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PAK多管并联的均流驱动电路和电机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71720发布日期:2023-08-30 17:08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基于TPAK多管并联的均流驱动电路和电机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tpak多管并联的均流驱动电路和电机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tpak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方面,极大地提升了电力电子系统效率和功率密度;此外,还可以降低汽车电力系统中电力电子设备的体积和重量。但是,受制造工艺和成本限制,在实际使用中常常需要使用多芯片并联的模块,或并联使用多个分立器件;多个并联的tpak不可避免地因米勒效应相互影响,加上走线不均匀的问题,致使并联电路将出现严重的不均流,影响到电路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tpak多管并联的均流驱动电路和电机驱动系统,以tpak在多管并联的情况下,电路不均流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tpak多管并联的均流驱动电路,包括:n个均流驱动模块和n个tpak模块;其中,每个tpak模块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n≥2;

3、每个tpak模块的第一端与电压源正极连接;

4、每个tpak模块的第一端与其余tpak模块的第一端连接;

5、每个tpak模块的第二端与其余tpak模块的第二端连接;

6、第i个均流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第i个tpak模块的控制端连接;

7、每个均流驱动模块包括:驱动单元和推挽电路;

8、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推挽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9、所述推挽电路的输出端为所述均流驱动模块的输出端;

10、所述驱动单元用于向所述推挽电路输出pwm信号;1≤i≤n。

11、本发明一个推挽电路对应一个tpak模块,替代了现有技术中一个推挽电路对应多个tpak模块的技术手段,从而避免了多个tpak模块因米勒效应相互影响导致的不均流的问题;此外,本发明通过均流驱动模块与tpak模块一一对应的连接关系,可使tpak模块控制端走线更为均匀,进一步实现均流。

12、进一步地,所述基于tpak多管并联的均流驱动电路,还包括:n个共模电感电路;其中,所述共模电感电路包括: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

13、所述第i个均流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第i个tpak模块的控制端连接,具体为:

14、所述第i个均流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第i个共模电感电路的第一端连接;

15、所述第i个共模电感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i个tpak模块的控制端连接;

16、所述第i个共模电感电路的第三端接地;

17、所述第i个共模电感电路的第四端与所述第i个tpak模块的第二端连接;

18、每个共模电感电路,包括:共模电感;

19、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一线圈的第一端为所述共模电感电路的第一端;

20、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一线圈的第二端为所述共模电感电路的第二端;

21、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二线圈的第一端为所述共模电感电路的第三端;

22、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二线圈的第二端为所述共模电感电路的第四端。

23、本发明采用共模电感电路连接在均流驱动模块与tpak模块之间,用于tpak模块控制端与均流驱动模块之间的解耦,有助于进一步实现电路的均流。

24、进一步地,所述每个共模电感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25、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一线圈的第二端连接;

26、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为共模电感电路的第二端;

27、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二线圈的第二端连接;

28、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为共模电感电路的第四端。

29、进一步地,所述推挽电路包括:npn管、pnp管、第一工作电压源和第二工作电压源;

30、其中,所述npn管的基极与所述pnp管的基极连接,共同构成所述推挽电路的输入端;

31、所述npn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源连接;

32、所述npn管的发射极与所述pnp管的发射极连接,共同构成所述推挽电路的输出端;

33、所述pnp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源连接。

34、本发明使用一对npn管和pnp管组成的推挽电路对应一个tpak模块,一方面一个推挽电路对应一个tpak模块以避免不均流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使得推挽电路发热更小,从而可以实现更好的射极环流一致效果和更小的封装,以使tpak模块控制端引入的杂感更小。

35、进一步地,所述的基于tpak多管并联的均流驱动电路,还包括:dc-link电容;

36、所述dc-link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压源正极连接;

37、所述dc-link电容的第二端与电压源负极连接。

38、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单元为隔离驱动ic。

39、进一步地,所述tpak模块,包括:sic-mofet或igbt。

40、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机驱动系统,包括如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基于tpak多管并联的均流驱动电路。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tpak多管并联的均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均流驱动模块和n个tpak模块;其中,每个tpak模块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n≥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pak多管并联的均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个共模电感电路;其中,所述共模电感电路包括: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tpak多管并联的均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共模电感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pak多管并联的均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挽电路包括:npn管、pnp管、第一工作电压源和第二工作电压源;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tpak多管并联的均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dc-link电容;

6.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tpak多管并联的均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为隔离驱动ic。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tpak多管并联的均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tpak模块,包括:sic-mofet或igbt。

8.一种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tpak多管并联的均流驱动电路。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PAK多管并联的均流驱动电路和电机驱动系统,该均流驱动电路包括:n个均流驱动模块和n个TPAK模块;每个TPAK模块的第一端与电压源正极连接;每个TPAK模块的第一端与其余TPAK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每个TPAK模块的第二端与其余TPAK模块的第二端连接;第i个均流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第i个TPAK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每个均流驱动模块包括:驱动单元和推挽电路;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推挽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推挽电路的输出端为均流驱动模块的输出端;驱动单元用于向推挽电路输出PWM信号。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可抑制米勒效应,为多管并联TPAK模块提供均流性更好的驱动控制。

技术研发人员:林健,任广辉,於挺,陈景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科意创(广州)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