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馈变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10522发布日期:2023-07-27 21:01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馈变流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双馈变流器。


背景技术:

1、请参阅图1,现有的双馈变流器拓扑通常包含电网侧主断路器和定子侧并网接触器,同时通过软启接触器和软启电阻,对整流逆变单元进行软启,同时通过熔断器,电感和模块将电网与电机转子相连,随着风机发电机组单机功率越来越大,需要电网侧主断路器、定子侧并网接触器的额定工作电流能力越来越大,同时电网侧主断路器短路电流分断能力也要求越来越大,目前市面上目前没有过强分段电流能力的断路器与接触器。同时,越来越大的功率,会在发电机或变流器发生故障时,产生巨大短路电流,造成很大损失。因此电网侧主断路器和定子侧并网接触器的技术复杂度越来越高,器件的成本也越来越高。

2、亟需一种不仅可提升变流器承载的功率、同时可提高变流器的可靠性、降低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的损失、降低设备在短路故障时的损坏程度,结构设计简单的双馈变流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双馈变流器,该双馈变流器不仅可提升变流器承载的功率、同时可提高变流器的可靠性、降低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的损失、降低设备在短路故障时的损坏程度,结构设计简单。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馈变流器,包括第一并网柜a、第二并网柜a、第一功率柜b、第二功率柜b;所述第一并网柜a包括第一定子回路,所述第一定子回路包括第一断路器q1、第一接触器k1,所述第二并网柜a包括第二定子回路,所述第二定子回路包括第二断路器q2及第二接触器k2,所述第一功率柜b包括第一网侧模块gmu1、第一网侧电感l1、第一机侧模块mmu1、第一机侧电感l2、第三接触器k3,所述第二功率柜b包括第二网侧模块gmu2、第二网侧电感l3、第二机侧模块mmu2、第二机侧电感l4、第四接触器k4;

3、所述第一定子回路的前端与发电机g连接,所述第一定子回路的后端与电网相连接,所述第二定子回路的前端与发电机g连接,所述第二定子回路的后端与电网相连接,所述第一网侧模块gmu1通过第一网侧电感l1与电网相连接,所述第二网侧模块gmu2通过第二网侧电感l3与电网相连接,所述第一机侧模块mmu1通过第一机侧电感l2及第三接触器k3与发电机g相连接,所述第二机侧模块mmu2通过第二机侧电感l4及第四接触器k4与发电机g相连接;

4、所述第一网侧模块gmu1与第一机侧模块mmu1相连接,所述第二网侧模块gmu2与第二机侧模块mmu2相连接。

5、优选地,所述第一并网柜a、第二并网柜a、第一功率柜b及第二功率柜b互相成一字型并排设置;

6、所述第一并网柜a及第二并网柜a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功率柜b及第二功率柜b相邻设置。

7、优选地,所述第一并网柜a、第二并网柜a、第一功率柜b及第二功率柜b互相成一字型并排设置;

8、所述第一并网柜a与第一功率柜b相邻设置,所述第二并网柜a及第二功率柜b相邻设置。

9、优选地,所述第一并网柜a、第二并网柜a、第一功率柜b及第二功率柜b互相成田字形结构设置;

10、所述第一并网柜a及第二并网柜a设置于所述田字形结构的上部区域并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功率柜b及第二功率柜b设置于所述田字形结构的下部区域并相邻设置。

11、优选地,所述第一并网柜a、第二并网柜a、第一功率柜b及第二功率柜b互相成田字形结构设置;

12、所述第一并网柜a及第二并网柜a设置于所述田字形结构的左部区域并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功率柜b及第二功率柜b设置于所述田字形结构的右部区域并相邻设置。

13、优选地,所述第一功率柜b还包括第一熔断器fu1,所述第二功率柜b还包括第二熔断器fu2,所述第一网侧模块gmu1通过第一网侧电感l1、第一熔断器fu1与电网相连接,所述第二网侧模块gmu2通过第二网侧电感l3、第二熔断器fu2与电网相连接。

14、优选地,所述第一定子回路还包括第一滤波电容,所述第二定子回路还包括第二滤波电容,所述第一滤波电容设置于所述第一接触器k1与发电机g的连接线路上,所述第二滤波电容设置于所述第二接触器k2与发电机g的连接线路上。

