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耦合驱动装置及磁耦合传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90306发布日期:2023-05-17 15:02阅读:64来源:国知局
磁耦合驱动装置及磁耦合传动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连接装置领域,尤其是磁耦合驱动装置及磁耦合传动器。


背景技术:

1、磁耦合密封杯用于沉积炉等设备中以使沉积炉内能够获得需要的真空环境。

2、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91825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揭示了一种超高真空磁耦合密封,但是这种结构中,采用端面相对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配合实现同步转动。

3、这种结构存在的不足在于:由于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相对端的磁吸较小,这就导致其扭矩传递能力受限,当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数量均为10个左右时,这种结构能够传递的扭矩仅能达到4nm。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磁耦合驱动装置及磁耦合传动器。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磁耦合驱动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可自转地设置有第一转子,所述第一转子连接驱动其自转的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设置在所述外壳的第一端外,所述第一转子中共轴设置有密封壳体,所述密封壳体与第一转子之间具有相对旋转运动,所述密封壳体内共轴且可相对其自转地设置有第二转子,所述第二转子的圆周面处设置有一圈内磁体,所述第一转子上设置有一圈围设在所述内磁体外围的外磁体,所述内磁体与外磁体一一对应,位置正对的一对内磁体和外磁体的相对侧的磁极相反,所述密封壳体包括位于所述外壳的第二端外的密封法兰。

4、优选的,所述磁耦合驱动装置中,所述内磁体和外磁体的数量均大于四个。

5、优选的,所述磁耦合驱动装置中,位置正对的所述内磁体和外磁体的相对面的长度为30mm,宽度为10mm。

6、优选的,所述磁耦合驱动装置中,所述第一转子包括共轴的第一安装槽及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凸部的直径,所述第一凸部通过第一轴承连接所述外壳的内壁,所述密封壳体可自转地设置在所第一安装槽内。

7、优选的,所述磁耦合驱动装置中,所述密封壳体的第二凸部通过第二轴承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壁,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一轴承共轴且外径相同。

8、优选的,所述磁耦合驱动装置中,所述第二转子通过第三轴承及第四轴承连接在所述密封壳体内,所述第三轴承连接在所述第二转子的内端,所述第四轴承连接在所述第二转子的外端。

9、优选的,所述磁耦合驱动装置中,所述第二转子包括共轴的第一轴体及第二轴体,所述第一轴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轴体的直径,所述第三轴承套接在所述第一轴体的外周,所述第四轴承套接在所述第二轴体的外周。

10、优选的,所述磁耦合驱动装置中,所述内磁体通过套装在所述第二轴体外周且位于所述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之间的固定套固定在所述第二轴体的外周。

11、优选的,所述磁耦合驱动装置中,所述第二轴体的外围形成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处形成有一圈均分圆周的容置空间,每个容置空间沿所述第二轴体的轴向延伸并用于安装一所述内磁体,所述容置空间至少具有上端口,所述安装部的上端螺接有遮挡所述上端口的盖板。

12、磁耦合传动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可自转地设置有第一转子,所述第一转子中共轴设置有密封壳体,所述密封壳体与第一转子之间具有相对旋转运动,所述密封壳体内共轴且可相对其自转地设置有第二转子,所述第二转子的圆周面处设置有一圈内磁体,所述第一转子上设置有一圈围设在所述内磁体外围的外磁体,所述内磁体与外磁体一一对应,位置正对的一对内磁体和外磁体的相对侧的磁极相反,所述密封壳体包括位于所述外壳的第二端外的密封法兰。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14、本实用新型采用外磁体围设在内磁体外周的结构,相对于端面相对,侧面相对能够有更大的磁吸面积,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扭矩传递的能力,通过对内外磁体的数量及尺寸设计,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磁耦合驱动装置能够传递扭矩达到13nm。同时,密封壳体能够有效地实现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的隔离,保证密封性。

15、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转子和外壳通过轴承连接,密封壳体通过轴承与第一转子连接,第二转子通过轴承与密封壳体连接,并且通过对轴承安装位置的设计,能够有效减保证它们之间的位置稳定,减少因摩擦出现的卡顿现象,传动的稳定性更高。

16、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安装方便,稳定性好,同时通过对部件造型的设计,使得整体结构紧凑。

17、本实用新型的内磁体采用套装在第一转子外周的固定套固定,便于内磁体的拆装。



技术特征:

1.磁耦合驱动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可自转地设置有第一转子,所述第一转子连接驱动其自转的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设置在所述外壳的第一端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子中共轴设置有密封壳体,所述密封壳体与第一转子之间具有相对旋转运动,所述密封壳体内共轴且可相对其自转地设置有第二转子,所述第二转子的圆周面处设置有一圈内磁体,所述第一转子上设置有一圈围设在所述内磁体外围的外磁体,所述内磁体与外磁体一一对应,位置正对的一对内磁体和外磁体的相对侧的磁极相反,所述密封壳体包括位于所述外壳的第二端外的密封法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耦合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磁体和外磁体的数量均大于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耦合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位置正对的所述内磁体和外磁体的相对面的长度为30mm,宽度为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耦合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子包括共轴的第一安装槽及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凸部的直径,所述第一凸部通过第一轴承连接所述外壳的内壁,所述密封壳体可自转地设置在所第一安装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耦合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壳体的第二凸部通过第二轴承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壁,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一轴承共轴且外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磁耦合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子通过第三轴承及第四轴承连接在所述密封壳体内,所述第三轴承连接在所述第二转子的内端,所述第四轴承连接在所述第二转子的外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耦合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子包括共轴的第一轴体及第二轴体,所述第一轴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轴体的直径,所述第三轴承套接在所述第一轴体的外周,所述第四轴承套接在所述第二轴体的外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耦合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磁体通过套装在所述第二轴体外周且位于所述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之间的固定套固定在所述第二轴体的外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耦合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体的外围形成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处形成有一圈均分圆周的容置空间,每个容置空间沿所述第二轴体的轴向延伸并用于安装一所述内磁体,所述容置空间至少具有上端口,所述安装部的上端螺接有遮挡所述上端口的盖板。

10.磁耦合传动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可自转地设置有第一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子中共轴设置有密封壳体,所述密封壳体与第一转子之间具有相对旋转运动,所述密封壳体内共轴且可相对其自转地设置有第二转子,所述第二转子的圆周面处设置有一圈内磁体,所述第一转子上设置有一圈围设在所述内磁体外围的外磁体,所述内磁体与外磁体一一对应,位置正对的一对内磁体和外磁体的相对侧的磁极相反,所述密封壳体包括位于所述外壳的第二端外的密封法兰。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揭示了磁耦合驱动装置及磁耦合传动器,其中磁耦合驱动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可自转地设置有第一转子,第一转子连接驱动其自转的驱动器,第一转子中共轴设置有与其具有相对旋转运动的密封壳体,密封壳体内共轴且可相对其自转地设置有第二转子,第二转子上设置有一圈内磁体,第一转子上设置有一圈围设在内磁体外围的外磁体,内磁体与外磁体一一对应,位置正对的一对内磁体和外磁体的相对侧的磁极相反,密封壳体包括位于外壳的第二端外的密封法兰。本技术采用外磁体围设在内磁体外周的结构,侧面相对能够有更大的磁吸面积,能够有效提高扭矩传递的能力,通过对内外磁体的数量及尺寸设计,使得磁耦合驱动装置能够传递扭矩达到13Nm。

技术研发人员:钱涛,钱政羽,王冬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星弧涂层新材料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2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