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电路及对应的BMS电池保护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10713发布日期:2023-04-29 22:21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锁电路及对应的BMS电池保护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锁电路及对应的bms电池保护板。


背景技术:

1、在现代社会中,自锁电路系统上电后,该系统可通过自身提供一个电源使能驱动电平,该电平可用于保持系统自身的电源供给。而且,系统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自我下电进入掉电模式。但是,当系统发生异常复位时,自锁电路系统会出现使能驱动电平掉电,导致系统自动下电而无法正常工作。因此,现有自锁电路系统存在不能持续稳定地提供使能驱动电压的技术问题。

2、故需要提供一种自锁电路及对应的bms电池保护板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锁电路及对应的bms电池保护板,有效解决了现有自锁电路系统不能持续稳定地提供使能驱动电压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锁电路,其包括:

3、供电电源,与供电模块连接;

4、所述供电模块,用于产生供电电压;

5、延时使能模块,用于产生使能信号;

6、开关模块,接收所述供电电压,基于所述使能信号驱动所述开关模块导通,所述开关模块用于将所述供电电压输出于系统电源模块;

7、所述系统电源模块,用于对所述供电电压进行降压操作,以生成系统电源电压;

8、微控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系统电源电压进行供电,并将基于所述系统电源电压生成反馈信号;

9、其中,所述延时使能模块基于所述反馈信号产生所述使能信号,所述使能模块还包括延时单元,当所述微控模块正常工作时,所述延时单元基于所述供电电压存储能量,当所述微控模块异常复位时,所述延时单元释放能量,从而对所述使能信号进行延时操作,自锁电路增加延时单元后,bms电池保护板在运行时不会再因故障性复位或者升级后复位导致系统掉电而误动作进入掉电模式,同时也能保证bms电池保护板在特定的条件下,正常自我下电进入掉电模式;大大的提高了带自锁电路系统bms电池保护板的功能稳定性,从而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10、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锁电路中,所述延时单元包括驱动子单元、使能子单元,所述驱动子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储能子单元和所述使能子单元,所述储能子单元用于存储能量和释放能量,所述使能子单元用于输出使能信号;

11、当所述驱动子单元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时,所述驱动子单元所述使能子单元导通,所述使能子单元输出所述使能信号,并且所述驱动子单元驱动所述储能子单元存储能量;

12、当所述驱动子单元未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时,所述储能子单元释放能量驱动所述使能子单元导通,所述使能子单元输出所述使能信号。

13、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锁电路中,所述驱动子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延时使能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用于接收所述反馈信号,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供电模块,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供电模块,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

14、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锁电路中,使能子单元包括第一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用于输出使能信号,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接地。

15、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锁电路中,所述储能子单元包括储能电容、充电电阻和放电电阻,所述储能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所述储能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充电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充电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储能电容;所述放电电阻的一端连接储能电容,所述放电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16、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锁电路中,当所述微控模块正常工作时,所述储能电容的充电时间由所述充电电阻的电阻值和所述储能电容的容抗确定,因为电容器的两端电压不能突变,所以充电的时间与电容的容量有关也与大放电电路中的电阻r有关。

17、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锁电路中,当所述微控模块异常复位时,所述储能电容的放电时间由所述放电电阻的电阻值、所述储能电容的容抗、所述供电电压和所述第一mos管的开启电压确定,因为电容器的两端电压不能突变,所以放电的时间与电容的容量有关,也与大放电电路中的电阻r、所述供电电压和第一mos管的开启电压有关。

18、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锁电路中,当所述微控模块异常复位时,所述微控模块产生一个自动复位所需要的复位时间,若所述储能电容的放电时间大于所述复位时间,则所述延时单元在所述复位时间内释放能量,从而对所述使能信号进行延时操作,以维持所述自锁电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19、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锁电路中,所述开关模块包括开关mos管,所述开关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供电模块,所述开关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系统电源模块,所述开关mos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

20、一种bms电池保护板,其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一种自锁电路。

21、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锁电路,该自锁电路包括供电模块、延时使能模块、开关模块、系统电源模块、微控模块。供电模块用于产生供电电压,延时使能模块用于产生使能信号。开关模块可接收供电电压,基于使能信号驱动开关模块导通,开关模块可将供电电压输出于系统电源模块。系统电源模块可对供电电压进行降压操作,该系统电源模块可生成系统电源电压。微控模块可基于系统电源电压进行供电,并且微控模块基于该系统电源电压生成反馈信号。延时使能模块基于反馈信号产生使能信号,使能模块还包括延时单元。当微控模块正常工作时,延时单元基于供电电压存储能量。当微控模块异常复位时,延时单元释放能量,从而延时单元对使能信号进行延时操作。

22、因为该自锁电路设置有延时单元,所以该自锁电路在运行时,自锁电路不会因异常复位导致系统掉电。当微控模块异常复位时,由于延时单元可对使能信号进行延时操作,延时使能模块可持续稳定地输出使能信号,使得微控模块可正常工作。有效解决了现有自锁电路系统存在不能持续稳定地提供使能驱动电压的技术问题。同时,在特定的条件下,该自锁电路也能保证带有该自锁电路的bms电池保护板正常自我下电进入掉电模式。该自锁电路有效提高了bms电池保护板的功能稳定性,从而带有该自锁电路的bms电池保护板可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技术特征:

1.一种自锁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单元包括驱动子单元、储能子单元、使能子单元,所述驱动子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储能子单元和所述使能子单元,所述储能子单元用于存储能量和释放能量,所述使能子单元用于输出使能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子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延时使能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用于接收所述反馈信号,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供电模块,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供电模块,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锁电路,其特征在于,使能子单元包括第一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用于输出使能信号,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子单元包括储能电容、充电电阻和放电电阻,所述储能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所述储能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充电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充电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储能电容;所述放电电阻的一端连接储能电容,所述放电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锁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微控模块正常工作时,所述储能电容的充电时间由所述充电电阻的电阻值和所述储能电容的容抗确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锁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微控模块异常复位时,所述储能电容的放电时间由所述放电电阻的电阻值、所述储能电容的容抗、所述供电电压和所述第一mos管的开启电压确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锁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微控模块异常复位时,所述微控模块产生一个自动复位所需要的复位时间,若所述储能电容的放电时间大于所述复位时间,则所述延时单元在所述复位时间内释放能量,从而对所述使能信号进行延时操作,以维持所述自锁电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开关mos管,所述开关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供电模块,所述开关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系统电源模块,所述开关mos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

10.一种bms电池保护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自锁电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自锁电路及对应的BMS电池保护板,该自锁电路包括供电模块、延时使能模块、开关模块、系统电源模块、微控模块。供电模块用于产生供电电压,延时使能模块用于产生使能信号。开关模块可接收供电电压,基于使能信号驱动开关模块导通,开关模块用于将供电电压输出于系统电源模块。系统电源模块对供电电压进行降压操作,系统电源模块可生成系统电源电压。微控模块基于系统电源电压进行供电,并且微控模块基于系统电源电压生成反馈信号。延时使能模块基于反馈信号产生使能信号,使能模块还包括延时单元。当微控模块正常工作时,延时单元基于供电电压存储能量。当微控模块异常复位时,延时单元释放能量从而对使能信号进行延时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王政雄,蒋忠伟,陈金雁,尹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达人高科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5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