15、采用上述结构之后,双馈变流器包括第一并网柜a、第二并网柜a、第一功率柜b、第二功率柜b;所述第一并网柜a包括第一定子回路,所述第一定子回路包括第一断路器q1、第一接触器k1,所述第二并网柜a包括第二定子回路,所述第二定子回路包括第二断路器q2及第二接触器k2,所述第一功率柜b包括第一网侧模块gmu1、第一网侧电感l1、第一机侧模块mmu1、第一机侧电感l2、第三接触器k3,所述第二功率柜b包括第二网侧模块gmu2、第二网侧电感l3、第一机侧模块mmu1、第二机侧电感l4、第四接触器k4;所述第一定子回路的前端与发电机g连接,所述第一定子回路的后端与电网相连接,所述第二定子回路的前端与发电机g连接,所述第二定子回路的后端与电网相连接,所述第一网侧模块gmu1通过第一网侧电感l1与电网相连接,所述第二网侧模块gmu2通过第二网侧电感l3与电网相连接,所述第一机侧模块mmu1通过第一机侧电感l2及第三接触器k3与发电机g相连接,所述第二机侧模块mmu2通过第二机侧电感l4及第四接触器k4与发电机g相连接;所述第一网侧模块gmu1与第一机侧模块mmu1相连接,所述第二网侧模块gmu2与第二机侧模块mmu2相连接;该双馈变流器不仅提高了变流器承载的功率的同时,同时提高变流器的可靠性,当一条支路发生故障时,可以将其断开,另一条支路仍能运行,最大程度的降低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的损失,降低设备在短路故障时的损坏程度;同时接触器由于机械动作寿命可达数十万次,而断路器机械动作寿命只有几千次,因此接触器当电网侧开关寿命可满足风机20年的使用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双馈变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并网柜a、第二并网柜a、第一功率柜b、第二功率柜b;所述第一并网柜a包括第一定子回路,所述第一定子回路包括第一断路器q1、第一接触器k1,所述第二并网柜a包括第二定子回路,所述第二定子回路包括第二断路器q2及第二接触器k2,所述第一功率柜b包括第一网侧模块gmu1、第一网侧电感l1、第一机侧模块mmu1、第一机侧电感l2、第三接触器k3,所述第二功率柜b包括第二网侧模块gmu2、第二网侧电感l3、第二机侧模块mmu2、第二机侧电感l4、第四接触器k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馈变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并网柜a、第二并网柜a、第一功率柜b及第二功率柜b互相成一字型并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馈变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并网柜a、第二并网柜a、第一功率柜b及第二功率柜b互相成一字型并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馈变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并网柜a、第二并网柜a、第一功率柜b及第二功率柜b互相成田字形结构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馈变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并网柜a、第二并网柜a、第一功率柜b及第二功率柜b互相成田字形结构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馈变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柜b还包括第一熔断器fu1,所述第二功率柜b还包括第二熔断器fu2,所述第一网侧模块gmu1通过第一网侧电感l1、第一熔断器fu1与电网相连接,所述第二网侧模块gmu2通过第二网侧电感l3、第二熔断器fu2与电网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馈变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子回路还包括第一滤波电容,所述第二定子回路还包括第二滤波电容,所述第一滤波电容设置于所述第一接触器k1与发电机g的连接线路上,所述第二滤波电容设置于所述第二接触器k2与发电机g的连接线路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馈变流器,包括第一并网柜A、第二并网柜A、第一功率柜B、第二功率柜B;所述第一并网柜A包括第一定子回路,所述第一定子回路包括第一断路器、第一接触器,所述第二并网柜A包括第二定子回路,所述第二定子回路包括第二断路器及第二接触器,所述第一功率柜B包括第一网侧模块、第一网侧电感L1、第一机侧模块、第一机侧电感L2、第三接触器K3,所述第二功率柜B包括第二网侧模块、第二网侧电感L3、第一机侧模块、第二机侧电感L4、第四接触器K4;该双馈变流器不仅可提升变流器承载的功率、同时可提高变流器的可靠性、降低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的损失、降低设备在短路故障时的损坏程度,结构设计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王琰,崔永顺,吕一航,靖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禾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