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96570发布日期:2023-08-10 05:06阅读:24来源:国知局
电机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机装配,特别涉及一种电机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1、电机主要由定子、转子以及前后端盖组成,转子安装在定子内,通过转子旋转做功。由于转子是在定子中高速旋转,因此电机定子与转子的安装十分关键。

2、对于电机的组装,传统方法多采用人工装配,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且定子和转子的安装质量不易保证。目前,也有采用机械装配的,主要是采用机械手夹持转子的一端然后压入定子中。由于转子中磁钢带有磁性,会与定子产生吸附作用,因此在转子压入定子的过程中,转子另一端的精度无法保证,导致定子与转子的同轴度难以保证,且定子和转子容易发生刮擦或碰撞,导致定子或转子出现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装配效率高,定子与转子的同轴度得到保证,且定子和转子不会发生刮擦或碰撞的电机组装装置。

2、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组装装置,包括支架和与支架横向并列设置的载物台,所述载物台位于支架的底部,且载物台上横向依次安装有转子座、下端盖座、定子座和上端盖座,所述支架顶部靠近载物台的侧面安装有可横向移动的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远离支架的侧面安装有可纵向移动的第二滑板和第三滑板,所述第二滑板和第三滑板纵向并列设置,所述第二滑板远离第一滑板的侧面安装有对转子进行夹持的定位组件,所述第三滑板远离第一滑板的侧面安装有对定子进行夹持的夹爪组件、对上端盖进行夹持的气爪组件以及可纵向移动的防撞组件,所述防撞组件设在夹爪组件的正上方。

3、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套筒、第一夹爪气缸和导向件,所述定位套筒的顶部安装在定位座上,所述定位座安装在第二滑板的顶部,所述第一夹爪气缸安装在第二滑板的底部,所述定位套筒的底部对称开设有夹持孔,所述夹持孔与第一夹爪气缸的夹爪相对应,所述导向件设在定位套筒的正上方。

4、进一步地,所述导向件包括支座、压料气缸和导向柱,所述支座的底部固定在定位座上,所述压料气缸安装在支座的顶部,所述导向柱安装在压料气缸的输出端,所述导向柱的中轴线与定位套筒的中轴线共线。

5、进一步地,所述夹爪组件为第二夹爪气缸。

6、进一步地,所述气爪组件包括吸盘座和若干吸盘,所述吸盘座安装在第三滑板上,所述吸盘安装在吸盘座的底面。

7、进一步地,所述防撞组件包括安装座和防撞护筒,所述安装座与第三滑板滑动连接,所述防撞护筒的顶端与安装座连接,所述防撞护筒为中空筒状结构。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滑板远离第一滑板的侧面安装有两条平行的竖向滑轨,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滑块,所述滑轨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滑轨的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对安装座的行程限位的限位板和限位柱。

