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化镓充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3823发布日期:2023-07-15 15:14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氮化镓充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充电器,具体地说是一种氮化镓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1、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功能越来越丰富,智能手机已经越来越成为大部分人难以缺少的一种电子用具。用户不仅可以用智能手机进行听歌、看视频、游戏等,还可以进行各种文件的编辑。使用时间越长,用电量就会消耗的越大。因此,需要经常对手机进行充电。为了实现快速充满电,目前推出了很多的快充充电器,充电功率越来越大。

2、现有的快充充电器中,在电路启动或其它因素影响下,有时会输出不稳定的电流,导致充电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充充电电路。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氮化镓充电电路,包括设置在变压器一次侧的两个整流模块、滤波模块、经一光耦模块、控制芯片u1,变压器二次侧设置有限流控制芯片u3、第二光耦模块,两个整流模块并联连接,两个整流模块的输入端与稳压二极管连接,滤波模块与整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组与控制芯片u1连接,第一光耦模块与控制芯片u1连接,第二光耦模块与限流控制芯片u3连接,控制芯片u1为氮化镓控制器。

4、所述滤波模块包括并联连接的电容ec1、电容ec2、电容ec3、电容ec4、电容ec5,电容ec5的输出端设有串联连接的电阻r3、电阻r4、电阻r5、二极管d3,电容ec5与电阻r3并联连接,电阻r5与电容c2连接,并且电容c2与电容c1并联连接。

5、所述二极管组包括串联连接的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该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之间的连接线路通过电阻r1、电阻r2与控制芯片u1连接,控制芯片u1连接有电流抑制模块,该电流抑制模块通过三极管q1、二极管d6与控制芯片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稳压二极管z1接地。

6、所述第一光耦模块并联连接有电容c7,并且该第一光耦模块通过电阻r10与控制芯片连接。

7、所述电流抑制模块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电流抑制模块包括二极管d4、电容c3和电阻r6,电容c3和电阻r6串联连接后与二极管d4并联连接;另外一个电流抑制模块包括二极管d5、电容c4和电阻r7,电容c4和电阻r7串联连接后与二极管d5并联连接,两个电流抑制模块并联连接。

8、所述限流控制芯片的输出端并联连接有电容ec8和电容ec9,第二光耦模块与电容ec9并联连接,第二光耦模块并联连接有电阻r17。

9、本实用新型能够输出稳定的电流,确保在充电过程中不会发生电流跳动的问题,保证充电过程的电流稳定性,采用氮化镓控制器作为控制芯片u1,也具有效率高,体积小,功率密度高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氮化镓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变压器一次侧的两个整流模块、滤波模块、经一光耦模块、控制芯片u1,变压器二次侧设置有限流控制芯片u3、第二光耦模块,两个整流模块并联连接,两个整流模块的输入端与稳压二极管连接,滤波模块与整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组与控制芯片u1连接,第一光耦模块与控制芯片u1连接,第二光耦模块与限流控制芯片u3连接,控制芯片u1为氮化镓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镓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模块包括并联连接的电容ec1、电容ec2、电容ec3、电容ec4、电容ec5,电容ec5的输出端设有串联连接的电阻r3、电阻r4、电阻r5、二极管d3,电容ec5与电阻r3并联连接,电阻r5与电容c2连接,并且电容c2与电容c1并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氮化镓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组包括串联连接的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该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之间的连接线路通过电阻r1、电阻r2与控制芯片u1连接,控制芯片u1连接有电流抑制模块,该电流抑制模块通过三极管q1、二极管d6与控制芯片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稳压二极管z1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氮化镓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耦模块并联连接有电容c7,并且该第一光耦模块通过电阻r10与控制芯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氮化镓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抑制模块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电流抑制模块包括二极管d4、电容c3和电阻r6,电容c3和电阻r6串联连接后与二极管d4并联连接;另外一个电流抑制模块包括二极管d5、电容c4和电阻r7,电容c4和电阻r7串联连接后与二极管d5并联连接,两个电流抑制模块并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氮化镓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控制芯片的输出端并联连接有电容ec8和电容ec9,第二光耦模块与电容ec9并联连接,第二光耦模块并联连接有电阻r17。


技术总结
一种氮化镓充电电路,包括设置在变压器一次侧的两个整流模块、滤波模块、经一光耦模块、控制芯片U1,变压器二次侧设置有限流控制芯片U3、第二光耦模块,两个整流模块并联连接,两个整流模块的输入端与稳压二极管连接,滤波模块与整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组与控制芯片U1连接,第一光耦模块与控制芯片U1连接,第二光耦模块与限流控制芯片U3连接。本技术能够输出稳定的电流,供充电使用,避免充电过程中电流跳动造成的影响,采用氮化镓控制器作为控制芯片U1,也具有效率高,体积小,功率密度高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陈希龄,郑晓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博康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3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