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PV光伏系统架体机构及BIPV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50403发布日期:2023-05-14 14:08阅读:24来源:国知局
BIPV光伏系统架体机构及BIPV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建筑一体化,尤其涉及一种bipv光伏系统架体机构及bipv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1、光伏建筑一体化(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简称bipv)是一种将光伏板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bipv光伏系统中的架体机构除了用于支撑光伏组件之外还具有排水作用,以方便雨水从bipv光伏系统中快速排出。现有架体机构一般仅能收集从光伏组件一侧流下的雨水,无法对流入bipv光伏系统中的雨水做全收集,存在光伏组件被雨水浸泡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bipv光伏系统架体机构及bipv光伏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架体机构无法对流入bipv光伏系统中的雨水做全收集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为:

3、bipv光伏系统架体机构,用于连接于支架和光伏组件之间,所述光伏组件具有沿第一方向相背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和沿第二方向相背设置的两个第二侧,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所述bipv光伏系统架体机构包括:

4、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上设有第一排水槽,所述第一排水槽位于所述第一侧的下方且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架具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自所述光伏组件向所述第一排水槽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架设有第二排水槽,所述第二排水槽位于所述第二侧的下方,且经所述导向面与所述第一排水槽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架将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设置的所述光伏组件连接并设于所述导向面远离所述第一排水槽的一侧。

5、在所述bipv光伏系统架体机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架包括本体和沿所述第一方向相背设置的两个连接臂,所述第一排水槽形成于所述本体,所述导向面的数量与所述连接臂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连接于所述连接臂和所述本体之间,所述本体和所述连接臂分别与所述支架连接。

6、在所述bipv光伏系统架体机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臂与所述本体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向面远离所述第一排水槽的一侧连接并向所述本体一侧偏折。

7、在所述bipv光伏系统架体机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底板和位于所述底板两侧的侧壁,所述侧壁自所述底板弯折延伸并与所述导向面靠近所述第一排水槽的一侧连接。

8、在所述bipv光伏系统架体机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bipv光伏系统架体机构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于所述支架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连接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于两个所述导向面之间。

9、在所述bipv光伏系统架体机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壁包括连接部和偏折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偏折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导向面之间,并向所述第一排水槽内侧偏折,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并穿设于所述底板,将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架连接,以提供给所述第一支撑件向所述底板一侧的压力。

10、在所述bipv光伏系统架体机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贴合翼,所述贴合翼沿所述导向面延伸并与所述导向面贴设。

11、在所述bipv光伏系统架体机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bipv光伏系统架体机构还包括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

12、在所述bipv光伏系统架体机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支撑本体和支撑翼,所述支撑翼自所述支撑本体向所述连接部一侧偏折并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支撑翼背离所述第一排水槽内侧的一侧面向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偏折部的交界处。

1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二为:

14、bipv光伏系统,包括:

15、支架;

16、光伏组件;及

17、如上所述的bipv光伏系统架体机构。

18、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bipv光伏系统架体机构用于连接于支架和光伏组件之间。该bipv光伏系统架体机构包括设有第一排水槽的第一连接架和设有第二排水槽的第二连接架。其中,第一排水槽位于光伏组件的第一侧下方,能够收集经第一侧流下的雨水,第二排水槽位于光伏组件的第二侧下方,能够收集经第二侧流下的雨水,由于雨水仅能通过相邻光伏组件之间的间隙进入bipv光伏系统,上述设置能够对进入间隙的雨水进行收集,避免光伏组件被雨水浸泡。进一步地,第二排水槽内的雨水能够经导向面流入第一排水槽,以方便雨水的整体排出。同时,导向面能够在第一排水槽的基础上增加第一连接架的排水截面,防止雨水溢出。bipv光伏系统架体机构的排水结构无需橡胶等密封结构进行密封,避免密封结构老化对排水结构寿命的影响。



技术特征:

1.bipv光伏系统架体机构,用于连接于支架和光伏组件之间,所述光伏组件具有沿第一方向相背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和沿第二方向相背设置的两个第二侧,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bipv光伏系统架体机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ipv光伏系统架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包括本体和沿所述第一方向相背设置的两个连接臂,所述第一排水槽形成于所述本体,所述导向面的数量与所述连接臂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连接于所述连接臂和所述本体之间,所述本体和所述连接臂分别与所述支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bipv光伏系统架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与所述本体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向面远离所述第一排水槽的一侧连接并向所述本体一侧偏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bipv光伏系统架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底板和位于所述底板两侧的侧壁,所述侧壁自所述底板弯折延伸并与所述导向面靠近所述第一排水槽的一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bipv光伏系统架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ipv光伏系统架体机构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于所述支架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连接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于两个所述导向面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bipv光伏系统架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连接部和偏折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偏折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导向面之间,并向所述第一排水槽内侧偏折,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并穿设于所述底板,将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架连接,以提供给所述第一支撑件向所述底板一侧的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bipv光伏系统架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贴合翼,所述贴合翼沿所述导向面延伸并与所述导向面贴设。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bipv光伏系统架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ipv光伏系统架体机构还包括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bipv光伏系统架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支撑本体和支撑翼,所述支撑翼自所述支撑本体向所述连接部一侧偏折并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支撑翼背离所述第一排水槽内侧的一侧面向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偏折部的交界处。

10.bipv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BIPV光伏系统架体机构及BIPV光伏系统,涉及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领域。该BIPV光伏系统架体机构包括设有第一排水槽的第一连接架和设有第二排水槽的第二连接架。第一排水槽位于第一侧下方,能够收集经第一侧流下的雨水,第二排水槽位于第二侧下方,能够收集经第二侧流下的雨水,由于雨水仅能通过相邻光伏组件之间的间隙进入BIPV光伏系统,上述设置能够对进入间隙的雨水进行收集,避免光伏组件被雨水浸泡。第二排水槽内的雨水能够经导向面流入第一排水槽,以方便雨水的整体排出。BIPV光伏系统架体机构的排水结构无需橡胶等密封结构进行密封,避免密封结构老化对排水结构寿命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栋,严奉婷,程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安泰科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