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然电磁磁悬浮储能飞轮三相感应电机

文档序号:34445862发布日期:2023-06-13 10:27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然电磁磁悬浮储能飞轮三相感应电机

本发明涉及精密电机和机械储能,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自然电磁磁悬浮储能飞轮三相感应电机。


背景技术:

1、飞轮储能通过高速旋转的飞轮进行能量的存储,实现电能和动能的循环转换。它是一种纯物理的储能方式。

2、飞轮储能的最新技术发展方向是采用磁悬浮技术,让飞轮转子在真空环境下处于完全磁悬浮状态进行旋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摩擦损耗,提高储能密度和能量转换效率,延长使用寿命。和其他储能技术相比,磁悬浮飞轮储能技术具有安全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能量密度高、放电响应速度快、能量转换效率高、建设周期短、不受建设地点制约、运维成本低、全生命周期绿色无污染等优势,应用领域广泛,市场潜力巨大,是储能领域的一个重要的技术发展方向。

3、飞轮储能系统储能密度大,功率密度高,对环境的要求低,可模块化,其充放电的时间可以达到分钟级,而且容易检测放电深度,可以应用的场合广泛,同时飞轮储能的使用寿命长,维护简单,大大降低了电能储备成本。

4、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磁悬浮技术、新材料开发研究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飞轮储能技术变得越来越完善,应用的范围也遍及交通、分布式能源系统、供电、军工、航空航天、医疗、农业等领域,成为目前最具有开发前途的储能技术之一。

5、在飞轮储能系统中,轴系是动力传递的重要装置,也是飞轮能量自损耗的主要部位,影响着飞轮系统的稳定性、效率及寿命。

6、飞轮的轴承系统可分为机械轴承、接触式磁力提升机械轴承和无接触磁悬浮轴承几种类型。传统的机械轴承在运转过程中摩擦损耗比较大,采用机械轴承的飞轮储能系统,充放电过程的能量损失会很大,转速也比较低。接触式磁力提升机械轴承主要采用磁悬浮技术对飞轮本体进行提升,减轻机械轴承的承重力,从而提高飞轮转速和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接触式磁力提升机械轴承虽然也采用了磁悬浮技术,但是并不能够做到真正的无接触磁悬浮状态,本质上仍然是机械轴承,在运转过程中机械轴承仍要承重。因此,采用接触式磁力提升机械轴承的飞轮产品,其转速较低,通常小于8000rpm,仍属于“低速”飞轮。更严重的是,其轴承通常3至4年需要更换,日常也需要定期更换润滑油,不仅增加设备更换和人工费用,而且现场更换轴承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受现场空间限制、对周围运行设备的影响、拆卸安装和检测所需要的配套设备多等。另外,飞轮必须完全静止下来才能进行轴承更换操作,飞轮系统的停止、启动和抽真空都需要花数小时的时间,这些额外的停运时间会给用户造成很大的损失。

7、然而,让电机转子悬浮起来的代价很高,通常磁悬浮电机中,磁悬浮轴承的体积占60%,而且磁悬浮轴承的控制器成本高又复杂。磁悬浮电机是成本高昂的奢侈品,磁悬浮电机遥不可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然电磁磁悬浮储能飞轮三相感应电机,可以可以通过径向主动磁悬浮和轴向被动磁悬浮,使得转子完全悬浮。

2、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自然电磁磁悬浮储能飞轮三相感应电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定子,定子包括分为多段的定子铁心,定子的每相绕组沿圆周180°对称分布,产生180°对称的力偶力矩,定子的绕组槽数和电机的相数之比z/m为偶数,定子内设置有转子,转子内嵌分段设置的永磁体;

4、所述定子上设置的绕组槽数zd=72,极对数p=12,电机的相数m=3;

5、所述电机的每相上均设置有z/m=72/3=24个元件,每相采用6条支路,三相上的多个绕组可以从18个方向对转子的径向偏移产生恢复力;

6、每相上绕组的极距τ=6个槽距;

7、每相首端产生abc三相绕组的端口,每相尾端产生abc三相绕组的中点o,构成三相绕组的a、b、c三相端口和一个三相绕组的中点,形成特殊的180°对称并联的并联支路三相绕组,每相绕组,都有3对180°对称的并联支路;

8、所述壳体内部为真空;

9、所述转子外表具有鼠笼结构,转子内嵌p=12对永磁体;

10、所述转子通过辅助轴承连接在壳体上,辅助轴承的外部套接有弹性胶环;

11、所述定子铁心分成三段或三段以上,永磁体分成三段或三段以上;

12、所述定子铁心的分段间隙λd=δ,其中δ为电机的电磁气隙,永磁体的分段间隙λr=λd,转子轴向两端的永磁体分段间隙为:λrd=λr=λd。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4、通过径向主动磁悬浮和轴向被动磁悬浮,只要电机转子旋转,就能将转子完整的自然悬浮起来,具有天然、自然的高可靠性和简单性;

15、不需要额外附件任何传感器和控制器,具有天然、自然的高可靠性和简单性,由于不需要磁悬浮传感器,得到大幅度简化,强化控制性能和智能诊断等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自然电磁磁悬浮储能飞轮三相感应电机,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定子(2),定子(2)包括分为多段的定子铁心,定子(2)的每相绕组(4)沿圆周180°对称分布,产生180°对称的力偶力矩,定子(2)的绕组槽数和电机的相数之比z/m为偶数,定子(2)内设置有转子(3),转子(3)内嵌分段设置的永磁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电磁磁悬浮储能飞轮三相感应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2)上设置的绕组槽数zd=72,极对数p=12,电机的相数m=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然电磁磁悬浮储能飞轮三相感应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每相上均设置有z/m=72/3=24个元件,每相采用6条支路,三相上的多个绕组(4)可以从18个方向对转子(3)的径向偏移产生恢复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然电磁磁悬浮储能飞轮三相感应电机,其特征在于:每相上绕组(4)的极距τ=6个槽距。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然电磁磁悬浮储能飞轮三相感应电机,其特征在于:每相首端产生abc三相绕组的端口,每相尾端产生abc三相绕组的中点o,构成三相绕组的a、b、c三相端口和一个三相绕组的中点,形成特殊的180°对称并联的并联支路三相绕组,每相绕组,都有3对180°对称的并联支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电磁磁悬浮储能飞轮三相感应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为真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电磁磁悬浮储能飞轮三相感应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3)外表具有鼠笼结构,转子(3)内嵌p=12对永磁体(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电磁磁悬浮储能飞轮三相感应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3)通过辅助轴承(5)连接在壳体(1)上,辅助轴承(5)的外部套接有弹性胶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电磁磁悬浮储能飞轮三相感应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心分成三段或三段以上,永磁体(6)分成三段或三段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自然电磁磁悬浮储能飞轮三相感应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心的分段间隙λd=(1~2)δ,其中δ为电机的电磁气隙,永磁体(6)的分段间隙λr=λd,转子(3)轴向两端的永磁体(6)分段间隙为:λrd=(1.5~2)λr=(1.5~2)λd。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精密电机和机械储能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自然电磁磁悬浮储能飞轮三相感应电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定子,定子包括分为多段的定子铁心,定子的每相绕组沿圆周180°对称分布,产生180°对称的力偶力矩,定子的绕组槽数和电机的相数之比Z/m为偶数,定子内设置有转子,转子内嵌分段设置的永磁体;通过径向主动磁悬浮和轴向被动磁悬浮,只要电机转子旋转,就能将转子完整的自然悬浮起来,具有天然、自然的高可靠性和简单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建军,李长林,雷中舵,李洁,李铁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