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结构及其手电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26958发布日期:2023-06-01 03:57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结构及其手电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照明装置,涉及一种充电结构及其手电筒。


背景技术:

1、在日常移动照明领域,手电筒已经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照明工具,已经逐步走进人们日常生活,如日常维修,运动,攀岩,露营能场景。手电筒均采用可充锂电作为蓄能,作为移动照明日常使用的多,就需要频繁充电。市面上常规手电筒,一般采用单一充电方式,例如type-c充电或者磁吸充电,单一充电口在实际使用中,限制了获取电能的方式。为了提升手电充电的便捷性,市面上出现了一种磁吸式手电筒,在手电筒上设置磁吸充电部分,在给手电供电的充电器上相应设置有磁吸供电部分,充电器在靠近磁吸充电部分一定范围内时,能够自动吸附给手电充电,无需对插,方便快捷。当外出,没带磁吸充电线时,可借用其它电子设备的type-c充电线充电,因此具有type-c充电和磁吸充电的手电就能方便的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是当手电筒上同时存在type-c充电和磁吸充电时,会出现误操作同时将type-c充电线及磁吸充电线与手电筒连接的情况,这样就导致手电筒在充电时出现安全性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充电结构及其手电筒,能够将磁吸充电部分与充电接口部分物理隔离,保证用户只能使用一种充电方式给移动照明充电,从而提升手电筒在充电时的安全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充电结构,包括:座体、安装于座体上的磁吸充电部分及设于所述座体上的充电接口部分,所述磁吸充电部分上设有用于与充电器的磁吸供电部分相对应的接触端面,所述充电接口部分位于所述接触端面上。

4、进一步的,所述磁吸充电部分包括:

5、防护部件,所述防护部件可转动设于所述座体上,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充电接口部分;

6、主动部件,所述主动部件固设于所述防护部件的底部,所述主动部件上设有第一啮合部

7、从动部件,所述从动部件通过复位部件可上下移动的设于所述座体的第一安装槽内,所述从动部件靠近所述主动部件一侧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啮合部,所述第二啮合部与所述第一啮合部耦合,且所述第二啮合部的位置、形状与所述第一啮合部的位置形状相适应。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啮合部为设于所述主动部件底部凸出部分,且凸出部分呈环形波浪状,相应的,所述第二啮合部为设于所述从动部件顶部的凹陷部分,且凹陷部分呈环形波浪状。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侧壁上还设有定位槽,相应的,所述从动部件的外侧壁上还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位于所述定位槽内,且所述定位部分的位置、形状、数量均与所述定位槽的位置、形状、数量相适应。

10、进一步的,所述防护部件上设有正极导电部分,所述正极导电部分用于连接所述充电器上磁吸供电部分的正极连接端。

11、进一步的,所述磁吸充电部分还包括:

12、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座体内,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负极导电部;

13、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安装于所述防护部件上的第二安装槽上,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有第三安装槽;

14、负极导电柱,所述负极导电柱固设于所述第三安装槽内,所述负极导电柱用于连接所述充电器上磁吸供电部分的负极连接端;

15、导电连接件,所述导电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负极导电部电连接,所述导电连接件的第二端穿过第一固定座与所述负极导电柱的连接孔固定,所述导电连接件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相对。

16、进一步的,所述负极导电柱上还设有透光孔,所述导电连接件上设有入光孔,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还设有充电状态显示灯,所述充电状态显示灯、所述入光孔及所述透光孔均位于同一轴线上。

17、进一步的,所述负极导电柱上还设有柔性灯罩,所述柔性灯罩与所述透光孔密封连接。

18、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接口部分为usb充电接口或type-c充电接口。

1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电筒包括:手电主体,所述手电筒还包括:所述的充电结构,所述充电结构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手电主体的尾部。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1、(1)通过将充电接口部分位于所述接触端面上,使得在给手电筒充电时,如果充电器的磁吸供电部分与磁吸充电部分连接,此处就占用接触端面,从而导致充电接口部分不能够与充电结构连接,同样,若type-c充电线与充电接口部分连接,也会占用接触端面,此时充电器的磁吸供电部分是不能够与磁吸充电部分相连接,从而使得充电接口部分与磁吸充电部分构成物理隔离,保证在给手电筒充电时仅能够选用一种充电方式,提升手电筒在充电时的安全性。

22、(2)、通过设置防护部件,当充电接口部分不使用时,防护部件能够遮挡充电接口部分,达到防水防尘的目的;并且防护部件、主动部件及从动部件能够构成一个离合器结构,在未旋转防护部件时,防护部件能够在复位部件的作用下限位在座体上,只有手动旋转时防护部件才会发生转动,避免防护部件轻易发生转动并从充电接口部分脱离,从而提升充电接口部分的防水防尘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100)、安装于座体(100)上的磁吸充电部分(200)及设于所述座体(100)上的充电接口部分(300),所述磁吸充电部分(200)上设有用于与充电器的磁吸供电部分相对应的接触端面,所述充电接口部分(300)位于所述接触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充电部分(20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啮合部(221)为设于所述主动部件(220)底部凸出部分,且凸出部分呈环形波浪状,相应的,所述第二啮合部(231)为设于所述从动部件(230)顶部的凹陷部分,且凹陷部分呈环形波浪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10)的侧壁上还设有定位槽(111),相应的,所述从动部件(230)的外侧壁上还设有定位部(232),所述定位部(232)位于所述定位槽(111)内,且所述定位部(232)分的位置、形状、数量均与所述定位槽(111)的位置、形状、数量相适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部件(210)上设有正极导电部分(211),所述正极导电部分(211)用于连接所述充电器上磁吸供电部分的正极连接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充电部分(200)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导电柱(260)上还设有透光孔(261),所述导电连接件(270)上设有入光孔(271),所述控制电路板(240)上还设有充电状态显示灯(241),所述充电状态显示灯(241)、所述入光孔(271)及所述透光孔(261)均位于同一轴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导电柱(260)上还设有柔性灯罩(400),所述柔性灯罩(400)与所述透光孔(261)密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部分(300)为usb充电接口或type-c充电接口。

10.一种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电筒包括:手电主体(900),所述手电筒还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充电结构,所述充电结构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手电主体(900)的尾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照明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充电结构及其手电筒,包括:座体、安装于座体上的磁吸充电部分及设于座体上的充电接口部分,磁吸充电部分上设有用于与充电器的磁吸供电部分相对应的接触端面,充电接口部分位于接触端面上;磁吸充电部分包括:防护部件、主动部件及从动部件;防护部件可转动设于座体上,用于打开或闭合充电接口部分;主动部件固设于防护部件的底部,主动部件上设有第一啮合部;从动部件通过复位部件可上下移动的设于座体的第一安装槽内,从动部件靠近主动部件一侧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啮合部,第二啮合部与第一啮合部耦合,且第二啮合部的位置、形状与第一啮合部的位置形状相适应。

技术研发人员:周述举,刘晓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傲雷电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