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电柜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40053发布日期:2023-06-02 03:07阅读:29来源:国知局
多通道电柜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冷却系统,涉及一种多通道电柜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1、电柜在运行过程中,其变频器会产生大量热量,使得电柜内部温度升高,导致变频器工作性能受影响。因此,需要对变频器进行散热降温。变频器通常自带散热风扇,通过空气的对流将变频器所产生的热量向外排放。但是在高温天气时,电柜内部及电柜所处的室内环境,温度都较高,致使变频器的散热效果差,难以满足降温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多通道电柜冷却系统,结合多种方式对电柜进行联合降温,提高了电柜冷却系统在不同季节、不同室内温度下,对电柜温度的调控能力。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多通道电柜冷却系统,用于对电柜内的变频器与电气元器件进行冷却降温,该冷却系统包括:

4、变频器冷却单元,其包括设置在变频器顶部的第一散热风扇,所述第一散热风扇置于排风通道中,所述排风通道的顶端还从所述电柜顶部伸出,工作时排风通道中的冷却进风源自柜内空气;

5、电柜冷却单元,其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柜的门板上、下侧的第二散热风扇,该第二散热风扇采用下进上出的送风方式,其冷却进风源自室内空气;

6、外置的空调冷却单元,其包括外置空调设备,及其送风通道,所述送风通道与所述电柜的底部进风口相连接。其冷却进风源自室内空气,室内空气经外置空调设备冷却后,通过送风通道送至所述电柜底部进风口。

7、进一步的,该冷却系统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变频器上还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散热风扇均连接所述plc控制器。

8、进一步的,所述电柜的门板的上、下侧分别设置第二散热风扇,下侧为送风散热风扇,上侧为排风散热风扇。

9、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散热风扇的排风散热风扇高于变频器所处位置。

10、更进一步的,所述电柜设有若干个,每个电柜的底部进风口分别通过独立的通风管路连接所述外置空调冷却单元的送风通道,在所述通风管路上还设有用于调节风量的电动调节阀。更优选的,所述电动调节阀还连接所述plc控制器。

11、更进一步的,所述送风通道上还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该第二温度传感器还连接所述plc控制器。

12、更进一步的,所述送风通道上设有空调设备,该空调设备以工厂能源中心自有的冷冻水作为冷源,该空调设备连接所述plc控制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4、(1)多系统联合降温,提高了电柜冷却系统在不同季节、不同室内温度下,对电柜温度的调控能力。

15、(2)通过增加空调冷却单元,极大地改善了夏季电柜内的环境温度,有助于延长变频器和电气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多通道电柜冷却系统,用于对电柜内的变频器与电气元器件进行冷却降温,其特征在于,该冷却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电柜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变频器上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外置空调冷却单元上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与电动调节阀,且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电动调节阀以及各冷却单元均连接所述plc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通道电柜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风扇连接所述plc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通道电柜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风扇还连接所述plc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通道电柜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散热风扇分别设置于门板的上侧与下侧,其下侧为进风,上侧为排风。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通道电柜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设备还连接所述plc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通道电柜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设备与所述的电柜之间均有相连接的送风通道,电柜进风位置处于电柜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通道电柜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设备与所述电柜之间的送风通道上还设置有所述电动调节阀。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通道电柜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空调设备的送风通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电柜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设备以工厂能源中心自有的冷冻水作为冷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通道电柜冷却系统,用于对电柜内的变频器与电气元器件进行冷却降温,该冷却系统包括:变频器冷却单元,其包括设置在变频器顶部的第一散热风扇,所述第一散热风扇置于排风通道中,所述排风通道的顶端还从所述电柜顶部伸出;电柜冷却单元,其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柜的门板上侧、下侧的第二散热风扇,该第二散热风扇采用下进上出的方式进行送风;外置的空调冷却单元,其包括外置的空调设备,及其送风通道,所述送风通道与所述电柜的底部进风口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合多种方式对电柜联合降温,提高了电柜冷却系统在不同季节、不同室内温度下,对电柜温度的调控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徐亮,郑铁君,霍晓彬,张松吉,平诗磊,叶修远,叶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杭州湾新区祥源动力供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