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组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88831发布日期:2023-09-01 10:23阅读:47来源:国知局
定子组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定子组件及车辆。


背景技术:

1、当前新能源汽车的电驱动技术快速发展,电驱动产品的动力性能越来越强。以轴向磁通轮毂电机为代表的新型电机也逐渐应用到实车上。相比于传统的径向磁通电机,轴向磁通轮毂电机的结构紧凑,且转矩密度和功率密度大,工作效率高,非常适合应用于高性能电驱系统。然而,轴向磁通轮毂电机也存在发热量大、散热性能差的缺点,这成为制约其在新能源汽车上大范围应用的重要因素。为了提升轴向磁通轮毂电机的散热性能,可以采用油冷散热方式。油冷散热具有绝缘性好、可直接接触热源、散热效率高的优点,能够直接冷却轴向磁通轮毂电机内部的部件。轴向磁通轮毂电机中多采用浸没式油冷,即向电机定子内部通入冷却油,使定子线圈整体浸没在冷却油中,通过冷却油与定子线圈直接接触并带走热量,实现对定子线圈等部件的冷却。但是上述浸没式油冷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2、浸没式油冷只可以冷却定子线圈、定子壳体以及定子铁芯支架等部件,但是定子铁芯、定子齿靴等部件无法与冷却油接触,因此散热性能较差。而在轴向磁通轮毂电机中,定子铁芯损耗和定子齿靴中的涡流损耗较大,其发热量不可忽略,如果不能对定子铁芯和定子齿靴进行有效散热,可能会导致部件过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子组件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机不能对定子铁芯和定子齿靴进行冷却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定子组件,包括:定子外壳体、定子内壳体、定子铁芯支架。定子外壳体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定子外壳体设于定子内壳体的外部,定子外壳体与定子内壳体之间形成环形空间,定子铁芯支架与定子外壳体连接,定子铁芯支架设在环形空间内,定子铁芯支架的内侧表面设有第一导油槽和第二导油槽,第一导油槽靠近定子外壳体设置,第一导油槽与进油口连通设置,第二导油槽靠近定子内壳体设置,第二导油槽与出油口连通设置,外界冷却液通过进油口进入第一导油槽后沿定子外壳体的径向方向向内流至第二导油槽,再沿定子外壳体的径向方向向外流动经出油口流出定子外壳体外。

3、进一步地,定子组件还包括多个定子铁芯组件,各定子铁芯组件包括:定子铁芯,定子铁芯位于环形空间内,定子铁芯为多个,多个定子铁芯沿定子内壳体的周向设置,定子铁芯设置有与第一导油槽和第二导油槽中至少一个连通的铁芯冷却油道;定子齿靴,各定子铁芯的端部设置有一个定子齿靴,定子齿靴具有与铁芯冷却油道连通的齿靴冷却油道,齿靴冷却油道与第一导油槽和第二导油槽中的至少一个连通。

4、进一步地,定子铁芯包括定子铁芯导油槽、定子铁芯油道,定子铁芯导油槽设置于定子铁芯的两端,定子铁芯导油槽沿定子外壳体的径向方向贯通设置,定子铁芯油道沿定子外壳体的轴向贯穿定子铁芯设置,定子铁芯油道与定子铁芯导油槽连通,且定子铁芯油道位于定子铁芯导油槽内。

5、进一步地,定子齿靴包括两个齿靴单元,两个齿靴单元相对地设置,且,两个齿靴单元位于定子铁芯油道的两侧,两个齿靴单元的靠近定子外壳体一侧的端部之间形成齿靴冷却油道中的第一油道,以及两个齿靴单元的靠近定子内壳体一侧的端部之间形成齿靴冷却油道中的第二油道。

