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边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10297发布日期:2023-05-17 19:27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组件边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边框,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边框。


背景技术:

1、为了满足光伏组件的机械性能要求及安装需求,需要配备相应的光伏组件边框来使光伏组件达到一定的高度。

2、专利文献公开号cn217693220u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包括:用于夹持所述光伏电池板边缘的夹持部及位于所述夹持部下方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内部的顶部设置加强部件,所述加强部件包括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以及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在支撑部内部的顶部组成一个三角形状,所述支撑部底部连接有可拆卸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包括连接部以及和连接部一体连接的主体部,所述支撑部底部设置有供连接部插入的凹槽。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边框,运输时将安装板与底板拆卸,从而节省运输空间,安装时再通过螺栓将安装板与底板进行固定连接,同时在支撑部内部设置加强部件,有效提高结构强度。

3、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如:上述专利中通过使用螺栓来讲安装板和底板进行连接,但由于光伏组件通常放置在室外,因此长期的雨水冲刷以及空气氧化会使螺栓出现生锈的情况,导致螺栓连接时出现松动,从而影响光伏组件安放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边框,以解决现有技术螺栓生锈影响光伏组件安装稳定性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包括光伏组件边框主体,所述光伏组件边框主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加强筋,所述光伏组件边框主体的表面活动安装有固定组件,所述光伏组件边框主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稳固组件,所述光伏组件边框主体的底面可拆卸安装有底板。

3、其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侧面固定安装有c型板,所述c型板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c型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防护管。

4、其中,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插板。

5、其中,所述稳固组件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v型板,所述v型板的表面与光伏组件边框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v型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安装盘。

6、其中,所述安装盘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管,所述活动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块。

7、其中,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与光伏组件边框主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表面与光伏组件边框主体的表面固定连接。

8、其中,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磁性结构,所述固定杆的底端设置有磁性结构,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与c型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插板的表面与安装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插板的底端与底板的内部活动连接。

9、其中,所述固定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块分别活动安装在底板的左侧和右侧,所述活动管的表面与v型板的内部活动连接。

10、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1、上述方案中,设置固定组件和稳固组件,当需要将底板进行拆卸时,首先将弧形板向外侧移动,使得活动管内部连接的第二弹簧产生拉伸形变,并且弧形板移动的同时,能够带动固定块脱离底板侧面所开设的凹槽,此时可以将连接板进行上移,使得固定杆的底端与安装槽的内部脱离,并且使得第一弹簧产生形变,因此插板能够从底板顶面开设的凹槽内脱离,此时即可将底板整体拆卸,因此代替了使用螺栓对底板进行固定的方式,避免了螺栓因为生锈而导致光伏组件安装后不稳定的情况,也在底板快捷安装的基础上,保证了安装后的稳固性,从而达到了提高装置实用性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包括光伏组件边框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边框主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加强筋(2),所述光伏组件边框主体(1)的表面活动安装有固定组件(3),所述光伏组件边框主体(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稳固组件(4),所述光伏组件边框主体(1)的底面可拆卸安装有底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安装板(31),所述安装板(3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c型板(32),所述c型板(32)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33),所述c型板(32)的顶面固定安装有防护管(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33)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固定杆(35),所述固定杆(35)的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一弹簧(36),所述固定杆(3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37),所述连接板(37)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插板(3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组件(4)包括顶板(41),所述顶板(4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v型板(42),所述v型板(42)的表面与光伏组件边框主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v型板(4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安装盘(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盘(43)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弹簧(44),所述第二弹簧(4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管(45),所述活动管(4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弧形板(46),所述弧形板(46)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块(47)。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33)的内壁与光伏组件边框主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31)的表面与光伏组件边框主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33)的内部设置有磁性结构,所述固定杆(35)的底端设置有磁性结构,所述第一弹簧(36)的底端与c型板(32)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插板(38)的表面与安装板(31)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插板(38)的底端与底板(5)的内部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4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块(47)分别活动安装在底板(5)的左侧和右侧,所述活动管(45)的表面与v型板(42)的内部活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包括光伏组件边框主体,光伏组件边框主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加强筋,光伏组件边框主体的表面活动安装有固定组件。上述方案中,设置固定组件和稳固组件,当需要将底板进行拆卸时,首先将弧形板向外侧移动,使得活动管内部连接的第二弹簧产生拉伸形变,并且弧形板移动的同时,能够带动固定块脱离底板侧面所开设的凹槽,此时可以将连接板进行上移,使得固定杆的底端与安装槽的内部脱离,并且使得第一弹簧产生形变,因此代替了使用螺栓对底板进行固定的方式,避免了螺栓因为生锈而导致光伏组件安装后不稳定的情况,也在底板快捷安装的基础上,保证了安装后的稳固性,从而达到了提高装置实用性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周武斌,蒋佑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科诺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