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海拔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防晕型导线间隔棒

文档序号:34589427发布日期:2023-06-28 16:31阅读:66来源:国知局
用于高海拔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防晕型导线间隔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高压输电,具体涉及用于高海拔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防晕型导线间隔棒。


背景技术:

1、导线间隔棒是指安装在分裂导线上,固定各分裂导线间的间距,以防止导线互相鞭击、抑制微风振动和次档距振荡的金具,已成为电网中最为常见的电力金具之一。

2、用于高海拔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导线间隔棒,既要求在机械性能上其线夹须有足够的握力,且在长期运行中不允许松动,整体强度须能耐受线路短路时各分裂导线的向心力和在长期振动下的疲劳;又要求导线间隔棒具有合理的结构,以降低其表面电场强度,使得其在电气性能上能够适应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气压降低,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中金具易起晕、起晕电压低的特点。

3、现有的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用多分裂(如四分裂以上、六分裂)导线间隔棒多为常规的多边形结构,其结构主要包括框架和线夹两部分。常规多边形结构的多分裂导线间隔棒,其框架可起到机械支撑的作用,能够保证间隔棒具有足够的握力和向心力。然而,由于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电压等级高,常规结构的导线间隔棒线夹外表面曲率半径不够,其表面电场分布极不均匀,表面场强较高,易发生电晕放电。即使注意和改善常规结构导线间隔棒的加工工艺,对其线夹表面进行倒角和平滑处理,其效果仍不显著;若给常规结构的导线间隔棒加装管状防晕环,又将增大间隔棒自重。常规导线间隔棒用在常规海拔地区的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尚可,但若用在高海拔地区的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则无法满足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防晕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高海拔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防晕型导线间隔棒,本发明能够在高海拔地区的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中,满足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防晕要求。

2、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用于高海拔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防晕型导线间隔棒,包括间隔棒本体,间隔棒本体包括框架和与框架相连的若干线夹,每个线夹的外部罩设有起屏蔽作用的、空心的防晕球。

4、优选的,防晕球与所述线夹固定连接。

5、优选的,防晕球与所述线夹焊接。

6、优选的,防晕球内部固定设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连接板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套设在线夹与框架连接的第一螺栓上并通过第一螺母固定。

7、优选的,防晕球与线夹中所夹导线固定连接。

8、优选的,防晕球与线夹中所夹导线之间通过卡箍固定连接,所述卡箍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防晕球中沿着导线的长度方向、在线夹的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防晕球内部固定连接,线夹两侧的第一连接部均对应连结有第二连接部。

9、优选的,所述防晕球上开设有供线夹穿入的第一开口和供导线穿过的第二开口。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开口靠近第一开口的一侧向第一开口延伸并与第一开口连通。

11、优选的,防晕球整体形状为圆球状。

12、优选的,间隔棒本体的分裂数为四个以上。

13、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发明用于高海拔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防晕型导线间隔棒中,间隔棒本体采用现有结构的间隔棒,本发明在间隔棒本体上每个线夹的外部罩设有起屏蔽作用的、空心的防晕球,由于防晕球为球状结构,相较于线夹,防晕球的曲率半径较大,因此防晕球表面电场分布均匀、场强低,罩设在线夹外部的防晕球可对其内部结构产生静电屏蔽,因此可大幅度地降低间隔棒本体表面的场强,改善间隔棒的电气性能,使得本发明可以满足高海拔地区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防晕要求。



技术特征:

1.用于高海拔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防晕型导线间隔棒,包括间隔棒本体,间隔棒本体包括框架(3)和与框架(3)相连的若干线夹(4),其特征在于,每个线夹(4)的外部罩设有起屏蔽作用的、空心的防晕球(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海拔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防晕型导线间隔棒,其特征在于,防晕球(1)与所述线夹(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高海拔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防晕型导线间隔棒,其特征在于,防晕球(1)与所述线夹(4)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高海拔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防晕型导线间隔棒,其特征在于,防晕球(1)内部固定设有第一连接板(9),第一连接板(9)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连接板(9)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套设在线夹(4)与框架(3)连接的第一螺栓(7)上并通过第一螺母(8)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海拔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防晕型导线间隔棒,其特征在于,防晕球(1)与线夹(4)中所夹导线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高海拔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防晕型导线间隔棒,其特征在于,防晕球(1)与线夹(4)中所夹导线之间通过卡箍固定连接,所述卡箍包括第一连接部(6-1)和第二连接部(6-2),防晕球(1)中沿着导线的长度方向、在线夹(4)的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6-1),第一连接部(6-1)与防晕球(1)内部固定连接,线夹(4)两侧的第一连接部(6-1)均对应连结有第二连接部(6-2)。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高海拔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防晕型导线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晕球(1)上开设有供线夹(4)穿入的第一开口(1-1)和供导线穿过的第二开口(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高海拔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防晕型导线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1-2)靠近第一开口(1-1)的一侧向第一开口(1-1)延伸并与第一开口(1-1)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海拔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防晕型导线间隔棒,其特征在于,防晕球(1)整体形状为圆球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海拔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防晕型导线间隔棒,其特征在于,间隔棒本体的分裂数为四个以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高海拔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防晕型导线间隔棒,包括间隔棒本体,间隔棒本体包括框架和与框架相连的若干线夹,每个线夹的外部罩设有起屏蔽作用的、空心的防晕球。本发明方案中,间隔棒本体采用现有结构的间隔棒,在间隔棒本体上每个线夹的外部罩设有起屏蔽作用的、空心的防晕球,由于防晕球为球状结构,相较于线夹,防晕球的曲率半径较大,因此防晕球表面电场分布均匀、场强低,罩设在线夹外部的防晕球可对其内部结构产生静电屏蔽,因此可大幅度地降低间隔棒本体表面的场强,改善间隔棒的电气性能,使得本发明可以满足高海拔地区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防晕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张军,彭宗仁,王慧萍,杜卓,赵宇田,谢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交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