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架设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45916发布日期:2023-05-13 17:12阅读:31来源:国知局
电缆架设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架设车,属于输变电工程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1、输变电工程是输电线路建设和变压器安装工程的统称。输变电工程的电压等级越高,输送的电力越大,输送距离也越远。电压超过33万伏的输变电工程,称“超高压输变电”。我国投入运行的超高压输变电线路的最高电压等级是±1100kv直流输电线路和1000kv交流输电线路。输变电工程中,通常采用人工进行卷放线。

2、现有技术公告号为cn213356493u的专利文献,提供一种输变电工程施工用线缆放卷装置,该装置通过卡槽与支撑轴和轴承可拆卸配合,由推力座对支撑轴和卷筒进行支撑,从而将穿设有支撑轴的卷筒推入底架内或者通过移动轮推动底架与卷筒配合,并通过轴承与卡槽对应,采用u型的底架和顶架配合,并通过立柱进行初步装配支撑,同时由支撑柱和侧板进行加固。虽然该装置有益效果较多,但依然存在下列问题:该装置通过单纯的卷筒进行放卷,在放卷完成后,无法较方便地将电缆固定安装在不同高度的电线杆上,并且在110kv电缆的安装过程中,需要先在地上制作油式电缆终端头,然后再配合吊装设备将电缆安装至电线杆顶端,油式电缆终端头在地上制作吊装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漏油的问题,若想避免碰撞漏油的风险,一般做法是在高空安装位置来制作油式电缆终端头,加工制作难度大。此外,该装置的底架并不是全封闭式的结构,在对电缆进行移动时,缺少对电缆的保护效果,导致电缆在移动的过程中存在受到磕碰损坏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电缆架设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油式电缆终端头制作安装不便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缆架设车,包括基板,基板底部设置有移动轮,基板顶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电缆箱,电缆箱内左右两侧具有呈相对布置的固定板,左右两侧的固定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个电缆辊,电缆辊的轴线水平设置,电缆辊及轴承均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设于固定板上,基板顶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外壳,安装外壳设于电缆箱的后方,安装外壳一侧开设有竖向设置的条形活动口,条形活动口内壁滑动连接有升降板,升降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上开设有竖向设置的活动腔,且活动腔内壁滑动连接有升降杆,升降杆顶端固定连接有电缆固定座,电缆固定座与电缆辊之间的区域设置有电缆导向结构;安装外壳内设置有转动连接的丝杆,丝杆外壁螺接有螺纹块,且升降板固定连接在螺纹块一侧外壁上,通过丝杆的转动带动升降板上下移动,安装外壳顶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传动连接;升降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电缆固定座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电动伸缩杆的活塞杆连接在连接板上,通过电动伸缩杆能够带动电缆固定座上下移动。

3、进一步的是,电缆箱为具有前侧开口的箱体,并在前侧开口配设有可启闭的箱门,电缆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滑轨,滑轨的轴线水平设置,两个滑轨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支撑座,固定板一一对应地固定连接在支撑座的顶端,支撑座具有使得电缆辊从前侧开口滑动至电缆箱外的第一状态,和使得电缆辊滑动至电缆箱内的第二状态;电缆箱顶板的中部开设有电缆孔。

4、进一步的是,电缆孔设于电缆固定座的正下方;电缆孔具有连通至电缆箱顶板前端面的开槽,开槽通过可拆卸连接的电缆孔固定板进行封闭。

5、进一步的是,箱门滑动设置在电缆箱的前端面,箱门的滑动方向水平设置,箱门左侧或右侧的端面开设有定位孔,电缆箱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上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壁螺接有限位螺杆;限位螺杆的内端能够插入箱门侧端面的定位孔内并形成螺纹连接。

