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系统辅助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83157发布日期:2023-07-05 21:32阅读:83来源:国知局
储能系统辅助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储能,例如涉及一种储能系统辅助电源。


背景技术:

1、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新能源更大规模的使用。伴随着风、光等新能源的大规模装机量,新能源的消纳离不开能源储能。

2、相关技术中的储能系统辅助电源一般采用在电池侧与交流侧设置两路反激电源的方案或在电池侧与直流侧设置两路反激电源的方案,两路辅源都是闭环控制。在储能系统待机时,两路辅源均会投入工作,致使储能系统的待机功耗较大,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辅助电源,以避免储能系统的待机功耗较大,造成能源浪费的情况。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辅助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3、谐振电路模块,包括第一供电输入端、第二供电输入端、第一供电输出端和第二供电输出端;所述第一供电输入端和所述第二供电输入端分别接入直流母线的正电压和负电压;所述谐振电路模块工作在开环模式,将直流母线电压转换为次级输出电压,次级输出电压的正电压和负电压分别通过第一供电输出端和第二供电输出端输出;

4、反激电源模块,包括第三供电输入端、第四供电输入端、第五供电输入端、第六供电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三供电输入端和所述第四供电输入端分别接入储能电池的正电压和负电压,所述第五供电输入端和所述第六供电输入端分别接入所述谐振电路模块的所述第一供电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供电输出端;所述反激电源模块工作在闭环控制模式,将所述储能电池的电压和所述谐振电路模块的次级输出电压中的至少之一转换为辅助电源输出电压。



技术特征:

1.一种储能系统辅助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其中,所述谐振电路模块包括不对称半桥结构或者对称半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其中,所述反激电源模块包括:第一输入单元、第一pwm控制器、第一控制器供电单元、开关单元、第一变压器、第一次级电路单元和反馈补偿单元;所述第一变压器包括第一初级线圈、第一次级线圈和第二次级线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其中,所述第一输入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和第一电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器供电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二电容和第五二极管;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其中,所述第一次级电路单元包括:第六二极管和第三电容;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其中,所述谐振电路模块包括:第二输入单元、第二pwm控制器、第二控制器供电单元、驱动器、初级电路单元、第二变压器和第二次级电路单元;所述第二变压器包括第二初级线圈、第三次级线圈和第四次级线圈,所述第三次级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次级线圈的第一端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其中,所述第二pwm控制器和所述第一pwm控制器的型号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其中,所述第二输入单元包括:第七二极管和第四电容;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阳极接入所述直流母线的正电压,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阴极作为所述第二输入单元的第三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入所述直流母线的负电压,且作为所述第二输入单元的第四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其中,所述初级电路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二电感和第六电容;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辅助电源。该辅助电源包括:谐振电路模块,包括第一供电输入端、第二供电输入端、第一供电输出端和第二供电输出端;所述谐振电路工作在开环模式,将直流母线电压转换为次级输出电压;反激电源模块,包括第三供电输入端、第四供电输入端、第五供电输入端、第六供电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所述反激电源模块工作在闭环控制模式,将所述储能电池的电压和/或所述谐振电路模块的次级输出电压转换为辅助电源输出电压。

技术研发人员:任玉伟,聂洪涛,王大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富兰瓦时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