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59291发布日期:2023-06-04 16:10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器。


背景技术:

1、随着用电设备对供电质量、安全性、 可靠性、方便性、即时性、特殊场台、特殊地理环境等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接触式电能传输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2、无线充电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充电的设备,其原理和变压器相似,通过在发送和接收端各安置一个线圈,发送端线圈在电力的作用下向外界发出电磁信号,接收端线圈收到电磁信号并且将电磁信号转变为电流,从而达到无线充电的目的。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特殊的供电方式,它不需要电源线,依靠电磁波传播,然后将电磁波能量转化为电能,最终实现无线充电。

3、一般的无线充电器包括上盖、盖子、充电线圈和电路板,充电线圈和电路板内置于由上盖和盖子组合的封闭空间内,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线圈不断产生热量,由于上盖和盖子的散热效果比较差,导致无线充电器内的温度过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发明人认为需要对此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无线充电器充电时温度过高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器。

2、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有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配合安装,所述外壳内设有用于电磁转换的充电组件和用于无线控制的控制组件,所述充电组件位于控制组件的正上方,所述充电组件和控制组件之间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片。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盖和下盖组合而成的外壳将控制组件、散热片和充电组件包裹,起到保护、支撑控制组件、散热片和充电组件的作用,控制组件和充电组件配合完成无线充电,在充电组件和控制组件之间设置散热片,可有效地将充电组件和控制组件工作产生的热量散去,提高了散热的效果,增加了充电组件和控制组件的使用寿命。

5、可选的,所述上盖和下盖上分别设有若干个散热孔,若干个散热孔间隔设置。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盖和下盖上设置若干个散热孔有利于充电组件和控制组件散发的热量散发出去,提高散热效果。

7、可选的,所述充电组件包括充电线圈,充电线圈插接于上盖,充电线圈与控制组件电连接,充电线圈大小为75-100mm。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电线圈起到电磁转换的作用,使电能转换为电磁能,手机上的线圈与充电线圈产生电磁感应后,线圈将电磁能转换成直流电,从而实现无线充电;充电线圈大小设为75-100mm,面对桌子厚度为20-30mm仍可进行充电,可以实现在桌面上或者桌底下进行充电,适用范围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9、可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上盖固定连接,控制模板连接有充电接口和电源输入接口,控制模块分别与充电线圈、充电接口和电源输入接口电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模块起到控制充电线圈通断电的作用,以及起到降压、输入保护和欠压保护的作用,电源接口便于控制模块接入电源,设置充电接口,可以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共同进行,在一定程度上适用性更高。

11、可选的,所述上盖中间位置设有固定柱,固定柱与上盖固定连接,充电线圈、散热片和控制模块依次插接于固定柱,固定柱上设有螺纹孔和螺钉,螺钉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且螺钉与控制模块抵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柱、螺钉和螺纹孔起到固定充电线圈、散热片和控制模块的作用,使充电线圈、散热片和控制模块能固定安装于上盖。

13、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有rgb幻彩灯,rgb幻彩灯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模块控制rgb幻彩灯的颜色、亮度等方面进行变化,形成跑马、流水、流星拖尾、扫描等丰富的跑动效果。

15、可选的,所述上盖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定位柱,若干个定位柱分别穿过控制模块并与控制模块固定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柱起到定位充电线圈、散热片和控制模块的作用,使定位充电线圈、散热片和控制模块能稳定安装。

17、可选的,所述下盖连接有支架,下盖与支架可拆卸连接,支架上设有卡接片,卡接片一端与支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架摆动连接,卡接片上凸设有凸块,下盖上设有与凸块适配的凹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架可以安装于厚度在20-30mm的桌子下,起到支撑外壳的作用,卡接片上的凸块配合凹槽将外壳固定于支架上,起到固定外壳的作用。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1、通过设置散热片,可以有效散去充电线圈和控制模块工作产生的热量。

21、2、充电线圈的大小设置为75-100mm,面对桌子厚度为20-30mm的仍可进行充电,可以在桌面上或者桌底下进行充电,在一定程度上适用性更高。

22、3、通过设置卡接片和凸块组合成卡扣,可以将外壳稳定固定于支架上。

23、4、通过设置充电接口,可以同时进行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



技术特征:

1.一种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设有上盖(2)和下盖(3),所述上盖(2)和下盖(3)配合安装,所述外壳(1)内设有用于电磁转换的充电组件和用于无线控制的控制组件,所述充电组件位于控制组件的正上方,所述充电组件和控制组件之间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片(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和下盖(3)上分别设有若干个散热孔(7),若干个散热孔(7)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组件包括充电线圈(5),充电线圈(5)插接于上盖(2),充电线圈(5)与控制组件电连接,充电线圈(5)大小为75-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模块(6),控制模块(6)与上盖(2)固定连接,控制模板连接有充电接口(61)和电源输入接口(62),控制模块(6)分别与充电线圈(5)、充电接口(61)和电源输入接口(62)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中间位置设有固定柱(21),固定柱(21)与上盖(2)固定连接,充电线圈(5)、散热片(4)和控制模块(6)依次插接于固定柱(21),固定柱(21)上设有螺纹孔和螺钉(9),螺钉(9)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且螺钉(9)与控制模块(6)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6)连接有rgb幻彩灯,rgb幻彩灯与控制模块(6)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定位柱(22),若干个定位柱(22)分别穿过控制模块(6)并与控制模块(6)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3)连接有支架(8),下盖(3)与支架(8)可拆卸连接,支架(8)上设有卡接片(81),卡接片(81)一端与支架(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架(8)摆动连接,卡接片(81)上凸设有凸块(82),下盖(3)上设有与凸块(82)适配的凹槽。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有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配合安装,所述外壳内设有用于电磁转换的充电组件和用于无线控制的控制组件,所述充电组件位于控制组件的正上方,所述充电组件和控制组件之间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片,充电组件包括充电线圈,控制组件包括控制模块、充电接口和电源输入接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同时进行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充电线圈的充电距离有所增加,面对桌子厚度为20‑30mm仍可进行充电,可以在桌面上或者桌底下进行充电,适用范围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散热片可以有效地散去充电线圈和控制模块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充电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陈大辉,黎淑伟,玉意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智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