6、进一步的是,限位螺杆为并列设置的两根。

7、进一步的是,支撑杆为并列设置的两根,支撑杆为l形结构。

8、进一步的是,电缆固定座设置有固定连接孔,通过固定连接孔配合螺栓连接有压板。

9、进一步的是,安装外壳顶端固定安装有防护外壳,驱动电机设于防护外壳内。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施时,首先可将电缆和卷筒的整体结构按常规方式安装于电缆辊上,然后将电缆的连接端头固定在电缆固定座上,利用升降板可带动电缆固定座移动至电缆架设的合适高度位置。当电缆的安装高度较高时,超出了升降板的最大移动行程,此时可以启动电动伸缩杆工作,电动伸缩杆推动连接板向上移动,连接板经过支撑杆和升降杆的作用继续带动电缆固定座向上移动至合适位置。并且利用电缆固定座对电缆连接端头的固定作用,在电缆安装到平台时,不会因为吊装不稳定发生碰撞对电缆户外终端头造成损伤,可将高空电缆终端头作业在地面完成即可。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电缆箱为封闭式结构,可以对电缆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技术特征:

1.电缆架设车,包括基板(1),基板(1)底部设置有移动轮,基板(1)顶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电缆箱(2),电缆箱(2)内左右两侧具有呈相对布置的固定板(23),左右两侧的固定板(2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个电缆辊(24),电缆辊(24)的轴线水平设置,电缆辊(24)及轴承均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设于固定板(23)上,其特征在于:基板(1)顶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外壳(3),安装外壳(3)设于电缆箱(2)的后方,安装外壳(3)一侧开设有竖向设置的条形活动口(4),条形活动口(4)内壁滑动连接有升降板(5),升降板(5)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支撑杆(10)上开设有竖向设置的活动腔,且活动腔内壁滑动连接有升降杆(11),升降杆(11)顶端固定连接有电缆固定座(6),电缆固定座(6)与电缆辊(24)之间的区域设置有电缆导向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架设车,其特征在于:电缆箱(2)为具有前侧开口的箱体,并在前侧开口配设有可启闭的箱门(9),电缆箱(2)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滑轨(21),滑轨(21)的轴线水平设置,两个滑轨(21)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支撑座(22),固定板(23)一一对应地固定连接在支撑座(22)的顶端,支撑座(22)具有使得电缆辊(24)从前侧开口滑动至电缆箱(2)外的第一状态,和使得电缆辊(24)滑动至电缆箱(2)内的第二状态;电缆箱(2)顶板的中部开设有电缆孔(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架设车,其特征在于:电缆孔(17)设于电缆固定座(6)的正下方;电缆孔(17)具有连通至电缆箱(2)顶板前端面的开槽,开槽通过可拆卸连接的电缆孔固定板(25)进行封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架设车,其特征在于:箱门(9)滑动设置在电缆箱(2)的前端面,箱门(9)的滑动方向水平设置,箱门(9)左侧或右侧的端面开设有定位孔(20),电缆箱(2)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8),限位板(18)上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壁螺接有限位螺杆(19);限位螺杆(19)的内端能够插入箱门(9)侧端面的定位孔(20)内并形成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架设车,其特征在于:限位螺杆(19)为并列设置的两根。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缆架设车,其特征在于:支撑杆(10)为并列设置的两根,支撑杆(10)为l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缆架设车,其特征在于:电缆固定座(6)设置有固定连接孔(7),通过固定连接孔(7)配合螺栓连接有压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缆架设车,其特征在于:安装外壳(3)顶端固定安装有防护外壳(8),驱动电机(16)设于防护外壳(8)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架设车,属于输变电工程施工装置技术领域。本技术的基板顶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外壳,安装外壳设于电缆箱的后方,安装外壳一侧开设有竖向设置的条形活动口,条形活动口内壁滑动连接有升降板,升降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上开设有竖向设置的活动腔,且活动腔内壁滑动连接有升降杆,升降杆顶端固定连接有电缆固定座,电缆固定座与电缆辊之间的区域设置有电缆导向结构。本技术能够较方便地将电缆固定安装在不同高度的电线杆上,并且利用电缆固定座对电缆连接端头的固定作用,在电缆安装到平台时,不会因为吊装不稳定发生碰撞对电缆户外终端头造成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张韬,霍发伟,徐龙,向旭,吴建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藏电建成勘院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30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