线压管材质为金属。

9、进一步地,所述壳体本体和电缆尾套通过二次注塑的方式形成一体的壳体,所述环形卡扣作为嵌件,在二次注塑中被电缆尾套固定在壳体本体和电缆尾套之间。

10、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尾套材质为tpe或者tpu等热塑性弹性体。

11、使用时,电缆从壳体的尾部伸入,压接好锁线压管后,从尾部将电缆拉出,使锁线压管的法兰面上的两个缺口正好可以卡入壳体内部的环形卡扣之内,保证锁线压管不从壳体上脱落,保证电缆在壳体中不能前进,后退以及旋转。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紧紧将锁线压管卡入壳体内,且能够有效保证电缆在壳体中不能前进,后退以及旋转。



技术特征:

1.一种锁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锁线压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卡扣包括环形面和设置于环形面底部的弹性卡爪,其材质是塑料或者金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爪的高度等同或大于锁线压管的法兰面厚度,用于将锁线压管紧紧卡入壳体内并定位,并保证锁线压管不从壳体上脱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线压管材质为金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和电缆尾套通过二次注塑的方式形成一体的壳体,所述环形卡扣作为嵌件,在二次注塑中被电缆尾套固定在壳体本体和电缆尾套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尾套材质为tpe或者tpu热塑性弹性体。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锁线连接结构,包括壳体和锁线压管,所述锁线压管为带有法兰面的管状结构,所述法兰面上对称设置两个缺口,所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电缆尾套,所述壳体本体内部与电缆尾套相接的一端固定设有环形卡扣,所述环形卡扣上设有与锁线压管的法兰面上的缺口对应的弹性卡爪。本技术构思巧妙、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紧紧将锁线压管卡入壳体内,且能够有效保证电缆在壳体中不能前进,后退以及旋转。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海,张寒冰,王临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康尼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