6、进一步地,定子铁芯支架上设置有多个定位槽、各定位槽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槽和一个第二连接槽,多个定位槽沿定子铁芯支架的周向间隔地设置,多个定位槽与多个定子铁芯组件一一对应地设置,其中,多个定位槽位于定子外壳体与定子内壳体之间,第一连接槽的一端连通第一导油槽,第一连接槽的另一端连通定位槽;第二连接槽的一端连通定位槽,第二连接槽的另一端连通第二导油槽。

7、进一步地,定子铁芯支架还包括多个挡油凸台,多个挡油凸台沿定子外壳体的周向间隔地设置,多个挡油凸台与多个定子铁芯组件一一对应地设置,挡油凸台的一端与定子外壳体的内侧表面连接,挡油凸台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连接槽的一侧设置。

8、进一步地,挡油凸台的部分结构嵌入第一导油槽内设置,且嵌入第一导油槽内的挡油凸台与第一导油槽的槽底具有距离地设置。

9、进一步地,定子组件还包括:挡油板,挡油板设置于环形空间内,挡油板位于进油口和出油口之间,挡油板的一端连接定子外壳体的内侧表面,挡油板的另一端连接绝缘支架。

10、进一步地,定子组件还包括:肋板,肋板设置于环形空间内,肋板位于进油口和出油口之间,肋板的一端连接绝缘支架,肋板的另一端连接定子内壳体,肋板与定子内壳体一体成型。

11、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电机,电机包括上述的定子组件。

12、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利用定子外壳体、定子内壳体和定子铁芯支架形成定子冷却油道,在定子铁芯支架上设置第一导油槽和第二导油槽,第一导油槽与进油口连通,第二导油槽与出油口连通,从而使得冷却油沿着第一导油槽和第二导油槽对定子组件实现冷却。



技术特征:

1.一种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还包括多个定子铁芯组件,各所述定子铁芯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8)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齿靴包括两个齿靴单元,两个所述齿靴单元相对地设置,且,两个所述齿靴单元位于所述定子铁芯油道(25)的两侧,两个所述齿靴单元的靠近所述定子外壳体(4)一侧的端部之间形成所述齿靴冷却油道中的第一油道(23),以及两个所述齿靴单元的靠近所述定子内壳体(9)一侧的端部之间形成所述齿靴冷却油道中的第二油道(2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支架上设置有多个定位槽(21)、各所述定位槽(21)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槽(18)和一个第二连接槽(19),多个所述定位槽(21)沿所述定子铁芯支架的周向间隔地设置,多个所述定位槽(21)与多个所述定子铁芯组件一一对应地设置,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支架还包括多个挡油凸台(20),多个所述挡油凸台(20)沿所述定子外壳体(4)的周向间隔地设置,多个所述挡油凸台(20)与多个所述定子铁芯组件一一对应地设置,所述挡油凸台(20)的一端与所述定子外壳体(4)的内侧表面连接,所述挡油凸台(20)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槽(18)的一侧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凸台(20)的部分结构嵌入所述第一导油槽(16)内设置,且嵌入所述第一导油槽(16)内的所述挡油凸台(20)与所述第一导油槽(16)的槽底具有距离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还包括: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定子组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子组件及车辆。定子组件包括:定子外壳体、定子内壳体、定子铁芯支架。定子外壳体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定子外壳体设于定子内壳体的外,定子外壳体与定子内壳体之间形成环形空间,定子铁芯支架与定子外壳体连接,定子铁芯支架设在环形空间内,定子铁芯支架的内侧表面设有第一导油槽和第二导油槽,第一导油槽靠近定子外壳体设置,第一导油槽与进油口连通设置,第二导油槽靠近定子内壳体设置,第二导油槽与出油口连通设置,外界冷却液通过进油口进入第一导油槽后沿定子外壳体的径向方向向内流至第二导油槽,再沿定子外壳体的径向方向向外流动经出油口流出定子外壳体外,使得冷却油沿第一导油槽和第二导油槽对定子组件实现冷却。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强,郭守仑,孙明冲,于爽,王金昊,林展汐,尹相睿,肖庚,魏颖颖,王延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