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路末端调压补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30865发布日期:2023-07-28 07:14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路末端调压补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线路调压补偿装置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线路末端调压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1、现阶段的配电网网架相对薄弱,用电区域面积大,变电站布点较少,线路供电半径过长,容易造成线路末端电压越下限;另外,用电户数多,地域分散,户用负荷小且时空分布不均,导致送电效率较低,且季节性影响较大,高峰负荷时末端电压偏低。配电网供电能力的不足,也导致了部分用户用电质量较差,存在功率过剩或缺额等问题。电力设备的老龄化问题,配变容量选取的不合理,辅助设施的不完善以及多在农村山区线路远端小线径接入的小水电,难以统一调度管理,丰水季节部分地区电压严重偏高等因素均影响配网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2、公开号为cn212753082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调压补偿控制器,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调压补偿控制器、散热机构和集尘机构,所述调压补偿控制器一侧外表壁四个拐角处焊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螺栓固定有散热机构,所述调压补偿控制器沿宽度方向两端外表壁焊接有集尘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箱、转轴和扇叶,所述散热箱内表壁沿长度方向中心出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表壁焊接有扇叶。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散热机构的设置,使得在伺服电机的作用下带动扇叶转动,扇叶将外部空气通过防尘网后抽入到内部,对内部线路进行降温,防止内部因温度过高,线路软化后影响工作,相对于传统的调压补偿控制器,该装置提高了实用性。

3、针对以上所述,发明人认为当前的电力调压补偿控制器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因此内部线路会因为温度过高导致线路软化,从而减少使用寿命,并且提高了使用时的危险性,上述补偿控制器通过设置在调压补偿控制器表面的电机驱动转轴和扇叶对调压补偿控制器的内部进行散热,通过集尘板对灰尘进行收集和阻隔,但是扇叶在散热过程中灰尘、雨水和易爆气体会通过防尘网进入调压补偿控制器的内部,造成内部灰尘的堆积,潮湿空气对设备的腐蚀,现在的调压补偿控制器在防护性方面不高,在使用中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路末端调压补偿装置,旨在能够有效的解决补偿控制器通过设置在调压补偿控制器表面的电机驱动转轴和扇叶对调压补偿控制器的内部进行散热,通过集尘板对灰尘进行收集和阻隔,但是扇叶在散热过程中灰尘、雨水和易爆气体会通过防尘网进入调压补偿控制器的内部,造成内部灰尘的堆积,潮湿空气对设备的腐蚀,现在的调压补偿控制器在防护性方面不高,在使用中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线路末端调压补偿装置,包括调压补偿装置本体,所述调压补偿装置本体的一侧铰接有防护门,所述调压补偿装置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内部卡接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调压补偿装置本体的两侧表面开设有通风窗,所述调压补偿装置本体的两侧内壁对称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位于所述通风窗的一侧,其中一个所述防护组件的一侧设置有风机,所述调压补偿装置本体的两侧对称插接有导线,所述导线的一侧设置有防水组件。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线的表面套接有防护环,所述防护环的外壁与所述调压补偿装置本体的内壁卡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水组件包括与所述调压补偿装置本体外壁固定连接的防水檐,所述防水檐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防水板,所述防水檐远离所述调压补偿装置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水板。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热板的两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隔板的内壁通过限位槽与所述导热板卡接,所述导热板远离所述控制组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一端与所述调压补偿装置本体的内壁抵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板垂直设置于所述导热板的一侧,所述散热板的一侧垂直于所述风机的一侧。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与所述调压补偿装置本体内壁固定连接的卡盘,所述卡盘的一侧与所述隔板卡接,所述卡盘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位于所述通风窗的一侧。

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0、1.调压补偿装置本体通过隔板将导热板进行固定,导热板和散热板为铝合金材质,铝合金有较好的吸热性,导热板通过与控制组件的贴合,使控制组件的热量快速导出,风机吹风只能通过散热板的内部流通,风可将散热板表面温度带走,增加导热板的热量流失,使导热板对控制组件的吸热效果更好,这样的设计通过隔板和导热板将调压补偿装置本体隔离为两个空间,控制组件位于调压补偿装置本体内部的密封空间,很好的减少了控制组件与潮湿气体、易爆气体和灰尘等的接触,增加了控制组件的安全性,通过风机带走散热板和导热板的热量,降低控制组件位于封闭环境的工作温度,增加了控制组件使用的安全性。

11、2.导热板的两侧开设有限位槽,隔板的内壁通过限位槽与导热板卡接,导热板远离控制组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散热板,散热板的一端与调压补偿装置本体的内壁抵接,导热板通过限位槽增加与隔板之间的结构稳定性,方便对导热板位置进行定位,方便安装,导热板和散热板为铝合金材质,铝合金有较好的吸热性,导热板通过与控制组件的贴合,使控制组件的热量快速导出,散热板垂直设置于导热板的一侧,散热板的一侧垂直于风机的一侧,由于散热板的两端分别与导热板和隔板之间并无缝隙,风机吹风只能通过散热板的内部流通,风可将散热板表面温度带走,增加导热板的热量流失,使导热板对控制组件的吸热效果更好。



技术特征:

1.一种线路末端调压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路末端调压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3)的表面套接有防护环(31),所述防护环(31)的外壁与所述调压补偿装置本体(1)的内壁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路末端调压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组件(4)包括与所述调压补偿装置本体(1)外壁固定连接的防水檐(41),所述防水檐(4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防水板(42),所述防水檐(41)远离所述调压补偿装置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水板(4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路末端调压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6)的两侧开设有限位槽(61),所述隔板(5)的内壁通过限位槽(61)与所述导热板(6)卡接,所述导热板(6)远离所述控制组件(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散热板(62),所述散热板(62)的一端与所述调压补偿装置本体(1)的内壁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线路末端调压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62)垂直设置于所述导热板(6)的一侧,所述散热板(62)的一侧垂直于所述风机(7)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路末端调压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8)包括与所述调压补偿装置本体(1)内壁固定连接的卡盘(81),所述卡盘(81)的一侧与所述隔板(5)卡接,所述卡盘(8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网(82),所述防护网(82)位于所述通风窗(11)的一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线路末端调压补偿装置,涉及线路调压补偿装置的技术领域,包括调压补偿装置本体、防护门、隔板、导热板、控制组件和通风窗,调压补偿装置本体的两侧内壁对称设置有防护组件,防护组件位于通风窗的一侧,其中一个防护组件的一侧设置有风机,调压补偿装置本体的两侧对称插接有导线,导线的一侧设置有防水组件,本申请的设计通过隔板和导热板将调压补偿装置本体隔离为两个空间,控制组件位于调压补偿装置本体内部的密封空间,很好的减少了控制组件与潮湿气体、易爆气体和灰尘等的接触,增加了控制组件的安全性,通过风机带走散热板和导热板的热量,降低控制组件位于封闭环境的工作温度,增加了控制组件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文辉,刘俊昌,蔡小军,李涛,曹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宝光珊和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