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及电力巡检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52454发布日期:2023-06-03 23:21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及电力巡检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无线充电,具体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及电力巡检机器人。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无线充电接收端设施包括耦合机构接收端与接收端电路控制板,二者是分开的单独个体,造成无线充电装置集成度低,所述耦合机构接收端与所述接收端电路控制板需要电连接,使得二者连接的线裸露在外,移动时容易造成电连接线的拉扯,导致电连接线的损坏。在实际应用时,二者需分别安装,造成安装繁琐,且使用不便。同时,所述耦合机构接收端与所述接收端电路控制板在运行过程中,发热严重,影响无线充电效果。

2、另外,所述耦合机构接收端与所述接收端电路控制板靠近后,耦合机构接收端产生的磁场会对接收端电路控制板产生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接收装置,旨在解决所述耦合机构接收端与所述接收端电路控制板集成度低,使用安装繁琐,且运行过程中发热严重等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包括壳体和壳盖;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容纳腔a,所述壳体的前端设有与所述容纳腔a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壳体后侧壁设有与所述容纳腔a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壳体的后侧设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覆盖所述第二开口;所述容纳腔a内设置接收端电路控制板;所述壳盖包括盖体、框体和隔板,所述框体的前端与所述盖体连接,后端与所述隔板连接,所述盖体、所述框体和所述隔板围合形成容纳耦合机构接收端的容纳腔b;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框体和所述隔板位于所述容纳腔a内;所述接收端电路控制板与所述耦合机构接收端电性连接。

3、本实用新型将所述耦合机构接收端与所述接收端电路控制板集成为一体,提升了无线充电设施的集成度,减少了空间占用面积,且方便安装,减少了使用时的安装工序,避免所述耦合机构接收端与所述接收端电路控制板的电连接线在移动过程中损坏。同时,能够很好的帮助所述耦合机构接收端和所述接收端电路控制板散热,保障无线充电的效率。

4、可选地,所述壳体与所述盖体之间设有第一防水部件,所述壳体与所述散热组件之间设有第二防水部件。

5、可选地,所述壳体前端沿所述第一开口周边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防水部件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部分所述第一防水部件突出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

6、可选地,所述壳体后侧壁上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沿所述第二开口周边设置,所述第二防水部件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部分所述第二防水部件突出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

7、可选地,所述框体内设有用于限制和稳固所述耦合机构接收端的限位固定组件。

8、可选地,所散热组件包括吸热部件和风扇,所述吸热部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风扇与所述吸热部件可拆卸连接。

9、可选地,所述隔板为铝合金制成。

10、可选地,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散热组件或所述壳体连接。

11、可选地,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多个调节孔。

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力巡检机器人,包括巡检机器人和如上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接收装置,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巡检机器人连接。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升了无线充电接收端设施的集成度,且散热效果佳,能够提升无线充电效果。同时,避免了所述耦合机构接收端产生磁场对所述接收端电路控制板的干扰,且保障了所述耦合机构接收端的工作效率。具体而言,所述隔板起到散热、屏蔽干扰和稳固所述耦合机构接收端的效果;所述散热件,进一步对所述接收端电路控制板进行散热,所述风扇能够增强吸热部件的散热效果,提升对所述接收端电路控制板的散热,从而降低故障率。所述容纳腔b相对固定了所述耦合机构接收端的位置,避免本实用新型在移动过程的晃动,减少故障率,同时,在检修时方便拆装本实用新型,也方便分别对所述耦合机构接收端和所述接收端电路控制板进行检修。



技术特征:

1.一种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壳盖;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容纳腔a,所述壳体的前端设有与所述容纳腔a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壳体后侧壁设有与所述容纳腔a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壳体的后侧设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覆盖所述第二开口;所述容纳腔a内设置接收端电路控制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盖体之间设有第一防水部件,所述壳体与所述散热组件之间设有第二防水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前端沿所述第一开口周边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防水部件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部分所述第一防水部件突出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后侧壁上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沿所述第二开口周边设置,所述第二防水部件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部分所述第二防水部件突出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内设有用于限制和稳固所述耦合机构接收端的限位固定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散热组件包括吸热部件和风扇,所述吸热部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风扇与所述吸热部件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铝合金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散热组件或所述壳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多个调节孔。

10.一种电力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巡检机器人和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接收装置,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巡检机器人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包括壳体和壳盖;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容纳腔A,所述壳体的前端设有与所述容纳腔A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壳体后侧壁设有与所述容纳腔A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壳体的后侧设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覆盖所述第二开口;所述容纳腔A内设置接收端电路控制板;所述壳盖包括盖体、框体和隔板,所述框体的前端与所述盖体连接,后端与所述隔板连接,所述盖体、所述框体和所述隔板围合形成容纳耦合机构接收端的容纳腔B;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框体和所述隔板位于所述容纳腔A内;所述接收端电路控制板与所述耦合机构接收端电性连接;提升了无线充电设施的集成度,且方便安装,散热和无线充电效果佳。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锐,肖静,周柯,王智慧,韩帅,莫宇鸿,卓浩泽,左志平,龚文兰,吴宁,陈绍南,李小飞,陈卫东,郭敏,郭小璇,吴剑豪,卢健斌,姚知洋,彭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2121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