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薄双轴光学致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25653发布日期:2023-05-11 10:14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薄双轴光学致动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投影仪光学系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轻薄双轴光学致动器。


背景技术:

1、光学致动器是投影仪光学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光学零部件之一,它可以直接影响成像的优劣,光学致动器通常通过通电线圈与磁铁的配合,来驱动与磁铁连接的摆动件反复振动,进而带动设置于摆动件的光学镜片反复振动。目前,现有光学致动器的不足之处在于:摆动件的零件数多,这不仅增加了安装难度,也降低了安装精度;结构不够紧凑,摆动件中的磁铁和光学镜片之间有镜片框架的冲压宽度限制,增加了产品的长宽尺寸;悬吊弹片和磁力装置在xy平面不重叠,即磁力装置磁铁和线圈的长度占用了悬吊弹片臂长,使得磁力装置长度不能加大,导致驱动力下降,产品的功耗及稳定性都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薄双轴光学致动器,解决现有光学致动器安装繁琐、定位精度低、产品功耗大以及驱动力和稳定性差等问题。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轻薄双轴光学致动器,包括:

3、基座,所述基座中间设有第一通光孔,所述第一通光孔外侧四边均设有安装槽,所述基座上表面形成一个用于承靠的平面,所述平面四角均设有凸台;

4、fpc,所述fpc承靠于所述平面;

5、平面悬吊弹片,所述平面悬吊弹片承靠在所述凸台上;

6、线圈,所述线圈放置于所述安装槽上;

7、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中心设有第二通光孔,所述第二通光孔安装固定有光学镜片,所述第二通光孔四周分别设有折弯部,所述光学镜片四周侧壁分别与所述折弯部相抵;

8、磁铁,所述磁铁安装固定在所述折弯部内,且与所述光学镜片相隔开;

9、其中,所述金属外壳通过所述折弯部卡接于所述线圈,所述fpc连接电源并向所述线圈供电,以使所述线圈和磁铁形成磁力装置产生安培力,所述平面悬吊弹片与磁力装置相互重叠,所述磁力装置驱动所述平面悬吊弹片绕虚拟x轴和y轴做偏转运动。

10、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平面悬吊弹片包括框本体,所述框本体中心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光孔相对应的第三通光孔,所述框本体四角分别外接一个弹力单元,以使所述框本体能绕虚拟x轴和y轴偏转,所述弹力单元包括悬臂、连接臂和加强臂。

1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悬臂通过所述连接臂与所述框本体相连接,各所述悬臂之间通过所述加强臂相互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平面悬吊弹片的结构对称设置,各所述悬臂、连接臂和加强臂之间的长度以及宽度相等。

1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折弯部包括设置在所述金属外壳四周边缘的第一折弯和设置在第二通光孔四周侧边的第二折弯,所述第一折弯和第二折弯之间形成一个容纳槽。

1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磁铁通过与所述第二折弯的折弯外侧固定连接以安装在所述容纳槽内。

1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内设有两个用于安装固定所述线圈的定位凸块,所述线圈中间设有贯通的跑道型内圈,所述跑道型内圈的间距与两个所述定位凸块的间距相匹配,所述线圈通过所述跑道型内圈套设于所述定位凸块。

16、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第一折弯穿过所述跑道型内圈,所述第一折弯的长度与两个所述定位凸块相对外壁之间的间距相匹配。

17、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凸台上设有第一定位柱,所述悬臂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柱相匹配的定位孔。

18、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fpc中部设有避位孔,所述避位孔对所述第一定位柱、第一通光孔以及定位凸块进行避位。

19、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

20、本实用新型中,金属外壳可以同时固定光学镜片及磁铁,使得零部件数量减少,结构更加紧凑;折弯部穿过线圈内侧与线圈卡接,作为磁轭引导使更多磁力线穿过线圈,起到增加安倍力的作用,从而提高驱动力,降低产品损耗,同时,光学镜片与折弯部相抵能够对光学镜片的偏转运动进行限位;平面悬吊弹片与磁力装置相互重叠,不占据平面悬吊弹片空间,起到节省空间作用,且磁铁及线圈外形尺寸可以加大设计以增强驱动力。



技术特征:

1.一种轻薄双轴光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薄双轴光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悬吊弹片(2)包括框本体(21),所述框本体(21)中心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光孔(14)相对应的第三通光孔(22),所述框本体(21)四角分别外接一个弹力单元(24),以使所述框本体(21)能绕虚拟x轴和y轴偏转,所述弹力单元(24)包括悬臂(241)、连接臂(242)和加强臂(2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薄双轴光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241)通过所述连接臂(242)与所述框本体(21)相连接,各所述悬臂(241)之间通过所述加强臂(243)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薄双轴光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悬吊弹片(2)的结构对称设置,各所述悬臂(241)、连接臂(242)和加强臂(243)之间的长度以及宽度分别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薄双轴光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包括设置在所述金属外壳(3)四周边缘的第一折弯(31)和设置在第二通光孔(32)四周侧边的第二折弯(33),所述第一折弯(31)和第二折弯(33)之间形成一个容纳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轻薄双轴光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5)通过与所述第二折弯(33)的折弯外侧(35)固定连接以安装在所述容纳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薄双轴光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3)内设有两个用于安装固定所述线圈(6)的定位凸块(131),所述线圈(6)中间设有贯通的跑道型内圈(61),所述跑道型内圈(61)的间距与两个所述定位凸块(131)的间距相匹配,所述线圈(6)通过所述跑道型内圈(61)套设于所述定位凸块(13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轻薄双轴光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折弯(31)穿过所述跑道型内圈(61),所述第一折弯(31)的长度与两个所述定位凸块(131)相对外壁之间的间距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薄双轴光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12)上设有第一定位柱(121),所述悬臂(241)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柱(121)相匹配的定位孔(24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轻薄双轴光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fpc(7)中部设有避位孔,所述避位孔对所述第一定位柱(121)、第一通光孔(14)以及定位凸块(131)进行避位。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轻薄双轴光学致动器,包括基座,基座中间设有第一通光孔,第一通光孔外侧四边均设有安装槽,基座上表面形成一个平面,平面四角均设有凸台;FPC,FPC承靠于平面;平面悬吊弹片,平面悬吊弹片承靠在凸台上;线圈,线圈放置于安装槽上;金属外壳,金属外壳中心设有第二通光孔,第二通光孔四周分别设有折弯部令金属外壳可以同时固定光学镜片及磁铁,使零部件数量减少,结构更加紧凑;金属外壳通过折弯部卡接于线圈,FPC连接电源并向线圈供电,以使线圈和磁铁形成磁力装置,作为磁轭引导使更多磁力线穿过线圈,提高了驱动力,降低产品损耗;平面悬吊弹片与磁力装置相互重叠,节省空间,且能够加大磁铁和线圈的尺寸以增强驱动力。

技术研发人员:何伟峰,李泰华,鲁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佳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