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压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04649发布日期:2023-10-12 04:31阅读:28来源:国知局
欠压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集成电路,尤其涉及一种欠压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1、传统的欠压保护电路,由电源电压采样电路、基准电路、电压比较器电路和滤波电路组成。采样电路一般采用电阻分压形式获取供电电源vcc的比例电压值,基准电路一般采用齐纳基准或带隙基准作为比较器的参考电压,滤波电路一般采用由电流源和电容构成的滤波器,也可以采用由电阻和电容构成的滤波器,比较器输出也作为反馈信号控制采用电路,使得负向阈值低于正向阈值,这两者差值即为迟滞电压,其作用是稳定欠压保护电路的输出,不至于出现震荡。

2、目前传统欠压保护电路的基准电路由稳压管或者带隙基准电路提供,由于某些工艺中不能提供稳压管或者没有匹配的稳压管,以及为了降低功耗以及减小电路复杂度,无法使用多余的带隙基准电路,那么欠压保护电路的设计将非常复杂,功耗以及电路面积也会增大。

3、针对某些工艺中不能提供稳压管或者没有合适的稳压管,或者为了降低功耗以及减小电路复杂度,无法使用多余的带隙基准电路的问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以大幅降低功耗以及电路的复杂度,提高抗噪声能力的欠压保护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欠压保护电路,可以大幅降低功耗以及电路的复杂度,提高抗噪声能力。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欠压保护电路,包括:电源电压采样模块,一端电连接至供电电源端以获取电源电压,另一端电连接至地端;带隙基准模块,输入端分别电连接至所述供电电源端、所述电源电压采样模块以及地端,输出端电连接至第一节点;开关模块,第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电源电压采样模块,第二端电连接至所述地端,控制端通过第一反相器电连接至所述电路的输出端;上拉模块,一端电连接至所述供电电源端,另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驱动模块,第一端电连接至所述供电电源端,第二端电连接至第二节点,控制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检流模块,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二节点,另一端电连接至所述地端;触发模块,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二节点,另一端耦接至所述电路的输出端。

3、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电路开始上电时,所述电源电压低于第一阈值电压,所述开关模块导通,所述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平并进入欠压锁定状态;当所述电源电压开始上升时,所述带隙基准模块拉低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使得流过所述驱动模块的电流增加,所述第二节点的电压升高,当所述第二节点的电压升高到第一阈值电压时,所述触发模块输出第二电平,所述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平从而解除欠压锁定状态开始正常工作;其中,所述第二电平大于所述第一电平。

4、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电源电压从所述第二电平开始下降时,所述带隙基准模块抬升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使得流过所述驱动模块的电流减少,所述第二节点的电压下降,当所述第二节点的电压低于第二阈值电压时,所述触发模块输出第一电平,所述开关模块导通,所述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平并进入欠压锁定状态。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电压采样模块由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以及第三电阻串联组成;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电连接至所述供电电源端,另一端电连接至第三节点;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三节点,另一端电连接至第四节点;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四节点,另一端电连接至地端;其中,所述带隙基准模块电连接至所述电源电压采样模块的所述第三节点,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电源电压采样模块的所述第四节点。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带隙基准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至所述供电电源端,其集电极和基极短接后分别电连接至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以及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至所述供电电源端,其集电极电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串联的第四电阻与第五电阻电连接至地端,其基极分别电连接至所述电源电压采样模块和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至所述第四电阻与第五电阻的公共端,其集电极电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模块采用nmos晶体管,所述nmos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至地端,其漏极电连接至所述第四节点,其栅极电连接至所述电路的输出端。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块采用pmos晶体管,所述pmos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至所述供电电源端,其漏极电连接至所述第二节点,其栅极电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拉模块采用上拉电阻,所述检流模块采用检流电阻,所述触发模块采用施密特触发器。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路还包括滤波模块,所述滤波模块分别电连接至所述触发模块以及地端,并通过所述第一反相器电连接至所述电路的输出端。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滤波模块包括第六电阻、第一电容、第二反相器以及第二电容;所述第六电阻一端与所述触发模块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分别电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极板以及所述第二反相器;第一电容的第二极板电连接至地端;所述第二反相器电连接至所述第一反相器;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极板电连接至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其第二极板电连接至地端。

12、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无需稳压管的欠压保护电路,可以降低功耗以及电路的复杂度,提高抗噪声能力;提高产品参数稳定性,并且不会增加制造成本。

13、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技术特征:

1.一种欠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欠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欠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欠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压采样模块由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以及第三电阻串联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欠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隙基准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欠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采用nmos晶体管,所述nmos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至地端,其漏极电连接至所述第四节点,其栅极电连接至所述电路的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欠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采用pmos晶体管,所述pmos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至所述供电电源端,其漏极电连接至所述第二节点,其栅极电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欠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欠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滤波模块,所述滤波模块分别电连接至所述触发模块以及地端,并通过所述第一反相器电连接至所述电路的输出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欠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模块包括第六电阻、第一电容、第二反相器以及第二电容;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欠压保护电路。所述欠压保护电路包括:电源电压采样模块,一端电连接至供电电源端以获取电源电压,另一端电连接至地端;带隙基准模块,输入端分别电连接至所述供电电源端、所述电源电压采样模块以及地端,输出端电连接至第一节点;开关模块,第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电源电压采样模块,第二端电连接至所述地端,控制端通过第一反相器电连接至所述电路的输出端;上拉模块,一端电连接至所述供电电源端,另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驱动模块,第一端电连接至所述供电电源端,第二端电连接至第二节点,控制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检流模块,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二节点,另一端电连接至所述地端;触发模块,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二节点,另一端耦接至所述电路的输出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无需稳压管的欠压保护电路,可以降低功耗以及电路的复杂度,提高抗噪声能力;提高产品参数稳定性,并且不会增加制造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范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兴感半导体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