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一线双向及大功率的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08718发布日期:2023-06-08 15:45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一线双向及大功率的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移动电源,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一线双向及大功率的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1、随着集成技术的不断革新,智能手机的产品性能不断提升,产品功耗也随之增加,消费者对移动电源的数量需求和性能要求也相应提升。功能单一的便携式充电装置已愈来愈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传统的充电模式已经逐渐脱离当下的生活节奏,消费者要求移动电源不仅充电效率高,而且功能丰富。

2、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移动电源蓄电池大多都是只有usb输出口,只有少量的移动电源自带充电线,导致用户在需要移动电源给手机充电时需要额外找一条充电线。而且,目前自带线的移动电源(即移动电源上设有能够直接使用的充电线,无需另外接入),所带的充电线只具备充电的功能,在对移动电源进行充电时则需要另外使用充电线插入其他接口进行充电,即自带线的移动电源只能通过自带的线进行电能输出,而同一条线不能进行电能输入,无法双向进行使用,不利于用户便捷使用,而能够在同一条线上既能进行自身的充电,又能进行电能输出,双向使用的移动电源,则成为了企业产品研发人员的研究方向。

3、为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具有一线双向及大功率的移动电源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带线移动电源不能双向进行使用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一线双向及大功率的移动电源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带线移动电源不能双向进行使用的弊端。

2、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一线双向及大功率的移动电源,包括壳体组件、电池、充放电板一体组件、充电线组件,所述电池、所述充放电板一体组件以及所述充电线组件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组件内,所述电池位于所述充放电板一体组件与所述充电线组件之间,所述充电线组件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壳体组件并延伸至所述壳体组件外且卡合连接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底部,所述充电线组件、所述电池均与所述充放电板一体组件电连接,所述充放电板一体组件包括用于检测电流是输入还是输出的检测模块、充电模块、放电模块,所述充电线组件包括第一充电线,所述检测模块、所述充电模块、所述放电模块均与所述第一充电线电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充放电板一体组件还包括电路板、用于显示电量的数码管、连接架,所述数码管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架上且朝向所述壳体组件的顶部,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电路板的上方且与所述电路板平行,所述检测模块、所述充电模块、所述放电模块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数码管、所述检测模块、所述充电模块、所述放电模块、所述电池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架上设有放置槽,所述数码管收容于所述放置槽内。

6、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插口部,所述插口部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并与所述电路板垂直设置,所述插口部贯穿所述壳体组件的一端并延伸出外部。

7、进一步的,所述插口部包括type-c插口,所述type-c插口贯穿所述壳体组件的一端并延伸出外部,所述type-c插口通过所述电路板分别与所述检测模块、所述充电模块、所述放电模块电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插口部还包括usb插口,所述usb插口贯穿所述壳体组件的一端并延伸出外部,所述usb插口通过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放电模块电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充电线组件还包括固定块、第二充电线,所述固定块位于所述电池远离所述充放电板一体组件的一端上,所述第一充电线的一端、所述第二充电线的一端均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充电线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充电线的另一端均贯穿所述壳体组件并延伸至所述壳体组件的底部且与所述壳体组件形成卡合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线与所述放电模块电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底壳、侧固定壳、顶盖,所述底壳固定连接于所述侧固定壳的一侧并遮挡所述侧固定壳的内部,所述电池、所述充放电板一体组件、所述充电线组件均收容于所述侧固定壳内,所述第一充电线、所述第二充电线均贯穿所述底壳并延伸至所述底壳的底部且均与所述底壳形成卡合连接,所述顶盖固定连接于所述侧固定壳的另一侧并遮挡所述侧固定壳的内部。

