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冷永磁同步电机及转子端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46874发布日期:2023-05-13 17:45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冷永磁同步电机及转子端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转子端板,特别涉及一种油冷永磁同步电机及转子端板结构。


背景技术:

1、在真空领域工作的机器设备对于内部电机要求具备力矩波动小、体积轻、耐高温以及耐真空的特点,其中耐高温和体积轻是约束电机产品的主要因素。传统的油冷电机一般采用轴向油道的冷却结构,冷却油沿电机壳体以s型方向流动,将电机产生的热量带走,该冷却方式单一且不适合高转速的电机,因为电机转速越高越需要考虑电机内轴承产生的热量,如果轴承局部温度过高则会使轴承寿命减少。

2、而现有技术需用到两种不同结构的端板分别为用于导油的转子端板二以及用于出油的转子端板一,且冷却油只从电机轴花键端的转子端板油孔喷出,只冷却定子非出线端绕组,定子出线端绕组不能得到冷却油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转子端板结构,包括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为空心轴,电机轴圆周外侧中间位置处套有多个转子铁芯,多个转子铁芯均与电机轴圆周外壁固定安装,所述电机轴圆周外侧靠近花键端设置有转子端板二,电机轴圆周外侧远离花键端设置有转子端板一,且转子端板一和转子端板二分别与转子铁芯两端固定安装,所述电机轴圆周外侧位于转子端板一远离转子铁芯一端设置有转子压圈。

2、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轴圆周内外壁之间位于转子端板一位置处呈圆周阵列分布开设有径向油孔一,电机轴圆周内外壁之间位于转子端板二位置处呈圆周阵列分布开设有径向油孔二。

3、更进一步地,所述转子端板一和转子端板二两端之间呈圆周阵列分布开设有两个及以上定位孔,所述转子端板一和转子端板二两端之间呈圆周阵列分布开设有n个喷油孔,所述转子端板一和转子端板二靠近转子铁芯一端呈圆周阵列分布开设有n个导油槽。

4、更进一步地,所述转子端板一上开设的导油槽与径向油孔一相通,所述转子端板二上开设的导油槽与径向油孔二相通。

5、更进一步地,所述转子铁芯两端之间呈圆周阵列分布开设有2n个减重孔槽,转子端板一上开设的n个导油槽分别与n个减重孔槽相通,且与转子端板一上开设的n个导油槽相通的n个减重孔槽远离转子端板一一端分别与转子端板二上开设的n个喷油孔相通,另外n个减重孔槽两端分别与转子端板一上开设的n个喷油孔和转子端板二上开设的n个导油槽相通。

6、更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喷油孔、导油槽在转子端板一和转子端板二上均为均匀分布。

7、更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喷油孔与导油槽的夹角为45°,定位孔与相邻的导油槽、喷油孔夹角均为22.5°。

8、更进一步地,所述径向油孔一与相邻的径向油孔二之间夹角为45°。

9、更进一步地,n≥4,且n为正整数。

10、一种油冷永磁同步电机,包括上述的转子端板结构,其中,所述转子端板一和转子端板二形状结构相同。

11、有益效果:

12、1、可充分利用电机转子油路上有限的冷却油对转子铁芯、磁钢进行冷却,转子双向交叉的对转子铁芯、磁钢的冷却更加充分,同时,电机转子油路上有限的冷却油在末端还能为定子非出线端和出线端的绕组冷却。

13、2、利用转子端板上的喷油孔和定位孔的角度关系,可使两端采用相同端板无需区分导油端板和喷油端板,且此种设计的转子端板,0°或者旋转180°安装,都能实现转轴上的喷油孔与端板上的导油槽一一对应。降低了装配错误的风险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14、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转子端板结构,包括电机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1)为空心轴,电机轴(1)圆周外侧中间位置处套有多个转子铁芯(5),多个转子铁芯(5)均与电机轴(1)圆周外壁固定安装,所述电机轴(1)圆周外侧靠近花键端设置有转子端板二(3),电机轴(1)圆周外侧远离花键端设置有转子端板一(2),且转子端板一(2)和转子端板二(3)分别与转子铁芯(5)两端固定安装,所述电机轴(1)圆周外侧位于转子端板一(2)远离转子铁芯(5)一端设置有转子压圈(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1)圆周内外壁之间位于转子端板一(2)位置处呈圆周阵列分布开设有径向油孔一(6),电机轴(1)圆周内外壁之间位于转子端板二(3)位置处呈圆周阵列分布开设有径向油孔二(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端板一(2)和转子端板二(3)两端之间呈圆周阵列分布开设有两个及以上定位孔(11),所述转子端板一(2)和转子端板二(3)两端之间呈圆周阵列分布开设有n个喷油孔(9),所述转子端板一(2)和转子端板二(3)靠近转子铁芯(5)一端呈圆周阵列分布开设有n个导油槽(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端板一(2)上开设的导油槽(8)与径向油孔一(6)相通,所述转子端板二(3)上开设的导油槽(8)与径向油孔二(7)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5)两端之间呈圆周阵列分布开设有2n个减重孔槽(10),转子端板一(2)上开设的n个导油槽(8)分别与n个减重孔槽(10)相通,且与转子端板一(2)上开设的n个导油槽(8)相通的n个减重孔槽(10)远离转子端板一(2)一端分别与转子端板二(3)上开设的n个喷油孔(9)相通,另外n个减重孔槽(10)两端分别与转子端板一(2)上开设的n个喷油孔(9)和转子端板二(3)上开设的n个导油槽(8)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11)、喷油孔(9)、导油槽(8)在转子端板一(2)和转子端板二(3)上均为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喷油孔(9)与导油槽(8)的夹角为45°,定位孔(11)与相邻的导油槽(8)、喷油孔(9)夹角均为22.5°。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油孔一(6)与相邻的径向油孔二(7)之间夹角为45°。

9.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转子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n≥4,且n为正整数。

10.一种油冷永磁同步电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转子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转子端板一(2)和转子端板二(3)形状结构相同。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一种油冷永磁同步电机及转子端板结构,转子端板结构包括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为空心轴,电机轴圆周外侧中间位置处套有多个转子铁芯,多个转子铁芯与电机轴圆周外壁固定安装,所述电机轴圆周外侧靠近花键端设置有转子端板二,电机轴圆周外侧远离花键端设置有转子端板一,且转子端板一和转子端板二分别与转子铁芯两端固定安装。该技术,可充分利用电机转子油路上有限的冷却油对转子铁芯、磁钢进行冷却,转子双向交叉的对转子铁芯、磁钢的冷却更加充分,同时,电机转子油路上有限的冷却油在末端还能为定子非出线端和出线端的绕组冷却。

技术研发人员:刘蕾,黄成磊,程勇,郭殿伟,石永利,鲁镥,尚元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巨一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