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25315发布日期:2023-12-20 19:37阅读:36来源:国知局
旋转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公开涉及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1、在专利文献1记载有轴向间隙式的马达。在轴向间隙式的马达中,在轴向上排列有转子和定子。在该马达中,转子以及定子收容于马达壳体,并从定子的线圈引出线圈引出线。

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96705号公报

3、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有对于线圈引出线与马达壳体的电绝缘状态的绝缘可靠性降低的担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电绝缘可靠性的旋转电机。

2、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多个方式为了实现各自的目的,采用相互不同的技术方案。另外,权利要求书以及该项所记载的括号内的附图标记是表示与作为一个方式后述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具体方案的对应关系的一个例子,并不对技术范围进行限定。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公开的方式是一种旋转电机,

4、是通过供给的电力进行驱动的旋转电机,具备:

5、定子,具有多相的线圈;

6、转子,以旋转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并在旋转轴线延伸的轴向上与定子并排;

7、电机壳体,收容定子以及转子;

8、线圈引出线,从线圈引出,并以能够通电的方式与在轴向上经由转子设置于与线圈相反侧的连接对象连接;以及

9、外侧绝缘部,具有电绝缘性,在旋转轴线的径向上设置于线圈引出线与电机壳体的内周面之间,

10、线圈引出线具有:

11、外周引出部,设置于转子的外周侧,并沿着内周面在轴向上延伸;以及

12、交叉引出部,设置于外周引出部的连接对象侧,并向与外周引出部交叉的方向延伸,

13、外侧绝缘部在径向上进入外周引出部与内周面之间,在轴向上与外周引出部相比朝向连接对象侧延伸。

14、根据上述方式,外侧绝缘部在轴向上与线圈引出线的外周引出部相比朝向连接对象侧延伸。在该构成中,能够不管外周引出部与电机壳体的内周面的位置关系,而通过外侧绝缘部保持外周引出部与电机壳体的电绝缘性。因此,能够通过外侧绝缘部提高旋转电机的电绝缘可靠性。

15、公开的方式是一种旋转电机,

16、是通过供给的电力进行驱动的旋转电机,具备:

17、定子,具有多相的线圈;

18、转子,以旋转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并在旋转轴线延伸的轴向上与定子并排;

19、电机壳体,收容定子以及转子;

20、线圈引出线,从线圈引出,并以能够通电的方式与在轴向上经由转子设置于与线圈相反侧的连接对象连接;以及

21、引出线绝缘部,具有电绝缘性,并沿着线圈引出线在轴向上延伸,

22、线圈引出线具有:

23、外周引出部,设置于转子的外周侧,并沿着电机壳体的内周面在轴向上延伸,

24、引出线绝缘部进入外周引出部与内周面之间,而不进入外周引出部与转子之间。

25、根据上述方式,引出线绝缘部在径向上未设置于外周引出部与转子之间。在该构成中,能够抑制使线圈引出线弯曲的位置等与线圈引出线的配置相关的自由度由于引出线绝缘部而降低。另一方面,引出线绝缘部进入外周引出部与电机壳体之间。在该构成中,能够不管外周引出部与电机壳体的内周面的位置关系,而通过引出线绝缘部保持外周引出部与电机壳体的电绝缘性。因此,能够在提高线圈引出线的配置自由度的同时,通过引出线绝缘部提高旋转电机的电绝缘可靠性。

26、公开的方式是一种旋转电机,

27、是通过供给的电力进行驱动的旋转电机,具备:

28、定子,具有多相的线圈;

29、转子,以旋转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并在旋转轴线延伸的轴向上与定子并排;

30、电机壳体,收容定子以及转子;

31、线圈引出线,从线圈引出,并以能够通电的方式与在轴向上经由转子设置于与线圈相反侧的连接对象连接;以及

32、引出线保护部,具有电绝缘性,并保护线圈引出线,

33、线圈引出线具有:

34、外周引出部,设置于转子的外周侧,并沿着电机壳体的内周面在轴向上延伸,

35、引出线保护部具有:

36、内侧保护部,从旋转轴线的径向的内侧保护外周引出部;以及

37、外侧保护部,在径向上进入外周引出部与内周面之间,在轴向上与内侧保护部相比朝向连接对象侧延伸,从径向的外侧保护外周引出部。

38、根据上述方式,在引出线保护部中,外侧保护部在轴向上与内侧保护部相比朝向连接对象侧延伸。在该构成中,能够不管外周引出部与电机壳体的内周面的位置关系,而通过外侧保护部保持外周引出部与电机壳体的电绝缘性。另一方面,在轴向上内侧保护部相对于连接对象位于比外侧保护部远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使线圈引出线弯曲的位置等与线圈引出线的配置相关的自由度由于内侧保护部的存在而降低。因此,能够在提高线圈引出线的配置自由度的同时,通过外侧保护部提高旋转电机的电绝缘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旋转电机,是通过供给的电力进行驱动的旋转电机(60),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具备: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具备: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12.一种旋转电机,是通过供给的电力进行驱动的旋转电机(60),其中,具备:

13.一种旋转电机,是通过供给的电力进行驱动的旋转电机(60),具备:


技术总结
马达装置(60)具有马达壳体(70)、电力引出线(212)、护孔环(255)以及第一转子(300a)。电力引出线(212)从线圈引出,并以能够通电的方式与电力母线连接。电力引出线(212)具有外周引出部(212a)以及交叉引出部(212c)。外周引出部(212a)设置于第一转子(300a)的外周侧,并沿着内周面(70b)在轴向上延伸。交叉引出部(212c)向与外周引出部(212a)交叉的方向延伸。护孔环(255)具有外护孔环部(258)、内护孔环部(257)。外护孔环部(258)在径向上进入外周引出部(212a)与内周面(70b)之间,且在轴向上与外周引出部(212a)相比朝向电力母线侧延伸。

技术研发人员:丹羽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电装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