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高压线路施工对线装置

文档序号:34223454发布日期:2023-05-19 23:23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高压线路施工对线装置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高压线路施工对线装置,属于电力领域。


背景技术:

1、高压架空和地埋线缆施工结束后送电常常发生送电后相序不对,这样需要停电进行倒线,重新进行二次核相,给现场施工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携式高压线路施工对线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便携式高压线路施工对线装置,包括手持式发送装置和手持式接收装置,二者之间通过三相电缆线直接相连,每相与大地或电缆屏蔽层构成测量回路,同时利用无线通信技术进行信息传输;

4、所述手持式发送装置包括发送端微处理器模块、发送端信号放大驱动电路、发送端无线发送模块、发送端触摸式显示屏、发送端电源模块、4位发送端端子接口;发送端信号放大驱动电路输入端分别与发送端微处理器模块输出端对应i/o口连接;发送端信号放大驱动电路输出端及信号地端分别与对应的4位发送端端子接口连接;发送端无线发送模块输入端与发送端微处理器模块通信接口连接;发送端触摸式显示屏输入端与发送端微处理器模块输出端i/o接口连接;发送端电源模块输出端与发送端微处理器模块对应的电源端连接 ;

5、所述手持式接收装置包括接收端微处理器模块、三相光电耦合电路、接收端无线发送模块、接收触摸式显示屏、接收端电源模块、4位接收端端子接口;三相光电耦合电路输出端分别与发送端微处理器模块输人端对应的i/o口连接;三相光电耦合电路信号输入端及信号地端分别与4位接收端端子对应接口连接;接收端无线发送模块输入端与发送端微处理器模块通信接口连接;接收端触摸式显示屏输入端与接收端微处理器模块输出端i/o接口连接;接收端电源模块输出端与接收端微处理器模块对应的电源端连接。

6、优选地,上述发送端微处理器模块和接收端微处理器模块采用stm32微处理器。

7、优选地,上述发送端触摸式显示屏和接收触摸式显示屏采用tjc3224k028_011型号串口屏。

8、优选地,上述电源模块采用可充电锂电池。

9、优选地,上述4位发送端子接口和4位接收端子接口均采用直径为4mm的带插孔的端子,用螺丝固定在手持壳体上。

10、优选地,上述无线发送模块采用4g通信模块,具体型号为fs-hcore-a720h。fs-hcore-a720h是基于合宙的4g-cat.1通信模组air720h设计的一款稳定性好、性价比高的通信模块,该模块已搭载好外围电路,采用插拔式设计可直接与mcu通信。

11、优选地,上述发送端信号放大驱动电路采用3个npn型三极管进行信号放大。

12、优选地,上述三相光电耦合电路采用三个tlp521光耦芯片。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该对线装置包括手持式发送装置和手持式接收装置,二者之间通过电缆线直接相连,同时利用无线通信技术进行信息传输,该施工对线装置可最大程度确保接线正确,进而确保高压线路送电后核相时正确,避免二次倒线,对提高高压线缆现场布线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高压线路施工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式发送装置和手持式接收装置,二者之间通过三相电缆线直接相连,每相与大地或电缆屏蔽层构成测量回路,同时利用无线通信技术进行信息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高压线路施工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微处理器模块和接收端微处理器模块采用stm32微处理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高压线路施工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触摸式显示屏和接收触摸式显示屏采用tjc3224k028_011型号串口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高压线路施工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采用可充电锂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高压线路施工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4位发送端端子接口和4位接收端端子接口均采用直径为4mm的带插孔的端子,用螺丝固定在手持壳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高压线路施工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发送模块采用4g通信模块,具体型号为fs-hcore-a720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高压线路施工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信号放大驱动电路采用3个npn型三极管进行信号放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高压线路施工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光电耦合电路采用三个tlp521光耦芯片。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高压线路施工对线装置,包括手持式发送装置和手持式接收装置,二者之间通过三相电缆线直接相连,每相与大地或电缆屏蔽层构成测量回路,同时利用无线通信技术进行信息传输。该对线装置包括手持式发送装置和手持式接收装置,二者之间通过电缆线直接相连,同时利用无线通信技术进行信息传输,该施工对线装置可最大程度确保接线正确,进而确保高压线路送电后核相时正确,避免二次倒线,对提高高压线缆现场布线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波,黄青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技术研发日:20221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