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剥离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43083发布日期:2023-05-25 01:10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剥离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模具的,尤其涉及一种剥离模具。


背景技术:

1、由于铜线外表皮包覆有一层绝缘漆,无法导电,需要把铜线接口处的绝缘层冲切掉,才能导电,目前对铜线表面的绝缘漆一般采取剪刀剪切,对于需要将铜线中部的位置进行剥离绝缘层时(如图1所示),需要一次性先切割一侧,然后切割另一侧,两侧全部切割完成后,再将切断的绝缘漆剪开,导致操作相对不方便,不能实现一次性完成切割剥离绝缘漆的作用,故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操作相对不方便,不能实现一次性完成切割剥离绝缘漆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剥离模具。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剥离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固定板以及下模固定板,其特征在于:在上模固定板上固定有上模导向板,在下模固定板上固定有下模导向板,所述下模导向板与下模导向板配合的面上设置有进料通道,在下模固定板内设置有位于进料通道内的两个下型冲头,在所述上模固定板上固定有两块上型切刀,两个上型切刀配合构成冲切口,所述下型冲头与冲切口对齐,合模后所述上型切刀与冲切口配合把铜丝的绝缘层冲切掉。

3、作为优选,为了调节上型切刀高度,所述上型切刀位于下模导向板内,且所述的上型切刀通过内六角螺丝固定在上模固定板上,在上模固定板上方设置有用于安装内六角螺丝的挡板。

4、作为优选,保证上模和下模合模时具有弹性,避免硬性剪短内部的导线,在上模导向板与下模导向板之间设置有方形螺旋弹簧。

5、作为优选,合模时,起到导向作用,在下模导向板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第一导向套,在所述上模导向板上设置有合模后与第一导向套配合的导向杆,在下模固定板上设置有与导向杆配合的第二导向套。

6、作为优选,方便操作,在上模固定板以及下模固定板侧边均设置有一个操作把手。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通过本结构设置,工作时,将铜线从进料通道侧边插入到下模中,然后通过上模和模进行合模,合模时,通过上型切刀和下型冲头进行配合,把铜丝的绝缘层冲切掉,实现一侧冲切完成,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方便携带。



技术特征:

1.一种剥离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固定板(1)以及下模固定板(2),其特征在于:在上模固定板(1)上固定有上模导向板(3),在下模固定板(2)上固定有下模导向板(4),所述下模导向板(4)与下模导向板(4)配合的面上设置有进料通道(5),在下模固定板(2)内设置有位于进料通道(5)内的两个下型冲头(6),在所述上模固定板(1)上固定有两块上型切刀(7),两个上型切刀(7)配合构成冲切口(8),所述下型冲头(6)与冲切口(8)对齐,合模后所述上型切刀(7)与冲切口(8)配合把铜丝的绝缘层冲切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剥离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型切刀(7)位于下模导向板(4)内,且所述的上型切刀(7)通过内六角螺丝(9)固定在上模固定板(1)上,在上模固定板(1)上方设置有用于安装内六角螺丝(9)的挡板(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剥离模具,其特征在于:在上模导向板(3)与下模导向板(4)之间设置有方形螺旋弹簧(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剥离模具,其特征在于:在下模导向板(4)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第一导向套(12),在所述上模导向板(3)上设置有合模后与第一导向套(12)配合的导向杆(13),在下模固定板(2)上设置有与导向杆(13)配合的第二导向套(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剥离模具,其特征在于:在上模固定板(1)以及下模固定板(2)侧边均设置有一个操作把手(14)。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模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剥离模具。其技术方案包括: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固定板以及下模固定板,在上模固定板上固定有上模导向板,在下模固定板上固定有下模导向板,所述下模导向板与下模导向板配合的面上设置有进料通道,在下模固定板内设置有位于进料通道内的两个下型冲头,在所述上模固定板上固定有两块上型切刀,两个上型切刀配合构成冲切口,所述下型冲头与冲切口对齐,合模后所述上型切刀与冲切口配合把铜丝的绝缘层冲切掉。本结构实现一次冲切,方便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罗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德奥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2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