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切换电路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05702发布日期:2023-04-29 20:22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源切换电路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力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源切换电路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现在的笔记本与平板产品电源输入开关电路都通过配置多个单独的场效应管来设计,而对于有电源输入要求的产品,例如,需要配置有两个电源接口的笔记电脑,其是需要两个对应的电源输入电路,其会配置有双倍的场效应管来实现对储能模块充电或者对主板进行供电,同时还需配置多个场效应管来实现一些切换逻辑,其势必会增加笔记本的生产成本,且占用主板空间,且在笔记本电脑运行在一些工业环境一下,例如,调试工程师在使用笔记本进行现场调试时,可能会出现特殊环境(如高温环境),在电源电路中配置较多数量的场效应管多可能会增加不稳定性的因素。

2、有鉴于此,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切换电路及电子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具备两路电源输入的电子设备配置有多个场效应管,可能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切换电路,包括:dc回路、type-c回路、第一控制回路、第二控制回路、以及第三控制回路;

3、其中,所述dc回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dc接口,所述type-c回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type-c接口,所述dc回路的输出端、所述type-c回路的输出端用于连接储能单元;

4、所述dc接口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回路与所述dc回路的控制端电气连接,所述type-c接口通过所述第二控制回路与所述type-c回路的控制端电气连接;

5、所述第三控制回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dc接口电气连接,所述第三控制回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type-c接口电气连接,所述第三控制回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回路的控制端电气连接,所所述第三控制回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回路的控制端电气连接。

6、优选地,所述第三控制回路配置为在dc电源接入所述dc接口时导通所述第一控制回路,以使得所述第一控制回路能够使能所述dc回路,进而使得所述dc电源能够通过所述dc回路向所述储能单元充电或向主板供电。

7、优选地,所述第三控制回路配置为在type-c电源接入所述type-c接口时导通所述第二控制回路,以使得所述第二控制回路能够使能所述type-c回路,进而使得所述type-c电源能够通过所述type-c回路向所述储能单元充电或向主板供电。

8、优选地,所述第三控制回路配置为在所述type-c电源接入所述type-c接口并存在所述dc电源接入所述dc接口时,导通所述第一控制回路以及关断所述第二控制回路,以使得所述type-c回路被关断、以及所述dc电源通过被开启的所述dc回路向所述储能单元充电或向主板供电。

9、优选地,所述第三控制回路包括第一通电回路、第二通电回路、第一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

10、所述第一通电回路的输入端与所述dc接口电气连接,所述第一通电回路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接地,所述第一通电回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g极电气连接,所述第一通电回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回路的控制端电气连接;

11、所述第二通电回路的输入端与所述type-c接口电气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d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接地,所述第二通电回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d极电气连接,所述第二通电回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回路的控制端电气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s极接地。

12、优选地,第一控制回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以及第二mos管;

13、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dc接口电气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四电阻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dc回路的使能端电气连接,所述dc回路的使能端与所述第二mos管的d极电气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s极接地,所述第二mos管的g极与所述第一通电回路的输出端电气连接。

14、优选地,第二控制回路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以及第三mos管;

15、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type-c接口电气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六电阻接地,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type-c回路的使能端电气连接,所述type-c回路的使能端与所述第三mos管的d极电气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s极接地,所述第三mos管的g极与所述第二通电回路的输出端电气连接。

16、优选地,所述dc回路包括:第一供电芯片、以及配置在所述供电芯片上的第一周边电路;

17、其中,所述第一供电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dc接口电气连接,所述第一供电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储能单元电气连接,所述第一供电芯片的使能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回路的输出端电气连接。

18、优选地,所述dc回路包括:第二供电芯片、以及配置在所述供电芯片上的第二周边电路;

19、其中,所述第二供电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dc接口电气连接,所述第二供电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储能单元电气连接,所述第二供电芯片的使能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回路的输出端电气连接。

20、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dc接口、type-c接口、以及储能单元以及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源切换电路,其中,所述dc接口与所述dc回路的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type-c接口与所述type-c的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dc回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储能单元电气连接,所述type-c回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储能单元电气连接。

21、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源切换电路及电子设备,其配置有type-c接口和dc接口,其中,所述type-c接口通过所述type-c回路与所述储能单元电气连接,所述dc接口通过所述dc回路与所述储能单元电气连接,所述dc回路和所述type-c回路能够与所述第一控制回路、第二控制回路、以及第三控制回路进行配合,以使得所述dc回路和type-c回路能够在对应的电源接入时导通对应的回路,且在两个电源同时存在时,关断其中一个回路,避免出现“串红”现象,进一步地,所述dc回路和type-c回路采用供电芯片,极大地减少了场效应管的数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具备两路电源输入的电子设备配置有多个场效应管,可能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源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dc回路、type-c回路、第一控制回路、第二控制回路、以及第三控制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控制回路配置为在dc电源接入所述dc接口时导通所述第一控制回路,以使得所述第一控制回路能够使能所述dc回路,进而使得所述dc电源能够通过所述dc回路向所述储能单元充电或向主板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控制回路配置为在type-c电源接入所述type-c接口时导通所述第二控制回路,以使得所述第二控制回路能够使能所述type-c回路,进而使得所述type-c电源能够通过所述type-c回路向所述储能单元充电或向主板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控制回路配置为在type-c电源接入所述type-c接口并存在dc电源接入所述dc接口时,导通所述第一控制回路以及关断所述第二控制回路,以使得所述type-c回路被关断、以及所述dc电源通过被开启的所述dc回路向所述储能单元充电或向主板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控制回路包括第一通电回路、第二通电回路、第一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源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控制回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以及第二mos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源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二控制回路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以及第三mos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dc回路包括:第一供电芯片、以及配置在所述供电芯片上的第一周边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dc回路包括:第二供电芯片、以及配置在所述供电芯片上的第二周边电路;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dc接口、type-c接口、以及储能单元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源切换电路,其中,所述dc接口与所述dc回路的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type-c接口与所述type-c的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dc回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储能单元电气连接,所述type-c回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储能单元电气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源切换电路及电子设备,包括:DC回路、type‑c回路、第一控制回路、第二控制回路、以及第三控制回路;DC回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DC接口,type‑c回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type‑c接口,DC回路的输出端、type‑c回路的输出端用于连接储能单元;DC接口通过第一控制回路与DC回路的控制端电气连接,type‑c接口通过第二控制回路与type‑c回路的控制端电气连接;第三控制回路的第一输入端与DC接口电气连接,第三控制回路的第二输入端与type‑c接口电气连接,第三控制回路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控制回路的控制端电气连接,第三控制回路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控制回路的控制端电气连接。解决了具备两路电源输入的电子设备配置有多个场效应管,可能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肖国良,陈波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微智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5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