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机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69240发布日期:2023-06-05 00:19阅读:45来源:国知局
电机机座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机机座结构。


背景技术:

1、电机主要包括是用永磁体建立磁场的永磁电机和传统的电励磁电机。两者相比,永磁电机特别是稀土永磁电机具有结构简单,不仅运行可靠而且体积小、质量轻、功率密度大、损耗小、效率高,电机的形状和尺寸可以灵活多样等显着优点,因而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几乎遍及航空航天、国防、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2、然而,由于永磁电机的自身特点,也导致其生产过程比较复杂,尤其是中大型的永磁电机装配,转子带有很强的磁场,在转子导入定子的装配过程中,定、转子极易吸附在一起,导致定、转子的磕碰变形;而且定、转子一旦吸附在一起后,很难分开,定转子不同心,端盖也无法装配,只能借助专用机械设备来装配,效率很低。

3、名称为“永磁电机装配工装”(cn102170198a-以下简称文献1),文献1公开永磁电机装配工装,利用转子吊具11将装配有转子导向下模5和转子导向上模6的转子送入定子导向下模3和定子导向上模4形成的空腔的内侧,此时定子导向下模3的支撑部30支撑转子导向下模5的下端面,起到对转子的支撑作用,且与支撑部30垂直的挡体31对转子的水平方向定位,装配效率高。该文献1虽然解决的转子置入定子的问题,该方法却回避了解除或拆卸转子导向下模5、转子导向上模6和转子送定子导向下模3、定子导向上模4后,转子与定子的气隙如何维持以及电机端盖如何与定子装配的问题,换句话讲就是文献1仅仅解决了转子导入定子的过程,并未提供电机端盖装配的解决手段。

4、名称为“径向永磁电机定转子的装配和拆解装置”(cn 107453561 a-以下简称文献2),文献2中,前端盖13与带定子的机壳12用3个或者4个螺栓先行连接,转子定位板6移到导轨最上面,升降机2推动延长轴3上升,直到延长轴3的上端高于带定子的机壳12的上端,把电机后端盖9、转子10整体转轴升出端朝下竖直移到延长轴3的正上方,后端盖9的配合止口e 8与转子定位板6的定位通孔d 20配合,螺栓通过连接通孔c后和后端盖上的内螺纹连接,固定电机后端盖9和转子10在转子定位板6下面,旋转延长轴3使其与电机轴连接。这时升降机2下降,转子定位板6、后端盖9、转子10和转轴11由于重力原因,整体随着向下移动,可以人为加点向下的力量,直到电机转子10完全进入定子12中,通过螺栓连接后端盖9与带定子的机壳12,拆卸安置固定平台4与前端盖13之间的连接螺栓、转子定位板6与后端盖9之间的连接螺栓,电机完成装配过程。可见文献2完成了转子置入和端盖同步安装,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永磁电机的安装工装。该文献2的不足之处在于,必须配备相应的工装方能实现电机的装配与拆卸。

5、永磁电机难以装配的特征也给售后使用过程的维修造成很大困难,电机一旦出厂,使用过程中出现一些小问题,售后人员也无法在现场进行拆解维修,必须退回公司,借助专用工具进行拆解;另外,电机使用者的安装现场配备文献2公开的工装等相应专业设备显然是不现实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机座,实施转子、定子及端盖的装配与拆卸时为转子轴芯位置调节提供定心限位。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机机座,机座包括用于容置定子铁芯的孔腔,孔腔两端有与端盖配合的止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子铁芯的端面与止口之间的孔壁上设置有径向腹板,径向腹板的里端距离定子铁芯的孔芯的距离与转子轴10的半径之差大于等于转子定子气隙,径向腹板的里端位于圆心同芯于定子孔芯的同一圆周上。

4、上述方案是在机座孔腔内设置径向腹板,在电机的轴向方向上径向腹板布置在定子铁芯的端面与止口之间,所以不会与定子铁芯和电机端盖发生干涉,径向腹板的径向方向的里端距离定子铁芯的孔芯的距离大于转子轴的半径且与定子铁芯的半径相符,所以电机装配时不会对转子穿置造成妨碍,转子轴上相应地设置径向位移的滑柱,滑柱径向外伸时周向范围内均会受到径向腹板的径向阻挡,从而将转子轴芯调整到与定子孔芯重合的位置处,解决了永磁铁芯构成的转子与定子强磁力吸合难以分离的问题,同样可以解决大规格电机质量重的转子压贴在定子铁芯上采取人力作业难以分离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机座,用于容置定子铁芯(3)的孔腔两端有与端盖(2)配合的止口(1a、1b),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子铁芯(3)的端面与止口(1a、1b)之间的机座(1)的孔壁上设置有径向腹板(70),径向腹板(70)的里端距离定子铁芯(3)的孔芯的距离与转子轴(10)的半径之差大于等于转子定子气隙,径向腹板(70)的里端位于圆心同芯于定子孔芯的同一圆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径向腹板(70)包括径向布置的径向板(71),径向板(71)在周向范围内均布2~6个,径向板(71)的里端位于同一圆周上且该圆的圆心与定子铁芯(3)的孔芯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径向腹板(70)包括内圆环板(72),内圆环板(72)的内孔孔芯与定子铁芯(3)的孔芯重合,内圆环板(72)的外周边处连接径向板(71)的里端、径向板(71)的外端向外连接至机座(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径向板(71)的外端连接有外圆环板(73),外圆环板(73)的外板边与机座(1)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机座,其特征在于:外圆环板(73)的外周板面上开设有径向布置的螺纹孔(731),穿置通过机座(1)上的通孔的螺钉(1d)连接于螺纹孔(731)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座(1)孔内壁上设置有限位止口(1c),外圆环板(73)的外边沿轴向自外向内地抵靠在限位止口(1c)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机座,其特征在于:构成径向腹板(70)的径向板(71)自机座(1)上开设的径向工艺孔(1e)穿置通过且径向板(71)的外端与机座(1)拆卸式相连、径向板(71)的里端向机座(1)孔芯侧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机座,其特征在于:构成径向腹板(70)的径向板(71)的外端呈t形,与之配合的径向工艺孔(1e)的截面形状为t形的台阶孔,台阶孔的台面上设置螺纹孔(1f),径向板(71)的外端的翼板(711)上对于开设有光孔(712),光孔(712)与螺纹孔(1f)由螺钉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机座,其特征在于:径向工艺孔(1e)为径向直孔,径向工艺孔(1e)的旁侧设置螺纹孔(1f),t形杆的径向板(71)的腹板段插置于径向工艺孔(1e)且翼杆段位于径向工艺孔(1e)的外部,径向板(71)的外端的翼板(711)上对于开设的光孔(712),光孔(712)与螺纹孔(1f)由螺钉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径向工艺孔(1e)处设置有拆卸式挡块。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机座,定子铁芯的端面与止口之间上设置有径向腹板,径向腹板的里端距离定子铁芯的孔芯的距离与转子轴10的半径之差大于等于转子定子气隙,径向腹板的里端位于圆心同芯于定子孔芯的同一圆周上。本发明就是在机座孔腔内设置径向腹板,在电机的轴向方向上径向腹板布置在定子铁芯的端面与止口之间,电机装配时不会对转子穿置造成妨碍,从而将转子轴芯调整到与定子孔芯重合的位置处,解决了永磁铁芯构成的转子与定子强磁力吸合难以分离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屹峰,孙子晏,陈童鑫,李志平,李俊南,汪明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