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敷设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93168发布日期:2023-07-18 16:17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缆敷设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具体涉及一种线缆敷设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1、地下基础设施的供电、给水、排水、排污、通讯、有线电视、煤气管、路灯线路等为安装、维修方便需设置检查井。大截面电缆在敷设入井待入箱室时,常规是将电缆头放置于检查井井壁下方的钢筋混凝土管道端头内,再向前推送入井施工。现行将电缆头放置于检查井的钢筋混凝土管道端头推送施工,此法会造成电缆表面摩擦剐蹭(重量大)形成初始破坏,降低使用寿命,且费时费力效率低,影响安装进度质量的顺利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工制作简单,安装敷设操作便捷、可拆卸移动、能够重复使用的线缆敷设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2、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线缆敷设辅助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送线组合框架(3)、连接线(7),送线组合框架(3)包括两块矩形框架、两个导线轮(6),每块矩形框架的中部安装一个导线轮(6),两块矩形框架通过多个长肢螺栓杆(4)连接,两块矩形框架互相平行;一块矩形框架安装于检查井(1)的顶部,检查井(1)的井壁敷设有两个相对的钢筋砼管道(2),另一块矩形框架的一端安装于一个钢筋砼管道(2)内,另一块矩形框架的另一端安装于另一个钢筋砼管道(2)内;连接线(7)多圈绕制两个导线轮(6)。

4、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框架的宽度小于所述钢筋砼管道(2)的内径,所述矩形框架的长度大于所述检查井(1)的直径。

5、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框架的材质为扁钢、方钢、厚钢板中的一种。

6、进一步地,所述长肢螺栓杆(4)的一端有螺帽,所述矩形框架加工有多个螺栓孔(8),每个长肢螺栓杆(4)远离螺帽的一端穿过两个所述矩形框架对应的两个螺栓孔(8),每个长肢螺栓杆(4)远离螺帽的一端安装有一个螺母(5)。

7、进一步地,所述导线轮(6)的一侧连接有一个导线轮轴(9),所述导线轮(6)的另一侧连接有另一个相对导线轮轴(9),一个导线轮轴(9)与所述矩形框架的一侧连接,另一个导线轮轴(9)与所述矩形框架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矩形框架连接两个导线轮轴(9)的两侧互相平行。

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线(7)为钢绞线。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线缆敷设辅助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巧妙,加工制作简单,安装敷设操作便捷,安全稳固,可拆卸移动,能够重复使用,节约了施工成本,避免了线缆初始破坏,确保了线缆敷设安装进度质量的顺利实施,达到了安全施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特征:

1.一种线缆敷设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送线组合框架(3)、连接线(7),送线组合框架(3)包括两块矩形框架、两个导线轮(6),每块矩形框架的中部安装一个导线轮(6),两块矩形框架通过多个长肢螺栓杆(4)连接,两块矩形框架互相平行;一块矩形框架安装于检查井(1)的顶部,检查井(1)的井壁敷设有两个相对的钢筋砼管道(2),另一块矩形框架的一端安装于一个钢筋砼管道(2)内,另一块矩形框架的另一端安装于另一个钢筋砼管道(2)内;连接线(7)多圈绕制两个导线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敷设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的宽度小于所述钢筋砼管道(2)的内径,所述矩形框架的长度大于所述检查井(1)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敷设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的材质为扁钢、方钢、厚钢板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敷设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肢螺栓杆(4)的一端有螺帽,所述矩形框架加工有多个螺栓孔(8),每个长肢螺栓杆(4)远离螺帽的一端穿过两个所述矩形框架对应的两个螺栓孔(8),每个长肢螺栓杆(4)远离螺帽的一端安装有一个螺母(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敷设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轮(6)的一侧连接有一个导线轮轴(9),所述导线轮(6)的另一侧连接有另一个相对导线轮轴(9),一个导线轮轴(9)与所述矩形框架的一侧连接,另一个导线轮轴(9)与所述矩形框架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矩形框架连接两个导线轮轴(9)的两侧互相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敷设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7)为钢绞线。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敷设辅助装置,包括送线组合框架、连接线,送线组合框架包括两块矩形框架、两个导线轮,每块矩形框架安装一个导线轮;一块矩形框架安装于检查井的顶部,检查井的井壁敷设有两个钢筋砼管道,另一块矩形框架的两端分别安装于两个钢筋砼管道内。装置的使用方法为:将电缆的端部做好缠绕防护,将电缆送至其中一个钢筋砼管道的端部,将一块矩形框架的两侧分别插入两个钢筋砼管道内;连接两个矩形框架;将连接线置入两个导线轮内,推送连接线至钢筋砼管道内;将连接线的端部与电缆的端部捆绑;拉拽连接线使电缆入井及出井,放置电缆待入配电室;完成另一根电缆的敷设,拆卸送线组合框架。本技术安装敷设操作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向,杨云,臧宗强,邵宗敏,段晓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