11、进一步的,所述底壳上设有两个卡接槽,所述第一充电线、所述第二充电线分别与两个所述卡接槽一一对应并与所述卡接槽形成卡合连接且收容于所述卡接槽内。

12、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用于对外固定的吊带件,所述侧固定壳的一端设有连接槽,所述吊带件的一端贯穿所述连接槽并捆绑固定连接与所述侧固定壳上。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4、本发明采用一线双向使用的方式,将检测模块、充电模块、放电模块共同与第一充电线形成电连接,在第一充电线接入外部的设备时,检测模块则检测第一充电线所回传的电信号,若所接入的是用电设备,则充电模块停止运行,放电模块运作,将电池的电供应至所接入的用电设备上,若所接入的是电源类的供电设备,则放电模块停止运行,充电模块运作,电池则进行充电,实现了一线双向使用的功能;综上所述,本具有一线双向及大功率的移动电源能够采用同一根充电线既能进行电能输出,又能进行电能输入,实现了一线双向使用的功能,有利于用户便捷使用移动电源。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一线双向及大功率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电池、充放电板一体组件、充电线组件,所述电池、所述充放电板一体组件以及所述充电线组件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组件内,所述电池位于所述充放电板一体组件与所述充电线组件之间,所述充电线组件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壳体组件并延伸至所述壳体组件外且卡合连接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底部,所述充电线组件、所述电池均与所述充放电板一体组件电连接,所述充放电板一体组件包括用于检测电流是输入还是输出的检测模块、充电模块、放电模块,所述充电线组件包括第一充电线,所述检测模块、所述充电模块、所述放电模块均与所述第一充电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一线双向及大功率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板一体组件还包括电路板、用于显示电量的数码管、连接架,所述数码管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架上且朝向所述壳体组件的顶部,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电路板的上方且与所述电路板平行,所述检测模块、所述充电模块、所述放电模块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数码管、所述检测模块、所述充电模块、所述放电模块、所述电池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一线双向及大功率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上设有放置槽,所述数码管收容于所述放置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一线双向及大功率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插口部,所述插口部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并与所述电路板垂直设置,所述插口部贯穿所述壳体组件的一端并延伸出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一线双向及大功率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部包括type-c插口,所述type-c插口贯穿所述壳体组件的一端并延伸出外部,所述type-c插口通过所述电路板分别与所述检测模块、所述充电模块、所述放电模块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一线双向及大功率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部还包括usb插口,所述usb插口贯穿所述壳体组件的一端并延伸出外部,所述usb插口通过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放电模块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一线双向及大功率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线组件还包括固定块、第二充电线,所述固定块位于所述电池远离所述充放电板一体组件的一端上,所述第一充电线的一端、所述第二充电线的一端均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充电线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充电线的另一端均贯穿所述壳体组件并延伸至所述壳体组件的底部且与所述壳体组件形成卡合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线与所述放电模块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一线双向及大功率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底壳、侧固定壳、顶盖,所述底壳固定连接于所述侧固定壳的一侧并遮挡所述侧固定壳的内部,所述电池、所述充放电板一体组件、所述充电线组件均收容于所述侧固定壳内,所述第一充电线、所述第二充电线均贯穿所述底壳并延伸至所述底壳的底部且均与所述底壳形成卡合连接,所述顶盖固定连接于所述侧固定壳的另一侧并遮挡所述侧固定壳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一线双向及大功率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上设有两个卡接槽,所述第一充电线、所述第二充电线分别与两个所述卡接槽一一对应并与所述卡接槽形成卡合连接且收容于所述卡接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一线双向及大功率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用于对外固定的吊带件,所述侧固定壳的一端设有连接槽,所述吊带件的一端贯穿所述连接槽并捆绑固定连接与所述侧固定壳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一线双向及大功率的移动电源,涉及移动电源技术领域,包括壳体组件、电池、充放电板一体组件、充电线组件,电池、充放电板一体组件以及充电线组件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壳体组件内,电池位于充放电板一体组件与充电线组件之间,充电线组件的另一端贯穿壳体组件并延伸至壳体组件外且卡合连接于壳体组件的底部,充电线组件、电池均与充放电板一体组件电连接,充放电板一体组件包括用于检测电流是输入还是输出的检测模块、充电模块、放电模块,充电线组件包括第一充电线,检测模块、充电模块、放电模块均与第一充电线电连接;本发明实现了一线双向使用的功能,有利于用户便捷使用移动电源。

技术研发人员:文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大麦创新产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