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蜗轮定位机制的电动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18576发布日期:2023-04-30 01:19阅读:31来源:国知局
具有蜗轮定位机制的电动缸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有关一种电动缸的技术,尤指一种具有蜗轮定位机制的电动缸。


背景技术:

1、由于电动缸(actuator)不需要借助气体或液体的驱动,即能够产生致动作用,且整体的体积小巧、作动时噪音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低…等诸多优点,已被广泛且大量地应用在家庭、工作场所、医疗院以及农业等各领域中。

2、现有电动缸的传动机构主要包括一导螺杆、一蜗轮、一后轴承及一定位轴承,其中蜗轮、后轴承和定位轴承依序套接导螺杆,且蜗轮介于后轴承和定位轴承之间,通过后轴承和定位轴承共同将导螺杆和蜗轮支承在一壳座内。

3、然而,前述定位轴承的设置成本长期的困扰着相关业者,于是有一部分业者改采用价格低廉质量较差的定位轴承来进行替换,如此使得电动缸的使用寿命被大幅度地降低。另有一部分业者则直接省略定位轴承的装设,如此使得导螺杆在运作过程中稳定性不佳。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解决上述的问题点,即成为本实用新型改良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蜗轮定位机制的电动缸,其通过对蜗轮的径向定位,不仅可节省定位轴承的设置成本,且作动稳定及内部的结构紧凑。

2、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蜗轮定位机制的电动缸,包括一壳座、一电动机、一传动机构、一外管及一伸缩管,该电动机设置在该壳座内,该电动机具有一蜗杆;该传动机构部分设置在该壳座内,且该传动机构包括一导螺杆、一蜗轮及一轴承,该轴承套接在该导螺杆的一端并将其支承在该壳座上,该蜗轮套接该导螺杆并与该蜗杆啮合传动,且该蜗轮包括一环体,该环体具有一内周面;该外管部分固定在该壳座内,且该外管的一端具有穿接该内周面的一外周面,从而使该蜗轮的径向被定位在该蜗杆和该外管之间;该伸缩管设于该外管内,且该伸缩管包括一内管及连接该内管的一螺帽,该螺帽可移动性地螺接该导螺杆,从而使该内管能够相对于该外管作线性移动。

3、上述的具有蜗轮定位机制的电动缸,其还包括一后支座,该后支座的一部分包覆该轴承并且共同容设在该壳座内。

4、上述的具有蜗轮定位机制的电动缸,其还包括一第一制动构件,该蜗轮延伸有一第一凸柱,该第一制动构件环设紧束该第一凸柱,且该第一制动构件的一端固定在该后支座。

5、上述的具有蜗轮定位机制的电动缸,其还包括一第二制动构件,该蜗轮背向该第一凸柱的方向延伸有一第二凸柱,该第二制动构件环设紧束该第二凸柱,且该第二制动构件的一端固定在该外管。

6、上述的具有蜗轮定位机制的电动缸,其还包括一第一密封圈,该壳座包括一下壳体及对应该下壳体罩合的一上壳体,该下壳体设有一第一半凹槽,该上壳体对应该第一半凹槽的位置设有一第二半凹槽,该后支座设有一环形嵌槽,该第一密封圈容置在该第一半凹槽、该第二半凹槽和该环形嵌槽中。

7、上述的具有蜗轮定位机制的电动缸,其还包括一第二密封圈,该下壳体设有一第三半凹槽,该上壳体对应该第三半凹槽的位置设有一第四半凹槽,该第二密封圈套设该外管并容置在该第三半凹槽和该第四半凹槽中。

8、上述的具有蜗轮定位机制的电动缸,其中该壳座包括一下壳体及对应该下壳体罩合的一上壳体,该下壳体具有一圆筒壳及自该圆筒壳延伸出的一基座,该电动机的一部分容置在该圆筒壳内。

9、上述的具有蜗轮定位机制的电动缸,其中该基座依序形成有一第一容置区、一第二容置区及一第三容置区,该轴承设置在该第一容置区内,该蜗轮设置在该第二容置区内,该外管的一部分设置在该第三容置区内。

