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88268发布日期:2023-05-27 20:14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


背景技术:

1、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为一种光伏建筑,一般由光伏电板和龙骨等组成,可以代替传统屋顶建筑并利用太阳能发电,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安装,目前市场上的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安装时需要大量的螺栓和卡扣连接固定,安装过程比较繁琐,也不利于后期拆装进行检修维护,工作时,太阳照射到光伏电板上,除了一部分被反射外,未被利用的太阳辐射将导致板面工作温度上升,光伏转换效率下降,太阳能电池片长期在高温环境工作也容易老化,缩短使用寿命,同时,作为屋顶建筑,光伏电板的工作温度上升会导致室内温度相应的上升,影响建筑的室内使用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包括光伏电板,所述光伏电板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固定安装有卡板,所述卡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密封条,所述光伏电板通过卡板与双槽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光伏电板通过卡板与单槽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双槽固定支架下表面固定安装有龙骨,所述单槽固定支架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龙骨,相邻所述光伏电板之间的缝隙通过二号密封条进行密封。

4、优选的,所述光伏电板包括钢化玻璃、封装胶膜、太阳能电池片、背板,散热槽、隔热板和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部靠近上表面位置固定安装有钢化玻璃,所述钢化玻璃的下表面通过封装胶膜与太阳能电池片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下表面通过封装胶膜与背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框架的内部靠近下表面位置固定安装有隔热板,所述框架的内部隔热板与背板之间的位置开设有散热槽。

5、优选的,所述框架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板,所述框架的一侧表面靠近定位板上表面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正极导线,所述框架的一侧表面靠近定位板上表面的位置固定安装有负极导线。

6、优选的,相邻所述光伏电板之间的前后两边通过双槽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排列,边缘位置的所述光伏电板通过单槽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光伏电板的两侧通过定位板定位连接排列,相邻所述光伏电板之间通过正极导线与负极导线电联安装,所述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的放置位置与定位板的方向一致。

7、优选的,所述卡板与双槽固定支架和单槽固定支架之间均通过一号密封条进行密封。

8、优选的,所述龙骨通过螺丝与建筑物固定安装,所述单槽固定支架通过螺丝在龙骨上表面前后边缘位置固定安装,所述双槽固定支架通过螺丝在龙骨上表面固定安装。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龙骨与固定支架的安装进行位置和角度固定,再将光伏电板通过相应的位置连接安装,技术人员安装便捷方便,也方便后期检修维护的拆卸,通过连通的散热槽与外界空气连接,空气流通形成对流,加速光伏电板背面热量的消散,降低了光伏电板的工作温度,提高了光伏电板的转化效率,延长了太阳能电池片的使用寿命,光伏电板内部温度消散过程中,隔热板减少热量向室内传递,避免因室内温度随之上升而影响建筑内部的使用环境。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电板(1),所述光伏电板(1)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固定安装有卡板(111),所述卡板(11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密封条(112),所述光伏电板(1)通过卡板(111)与双槽固定支架(2)固定连接,所述光伏电板(1)通过卡板(111)与单槽固定支架(3)固定连接,所述双槽固定支架(2)下表面固定安装有龙骨(4),所述单槽固定支架(3)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龙骨(4),相邻所述光伏电板(1)之间的缝隙通过二号密封条(5)进行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电板(1)包括钢化玻璃(101)、封装胶膜(102)、太阳能电池片(103)、背板(104),散热槽(105)、隔热板(106)和框架(107),所述框架(107)的内部靠近上表面位置固定安装有钢化玻璃(101),所述钢化玻璃(101)的下表面通过封装胶膜(102)与太阳能电池片(10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片(103)的下表面通过封装胶膜(102)与背板(10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框架(107)的内部靠近下表面位置固定安装有隔热板(106),所述框架(107)的内部隔热板(106)与背板(104)之间的位置开设有散热槽(1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07)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板(110),所述框架(107)的一侧表面靠近定位板(110)上表面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正极导线(108),所述框架(107)的一侧表面靠近定位板(110)上表面的位置固定安装有负极导线(10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光伏电板(1)之间的前后两边通过双槽固定支架(2)固定连接排列,边缘位置的所述光伏电板(1)通过单槽固定支架(3)固定连接,所述光伏电板(1)的两侧通过定位板(110)定位连接排列,相邻所述光伏电板(1)之间通过正极导线(108)与负极导线(109)电联安装,所述正极导线(108)和负极导线(109)的放置位置与定位板(110)的方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111)与双槽固定支架(2)和单槽固定支架(3)之间均通过一号密封条(112)进行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4)通过螺丝(201)与建筑物固定安装,所述单槽固定支架(3)通过螺丝(201)在龙骨(4)上表面前后边缘位置固定安装,所述双槽固定支架(2)通过螺丝(201)在龙骨(4)上表面固定安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包括光伏电板,所述光伏电板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固定安装有卡板,所述卡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密封条,所述光伏电板通过卡板与双槽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光伏电板通过卡板与单槽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双槽固定支架下表面固定安装有龙骨,所述单槽固定支架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龙骨,相邻所述光伏电板之间的缝隙通过二号密封条进行密封。本技术是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可以直接作为建筑材料来使用,安装简单,方便后期的维护检修,同时提高了光伏电板的散热性,能够减少外界热量的传递,使得室内温度更稳定,更好地散热性能提高了光伏电板的发电效率,也延长了光伏电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潘帅,郝俊锋,孙赤,徐涛,刘华斌,唐小钧,李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