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工程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63024发布日期:2023-05-25 05:17阅读:60来源:国知局
核电工程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配电柜领域,具体为核电工程配电柜。


背景技术:

1、配电柜分动力配电柜和照明配电柜、计量柜,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在核电工程领域,也需要用来配电柜。

2、配电柜应用在核电项目中时,大气中含有氧气、湿度、温度变化和污染物等腐蚀成分和腐蚀因素,盐雾腐蚀就是一种常见和最有破坏性的大气腐蚀,它的主要腐蚀成分是海洋中的氯化物盐——氯化钠,因此柜体表面长期粘附盐雾则会加快柜体以及内部配件的腐蚀。

3、相关公告号为cn21621502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耐盐雾的核电用安全配电柜,包括有柜体,柜体包括有两个对称设置且开设有外进风格栅的侧板、若干个安装在底部的排风扇;两个侧板内侧靠近外进风格栅处安装有防污盐雾吸附组件,防污盐雾吸附组件包括带有内进风格栅且与外进风格栅相互连通的盒体,且盒体下端留有溶液腔,盒体内部中心安装有隔板,隔板下端距离盒体留有空隙。

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现有的应用于核电工程的配电柜在实际使用中,防污盐雾吸附组件内的水分易蒸发,或是吸收氯化钠饱和,需要经常更换防污盐雾吸附组件,造成使用和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核电工程配电柜,以解决现有的应用于核电工程的配电柜在实际使用中需要经常更换防污盐雾吸附组件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核电工程配电柜,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部设置有开口结构,且在开口结构的内侧固定有吸收盒,所述吸收盒内设置有海绵块,所述海绵块的一侧滑动设置有内隔网,所述吸收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框架,所述框架上固定有驱动结构,驱动结构用于推动内隔网朝向海绵块滑动,所述箱体的顶端设置有吸收液箱,所述吸收液箱通过管道连接吸收盒内的海绵块,且在管道中段设置有电控截止阀,所述吸收盒的底端连接有排液管路。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内置海绵与推板结构的盒体结构,在盒体结构的顶端与底端分别连接箱体外部的溶液箱体结构,通过电机与电控阀配合推板结构,实现对海绵的清洁再生,排出海绵内的污水后,再使其吸附新的溶液,无需经常拆卸更换防污盐雾吸附组件,做到了长效且便捷的位置配电箱内低盐雾环境。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顶端的两侧皆设置有开口结构,所述箱体在开口结构处设置有防尘百叶。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百叶能够起到初步的防尘效果,避免大颗粒的灰尘过多的进入箱体内。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收盒与防尘百叶之间设置有外隔网。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隔网用于配合内隔网对海绵块进行挤压。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收盒的底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凸沿结构。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海绵块受到挤压后废液直接溢出吸收盒。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收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框架,所述框架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半径最小处与内隔网接触时,所述海绵块处于未压缩状态。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凸轮的旋转实现对内隔网的推动,使其朝向外隔网运动以挤压海绵块。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收盒的底端连接有虹吸管,所述虹吸管向下穿出箱体连接设置在箱体底端的回收液箱。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虹吸管在挤压海绵块后能够有效的将吸收盒内的废液排出,避免出现废液残留而又被海绵块吸回。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的底端设置有多组风机,所述风机的吹风方向朝向箱体外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组风机向箱体外部吹风使箱体内呈现负压状态,因箱体内外空气的压强差,外界空气便能够很好的通过吸收盒后进入箱体。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内置海绵与推板结构的盒体结构,在盒体结构的顶端与底端分别连接箱体外部的溶液箱体结构,通过电机与电控阀配合推板结构,实现对海绵的清洁再生,排出海绵内的污水后,再使其吸附新的溶液,无需经常拆卸更换防污盐雾吸附组件,做到了长效且便捷的位置配电箱内低盐雾环境。



技术特征:

1.核电工程配电柜,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部设置有开口结构,且在开口结构的内侧固定有吸收盒(2),所述吸收盒(2)内设置有海绵块(4),所述海绵块(4)的一侧滑动设置有内隔网(5),所述吸收盒(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框架(6),所述框架(6)上固定有驱动结构,驱动结构用于推动内隔网(5)朝向海绵块(4)滑动,所述箱体(1)的顶端设置有吸收液箱(10),所述吸收液箱(10)通过管道连接吸收盒(2)内的海绵块(4),且在管道中段设置有电控截止阀,所述吸收盒(2)的底端连接有排液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工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端的两侧皆设置有开口结构,所述箱体(1)在开口结构处设置有防尘百叶(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工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盒(2)与防尘百叶(13)之间设置有外隔网(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工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盒(2)的底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凸沿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工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盒(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框架(6),所述框架(6)上安装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端连接有凸轮(8),所述凸轮(8)半径最小处与内隔网(5)接触时,所述海绵块(4)处于未压缩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工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盒(2)的底端连接有虹吸管(9),所述虹吸管(9)向下穿出箱体(1)连接设置在箱体(1)底端的回收液箱(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工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端设置有多组风机(12),所述风机(12)的吹风方向朝向箱体(1)外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核电工程配电柜,涉及配电柜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部设置有开口结构,且在开口结构的内侧固定有吸收盒,所述吸收盒内设置有海绵块,所述海绵块的一侧滑动设置有内隔网,所述吸收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框架,所述框架上固定有驱动结构,驱动结构用于推动内隔网朝向海绵块滑动,所述箱体的顶端设置有吸收液箱,所述吸收液箱通过管道连接吸收盒内的海绵块,且在管道中段设置有电控截止阀,所述吸收盒的底端连接有排液管路。本技术通过设置内置海绵与推板结构的盒体结构,在盒体结构的顶端与底端分别连接箱体外部的溶液箱体结构,无需经常拆卸更换防污盐雾吸附组件,做到了长效且便捷的位置配电箱内低盐雾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李颜涛,宋志勇,朱之颜,耿侨同,徐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镇江默勒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