9、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内设有第一丝杆、螺纹套设于第一丝杆的第一螺母以及驱动第一丝杆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支架靠近第一滑板的侧面开设有横向滑孔,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穿过滑孔与第一滑板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板远离支架的侧面安装有第二丝杆、螺纹套设于第二丝杆的第二螺母以及驱动第二丝杆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螺母的一端与第二滑板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板远离支架的侧面还安装有第三丝杆、螺纹套设于第三丝杆的第三螺母以及驱动第三丝杆转动的第三电机,所述第三螺母的一端与第三滑板连接。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组件将转子座上的转子定位夹持组装到下端盖座的下端盖上,然后由夹爪组件将定子座上的定子夹持组装到已组装的转子和下端盖上,最后由气爪组件将上端盖夹持组装到已组装的定子、转子和下端盖上,与人工装配相比,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装配效率,同时通过防撞组件的设置,保证了定子与转子安装的同轴度,且避免了定子和转子发生刮擦或碰撞,保证了安装质量;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套筒和导向件的设置,使得转子形成垂直的中轴线,从而极大的提高电机组装的精度,提高了良品率;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板和限位柱的设置,限制了安装座的移动行程,避免了安装座与第三滑板发生滑脱现象。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组装装置,包括支架(1)和与支架(1)横向并列设置的载物台(2),所述载物台(2)位于支架(1)的底部,且载物台(2)上横向依次安装有转子座(3)、下端盖座(4)、定子座(5)和上端盖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顶部靠近载物台(2)的侧面安装有可横向移动的第一滑板(7),所述第一滑板(7)远离支架(1)的侧面安装有可纵向移动的第二滑板(8)和第三滑板(9),所述第二滑板(8)和第三滑板(9)纵向并列设置,所述第二滑板(8)远离第一滑板(7)的侧面安装有对转子进行夹持的定位组件(10),所述第三滑板(9)远离第一滑板(7)的侧面安装有对定子进行夹持的夹爪组件(11)、对上端盖进行夹持的气爪组件(12)以及可纵向移动的防撞组件(13),所述防撞组件(13)设在夹爪组件(11)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10)包括定位套筒(10a)、第一夹爪气缸(10b)和导向件(10c),所述定位套筒(10a)的顶部安装在定位座(10d)上,所述定位座(10d)安装在第二滑板(8)的顶部,所述第一夹爪气缸(10b)安装在第二滑板(8)的底部,所述定位套筒(10a)的底部对称开设有夹持孔(14),所述夹持孔(14)与第一夹爪气缸(10b)的夹爪相对应,所述导向件(10c)设在定位套筒(10a)的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10c)包括支座(10c1)、压料气缸(10c2)和导向柱(10c3),所述支座(10c1)的底部固定在定位座(10d)上,所述压料气缸(10c2)安装在支座(10c1)的顶部,所述导向柱(10c3)安装在压料气缸(10c2)的输出端,所述导向柱(10c3)的中轴线与定位套筒(10a)的中轴线共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组件(11)为第二夹爪气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爪组件(12)包括吸盘座(12a)和若干吸盘(12b),所述吸盘座(12a)安装在第三滑板(9)上,所述吸盘(12b)安装在吸盘座(12a)的底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组件(13)包括安装座(13a)和防撞护筒(13b),所述安装座(13a)与第三滑板(9)滑动连接,所述防撞护筒(13b)的顶端与安装座(13a)连接,所述防撞护筒(13b)为中空筒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板(9)远离第一滑板(7)的侧面安装有两条平行的竖向滑轨(15),所述安装座(13a)上安装有滑块(16),所述滑轨(15)与滑块(16)滑动连接,所述滑轨(15)的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对安装座(13a)的行程限位的限位板(17)和限位柱(1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内设有第一丝杆(19)、螺纹套设于第一丝杆(19)的第一螺母(20)以及驱动第一丝杆(19)转动的第一电机(21),所述支架(1)靠近第一滑板(7)的侧面开设有横向滑孔(22),所述第一丝杆(19)的一端穿过滑孔(22)与第一滑板(7)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板(7)远离支架(1)的侧面安装有第二丝杆(23)、螺纹套设于第二丝杆(23)的第二螺母(24)以及驱动第二丝杆(23)转动的第二电机(25),所述第二螺母(24)的一端与第二滑板(8)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板(7)远离支架(1)的侧面还安装有第三丝杆(26)、螺纹套设于第三丝杆(26)的第三螺母(27)以及驱动第三丝杆(26)转动的第三电机(28),所述第三螺母(27)的一端与第三滑板(9)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机装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组装装置,包括支架和与支架横向并列设置的载物台,载物台位于支架的底部,且载物台上横向依次安装有转子座、下端盖座、定子座和上端盖座,支架顶部靠近载物台的侧面安装有可横向移动的第一滑板,第一滑板远离支架的侧面安装有可纵向移动的第二滑板和第三滑板,第二滑板和第三滑板纵向并列设置,第二滑板远离第一滑板的侧面安装有对转子进行夹持的定位组件,第三滑板远离第一滑板的侧面安装有对定子进行夹持的夹爪组件、对上端盖进行夹持的气爪组件以及可纵向移动的防撞组件,防撞组件设在夹爪组件的正上方;本技术装配效率高,定子与转子的同轴度得到保证,定子和转子不会发生刮擦或碰撞。

技术研发人员:汪鹏,沈华强,李永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新思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