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振电源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59329发布日期:2023-09-15 18:26阅读:38来源:国知局
谐振电源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谐振电源电路,特别涉及通过使第一开关元件以及第二开关元件交替地接通、断开来使变压器的一次绕组与谐振电容器进行谐振,从而在二次绕组中感应交流电压的谐振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1、谐振电源电路是组合了电流谐振动作和软开关这两方的动作的电路方式,通过利用漏电感而能够将谐振用电感内置于变压器,因此作为小型、高效率、低emi噪声的转换器而广泛普及。

2、谐振电源电路与一次侧的开关(谐振电流的流动方向)对应地交替使用二次侧的绕组来进行供电。

3、作为谐振电源电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llc方式的开关电源装置,该开关电源装置对于有可能产生大的负载变动的负载电路也能够稳定地供电。

4、具体而言,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开关电源装置具备二次绕组被分割为多个绕组单位的变压器、谐振电容器、第一开关元件以及第二开关元件。另外,记载了该开关电源装置具有:多个整流二极管,其用于以绕组为单位取出在二次绕组中感应的电压;输出电压切换电路,其切换从多个整流二极管取出的电压并输出;电流检测电路,其检测流过负载电路的电流;以及控制部,其根据电流检测电路中的检测结果来控制输出电压切换电路。

5、另外,作为使谐振电源动作的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具有以不连续的方式控制谐振电源的步骤。

6、并且,在专利文献2中,作为一个实施例,记载了如下内容:谐振电源具有第一开关元件和至少一个能量蓄积元件,不连续地进行控制的步骤具有如下步骤:通过将能量从至少一个能量蓄积元件传递到第一开关元件,使得能够执行第一开关元件的软开关,从而对待机动作进行初始化。

7、现有技术文献

8、专利文献

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59258公报

10、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9-542175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2、变压器的一次侧和二次侧的绕组比根据输入输出电压的比率来决定最佳的比率。相关地,周边的常数(励磁电感lm、漏电感lr、谐振电容器cr)的最佳常数也发生变化。因此,在需要大幅变更输出电压的情况下,要求准备用于各个输出电压的不同的谐振电源电路。在该情况下,除了成为大型化、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之外,由于不使用一方的谐振电源电路,因此成本效益也不好。

3、因此,期望用小型且廉价的一个电路来输出多个不同的输出电压的谐振电源电路。

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5、本公开的一方式的谐振电源电路具备:

6、变压器,其具备一次绕组以及至少具有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的二次绕组;

7、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其对所述一次绕组的一端提供矩形波电压;

8、谐振电容器,其与所述一次绕组的另一端连接;

9、控制部,其通过使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以及所述第二开关元件交替地接通、断开,使所述一次绕组与所述谐振电容器进行谐振;

10、第一输出电路,其具备用于取出在所述二次绕组中感应的第一交流电压的第一整流元件和第二整流元件、使取出的第一交流电压平滑化的第一电容器、将输出电压进行输出的输出电容器、以及抑制从所述输出电容器向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电流的逆流防止用整流元件;

11、第二输出电路,其具备用于取出在所述二次绕组中感应的第二交流电压的第三整流元件和第四整流元件、使取出的第二交流电压平滑化的第二电容器、所述输出电容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电容器与所述输出电容器之间的第三开关元件;以及

12、反馈电路,其将表示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电压的电压信息反馈给所述控制部。

13、发明效果

14、根据本公开的各方式,能够通过小型且廉价的一个电路输出多个不同的输出电压。



技术特征:

1.一种谐振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谐振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通过小型且廉价的一个电路输出不同的输出电压。具备:变压器,其具备一次绕组和具有多个绕组的二次绕组;第一和第二开关元件,其对一次绕组的一端提供矩形波电压;谐振电容器,其与一次绕组的另一端连接;控制部,其使第一和第二开关元件交替地接通、断开,还具备:第一输出电路,其具备用于取出在二次绕组中感应的第一交流电压的第一和第二整流元件、对第一交流电压进行平滑化的第一电容器、输出电容器、以及逆流防止用整流元件;第二输出电路,其具备用于取出在二次绕组中感应的第二交流电压的第三和第四整流元件、对第二交流电压进行平滑化的第二电容器、输出电容器、以及设置在第二电容器与输出电容器之间的第三开关元件;以及反馈电路,其将表示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电压的电压信息反馈给控制部。

技术研发人员:五岛数哉,坂井美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发那科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