10、上述的具有蜗轮定位机制的电动缸,其中在该基座的该第三容置区内延伸有一下定位柱,该上壳体对应该下定位柱的位置延伸有一上定位柱,该外管位于该基座的该第三容置区内设有多个穿孔,各该穿孔分别对应于该下定位柱和该上定位柱配置,以与相互嵌设固定。

11、上述的具有蜗轮定位机制的电动缸,其中该壳座包括一下壳体及对应该下壳体罩合的一上壳体,该下壳体延伸有一下定位柱,该上壳体对应该下定位柱的位置延伸有一上定位柱,该外管位于该壳座内设有多个穿孔,各该穿孔分别对应于该下定位柱和该上定位柱配置,以与相互嵌设固定。

12、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功效,借由各定位柱和各穿孔的相互嵌设固定,得以将外管稳定的固持在壳座,并通过外管和蜗轮的穿接,使得导螺杆在运转过程更为牢靠稳固。借由各制动构件紧束各凸柱,借以带动扭力弹簧产生径向收缩而达成制动作用。利用各密封圈设置,使得内部的电气元件可以不受到水气的侵入而受潮损坏。

13、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蜗轮定位机制的电动缸,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蜗轮定位机制的电动缸,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后支座,该后支座的一部分包覆该轴承并且共同容设在该壳座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蜗轮定位机制的电动缸,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第一制动构件,该蜗轮延伸有一第一凸柱,该第一制动构件环设紧束该第一凸柱,且该第一制动构件的一端固定在该后支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蜗轮定位机制的电动缸,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第二制动构件,该蜗轮背向该第一凸柱的方向延伸有一第二凸柱,该第二制动构件环设紧束该第二凸柱,且该第二制动构件的一端固定在该外管。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蜗轮定位机制的电动缸,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第一密封圈,该壳座包括一下壳体及对应该下壳体罩合的一上壳体,该下壳体设有一第一半凹槽,该上壳体对应该第一半凹槽的位置设有一第二半凹槽,该后支座设有一环形嵌槽,该第一密封圈容置在该第一半凹槽、该第二半凹槽和该环形嵌槽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蜗轮定位机制的电动缸,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第二密封圈,该下壳体设有一第三半凹槽,该上壳体对应该第三半凹槽的位置设有一第四半凹槽,该第二密封圈套设该外管并容置在该第三半凹槽和该第四半凹槽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蜗轮定位机制的电动缸,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壳座包括一下壳体及对应该下壳体罩合的一上壳体,该下壳体具有一圆筒壳及自该圆筒壳延伸出的一基座,该电动机的一部分容置在该圆筒壳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蜗轮定位机制的电动缸,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基座依序形成有一第一容置区、一第二容置区及一第三容置区,该轴承设置在该第一容置区内,该蜗轮设置在该第二容置区内,该外管的一部分设置在该第三容置区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蜗轮定位机制的电动缸,其特征在于,其中在该基座的该第三容置区内延伸有一下定位柱,该上壳体对应该下定位柱的位置延伸有一上定位柱,该外管位于该基座的该第三容置区内设有多个穿孔,各该穿孔分别对应于该下定位柱和该上定位柱配置,以与相互嵌设固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蜗轮定位机制的电动缸,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壳座包括一下壳体及对应该下壳体罩合的一上壳体,该下壳体延伸有一下定位柱,该上壳体对应该下定位柱的位置延伸有一上定位柱,该外管位于该壳座内设有多个穿孔,各该穿孔分别对应于该下定位柱和该上定位柱配置,以与相互嵌设固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关于一种具有蜗轮定位机制的电动缸,包括壳座、电动机、传动机构、外管及伸缩管,电动机设置在壳座内且具有蜗杆;传动机构设置在壳座内且包括导螺杆、蜗轮及轴承,轴承套接在导螺杆并将其支承在壳座上,蜗轮套接导螺杆并与蜗杆啮合传动,且蜗轮延伸有环体,环体具有内周面;外管固定在壳座内且具有穿接内周面的外周面,从而使蜗轮的径向被定位在蜗杆和外管之间;伸缩管设于外管内且包括内管及连接内管的螺帽,螺帽可移动性地螺接导螺杆,从而使内管能够相对于外管作线性移动。借此,可节省定位轴承的设置成本,且作动稳定及内部的结构紧凑。

技术研发人员:林煜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第一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