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东西向0-15°坡度的光伏双立柱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22063发布日期:2023-07-20 02:28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东西向0-15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伏支架,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东西向0-15°坡度的光伏双立柱支架。


背景技术:

1、常规山地光伏支架沿用平原地区光伏支架布置方案,整个方阵以矩形布置,光伏板朝南倾斜,立柱高度统一。在以往的山地光伏项目中,光伏支架一般不会布置在东西方向存在一定坡度的地块,也不会进行大范围的场地平整,原因是东西向存在坡度的地区,发电效率较低。

2、同时为了满足方阵太阳能板顺利安装,需要根据方阵所在实际地形坡度分别设计每榀支架立柱高度,导致立柱规格尺寸较多,工厂加工困难,钢材用量增加。如果进行现场立柱切割,则会增加施工成本及周期,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及成本控制。

3、此外,因地形存在东西坡度,而立柱又是竖直布置,造成整个结构安装后,檩条与斜梁之间存在一定角度,整体结构存在失稳的隐患;另外,由于光伏支架的架设区域是在具有坡度的山地,山地环境中因为而昼夜交替过程山坡到山谷和山地到平原间所形成的气温差会带来山谷风,山谷风的风速通常在1m/s-10m/s之间,而在支架存在失稳的隐患情况下,山谷风则更会对光伏支架的整体稳定性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东西向0-15°坡度的光伏双立柱支架,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有多根呈横向排布的檩条,檩条固定在呈纵向排布的多根斜梁上表面,檩条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光伏板;斜梁的底部均固定有立柱,且立柱的底部安装有桩基套管;

3、其中,所述立柱的南北朝向侧壁之间均固定有斜撑,立柱的东西朝向侧壁之间设置有柱间支撑条,所述立柱的中轴线与斜坡的夹角为75-90°;

4、所述檩条的相互靠近的一端之间固定有用以增长檩条长度的檩条连接件,且相邻檩条之间相互靠近的侧壁上固定有中拉条和撑杆,中拉条套在撑杆的内腔中。

5、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檩条的侧壁和撑杆的侧壁之间通过斜拉条连接。

6、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桩基套管的下段埋入到灌注桩的内部中,灌注桩预埋在斜坡地面里。

7、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立柱的顶端与斜梁的底部侧壁之间设置有转向角件,立柱的底部通过紧固螺栓和对穿螺栓与桩基套管连接,且立柱的底段伸入到桩基套管的内腔中,桩基套管的内部中开设有供立柱底段伸入的腔室。

8、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斜梁的内部中开设有若干个长排孔,立柱的外圈侧壁上设置有抱箍,且斜撑的一端与抱箍的侧壁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于斜梁的长排孔上。

9、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立柱的底部通过紧固螺栓和对穿螺栓与桩基套管连接。

10、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中拉条采用钢筋,所述撑杆采用钢管。

11、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柱间支撑条的一端与立柱的顶端侧壁通过螺栓连接,另一端与桩基套管的底部外侧壁通过螺栓连接,且设置有两根柱间支撑条,且两根柱间支撑条呈x形排列。

12、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桩基套管的中轴线与斜坡的夹角为75-90°,桩基套管与立柱与斜坡的夹角角度相同。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4、本发明增强双立柱光伏支架在光伏场区东西方向存在起伏坡度时的适用性,包括桩基础、上下立柱、上部支架三部分。其中上部支架主要包括斜梁、斜撑和檩条。桩基础与下立柱套管浇筑在一起,下立柱与上立柱通过螺栓连接。通过测出桩孔位置地面的高程,运用数学公式可以准确地计算出所需桩基顶标高。上立柱和斜梁通过立柱转向件连接,斜梁上设置檩条,各檩条之间通过拉条和撑杆连接,增强了檩条的平面外支撑,提高了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从而增强了该结构体系的承载能力,减少光伏阵列的用钢量,并可大范围应用,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能耗,益于环保。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东西向0-15°坡度的光伏双立柱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多根呈横向排布的檩条(2)、檩条(2)固定在呈纵向排布的多根斜梁(3)上表面,檩条(2)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光伏板(1);斜梁(3)的底部均固定有立柱(4),且立柱(4)的底部安装有桩基套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东西向0-15°坡度的光伏双立柱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檩条(2)的侧壁和撑杆(12)的侧壁之间通过斜拉条(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东西向0-15°坡度的光伏双立柱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套管(5)的下段埋入到灌注桩(7)的内部中,灌注桩(7)预埋在斜坡地面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东西向0-15°坡度的光伏双立柱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的顶端与斜梁(3)的底部侧壁之间设置有转向角件,立柱(4)的底部通过紧固螺栓和对穿螺栓与桩基套管(5)连接,且立柱(4)的底段伸入到桩基套管(5)的内腔中,桩基套管(5)的内部中开设有供立柱(4)底段伸入的腔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东西向0-15°坡度的光伏双立柱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梁(3)的内部中开设有若干个长排孔,立柱(4)的外圈侧壁上设置有抱箍,且斜撑(6)的一端与抱箍的侧壁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于斜梁(3)的长排孔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东西向0-15°坡度的光伏双立柱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的底部通过紧固螺栓和对穿螺栓与桩基套管(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东西向0-15°坡度的光伏双立柱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拉条(11)采用钢筋,所述撑杆(12)采用钢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东西向0-15°坡度的光伏双立柱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间支撑条(9)的一端与立柱(4)的顶端侧壁通过螺栓连接,另一端与桩基套管(5)的底部外侧壁通过螺栓连接,且设置有两根柱间支撑条(9),且两根柱间支撑条(9)呈x形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东西向0-15°坡度的光伏双立柱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套管(5)的中轴线与斜坡的夹角为75-90°,桩基套管(5)与立柱(4)与斜坡的夹角角度相同。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东西向0‑15°坡度的光伏双立柱支架,包括有多根呈横向排布的檩条,檩条固定在呈纵向排布的多根斜梁上表面,檩条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光伏板;斜梁的底部均固定有立柱,且立柱的底部安装有桩基套管。本发明中的支架将檩条通过檩条螺栓固定在支架斜梁上,斜梁与前后立柱之间设置可调节角度的转向件,并通过螺栓连接。支架前、后斜撑分别固定于斜梁长排孔及支架立柱上,位置可调,保证斜撑长度固定。前后立柱通过紧固螺栓和对穿螺栓与桩基套管连接,高度可通过上下立柱套管调节,桩基套管固定于桩基础内。本发明可根据地形起伏及太阳照射角度进行适当调节,有效利用山地、坡地等荒地。

技术研发人员:张来来,邓鹏麒,周赞,刘盾,彭真,吕夷,刘宏超,熊志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