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装置外壳及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52217发布日期:2023-07-22 15:05阅读:29来源:国知局
充电装置外壳及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充电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外壳及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1、充电器是给电子设备的电池充电或者直接给电子产品提供电源的设备。手机充电器主要由外壳、置于外壳内部的柔性线路板及电子元器件组成。柔性线路板及电子元器件组成一个稳定电源,加上必要的恒流、限压、限时、过冲等控制电路。其中,稳定电源用于提供稳定工作电压和足够的电流,因此,充电器内部具有高压电流。

2、高压电流对人体会造成重大危害,因此对充电器的外壳有很多的安全要求。例如消费者不能轻易拆开充电器外壳等。常见的充电器外壳的组装连接方式采用超声波连接或者用胶水点胶连接,超声波连接容易造成超声碰伤外观,而胶水点胶连接容易溢胶,两种连接方式都会造成一定的不良率,使得组装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外壳及充电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充电器外壳的组装良率低而造成的成本高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外壳,包括主体壳和盖体,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主体壳的一端,所述盖体设有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当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主体壳时,所述第一卡件至少部分嵌入所述主体壳的内壁,且在与所述盖体的拆卸方向与所述主体壳抵接,所述第二卡件在所述主体壳的径向与所述主体壳抵接,使得所述第一卡件与所述主体壳的内壁保持贴合。

3、上述方案中,通过在盖体设置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使得盖体能够通过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与主体壳卡扣连接,从而避免了盖体和主体壳采用其他连接方式所造成的组装良率低的问题,并使第一卡件在盖体的拆卸方向与主体壳抵接,以提高盖体的拆卸难度,还通过第二卡件对盖体在径向上位置限定,使得第一卡件保持与主体壳抵接,以进一步提升盖体的拆卸难度,避免充电装置在跌落、震动等条件下盖体相对主体壳移位,从而避免造成内部的柔性线路板及电子元器件暴露在充电装置外壳的外部,进而降低安全隐患。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件包括凸出于所述第一卡件的第一凸块,所述主体壳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块适配的第一凹槽,当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主体壳时,所述第一凸块至少部分嵌入所述第一凹槽,且在与所述盖体的拆卸方向与所述主体壳抵接。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块为锯齿状,且所述第一凸块的位于所述盖体的安装方向的端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所述盖体的安装方向夹角呈钝角。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块的位于所述盖体的拆卸方向的端面,与所述盖体的安装方向相垂直。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件为弹性件,当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主体壳时,所述第一卡件具有带动朝向所述主体壳内壁移动的趋势。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件包括连接端和自由端,所述连接端连接于所述盖体,所述自由端从所述连接端朝向所述主体壳的内部延伸并向远离所述盖体的方向倾斜。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壳的端面为台阶面,包括位于所述主体壳外部的第一端面和位于所述主体壳内部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二卡件凸出于所述盖体设置,且所述主体壳的第二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二卡件适配的第二凹槽,当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主体壳时,所述第二卡件至少部分嵌入所述第二凹槽,且在所述主体壳的径向与所述主体壳抵接。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件自靠近所述盖体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盖体的一端厚度逐渐减小。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件和所述第二卡件均沿所述盖体的周面设置,所述周面包括多个依次相连的侧面,多个所述第二卡件环绕所述盖体的中心线均匀分布,设有所述第二卡件的侧面还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卡件。

12、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包括如上任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充电装置外壳。



技术特征:

1.一种充电装置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壳和盖体,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主体壳的一端,所述盖体设有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当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主体壳时,所述第一卡件至少部分嵌入所述主体壳的内壁,且在与所述盖体的拆卸方向与所述主体壳抵接,所述第二卡件在所述主体壳的径向与所述主体壳抵接,使得所述第一卡件与所述主体壳的内壁保持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件包括凸出于所述第一卡件的第一凸块,所述主体壳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块适配的第一凹槽,当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主体壳时,所述第一凸块至少部分嵌入所述第一凹槽,且在与所述盖体的拆卸方向与所述主体壳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为锯齿状,且所述第一凸块的位于所述盖体的安装方向的端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所述盖体的安装方向夹角呈钝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的位于所述盖体的拆卸方向的端面,与所述盖体的安装方向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件为弹性件,当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主体壳时,所述第一卡件具有带动朝向所述主体壳内壁移动的趋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件包括连接端和自由端,所述连接端连接于所述盖体,所述自由端从所述连接端朝向所述主体壳的内部延伸并向远离所述盖体的方向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壳的端面为台阶面,包括位于所述主体壳外部的第一端面和位于所述主体壳内部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二卡件凸出于所述盖体设置,且所述主体壳的第二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二卡件适配的第二凹槽,当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主体壳时,所述第二卡件至少部分嵌入所述第二凹槽,且在所述主体壳的径向与所述主体壳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装置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件自靠近所述盖体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盖体的一端厚度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件和所述第二卡件均沿所述盖体的周面设置,所述周面包括多个依次相连的侧面,多个所述第二卡件环绕所述盖体的中心线均匀分布,设有所述第二卡件的侧面还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卡件。

10.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充电装置外壳。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外壳和充电装置,充电装置外壳包括主体壳和盖体,盖体盖合于主体壳的一端,盖体设有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当盖体盖合于主体壳时,第一卡件至少部分嵌入主体壳的内壁,且在与盖体的拆卸方向与主体壳抵接,第二卡件在主体壳的径向与主体壳抵接,使得第一卡件与主体壳的内壁保持贴合;上述方案中,使得盖体能够与主体壳卡扣连接,从而避免了盖体和主体壳采用其他连接方式所造成的组装良率低的问题,同时还提升盖体的拆卸难度,避免充电装置在跌落、震动等条件下盖体相对主体壳移位,从而避免造成内部的柔性线路板及电子元器件暴露在充电装置外壳的外部,进而降低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侯芳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