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应用的高防护性、高抗震性的盘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22963发布日期:2023-10-05 19:07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核电应用的高防护性、高抗震性的盘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开关柜,尤其涉及一种核电应用的高防护性、高抗震性的盘箱结构。


背景技术:

1、移动电源通过中压联络柜与中压应急配电系统连接,为使移动电源能够简单有效接入到中压联络柜,在移动电源接入点外墙增设转接箱。

2、在核事故中,会出现厂区电源长期无法恢复的情况,导致辅助给水系统失效,堆芯长期失去冷却,最终导致堆芯熔化。移动电源用于核电厂在厂内和厂外交流电源以及厂址附加柴油发电机全部丧失供电功能时的严重事故工况下,通过移动式应急电源为电动辅助给水泵及其运行所需要的控制电源恢复供电,电动辅助给水泵向蒸汽发生器供水,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排向大气将堆芯热量导出,以缓解事故后果,并为恢复厂内外交流电源提供时间窗口。

3、移动电源通过中压联络柜与中压应急配电系统连接,为使移动电源能够简单有效接入到中压联络柜,在移动电源接入点外墙增设转接箱。

4、然而,现有的转接箱无法满足抗震和防水淹功能,转接箱要求满足核电厂址最大抗震烈度和在海啸事故中被水淹后能正常使用。因此,亟需应用于核电厂严重事故工况的核电应用的高防护性、高抗震性的盘箱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电应用的高防护性、高抗震性的盘箱结构,满足了核电厂严重事故工况下应急电源接入转接箱抗震及防水淹的功能要求,立足于核事故工况实现应急电源的快速供电。

2、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核电应用的高防护性、高抗震性的盘箱结构,包括容置箱、门板支撑框、外门和锁紧件;所述容置箱用于容置接入装置,所述容置箱的开口选择性开闭;所述门板支撑框固接于所述容置箱,所述门板支撑框背离所述容置箱的一侧设有第一贴合面;所述外门设有第二贴合面,所述第一贴合面与所述第二贴合面之间夹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具有弹性且环绕于所述容置箱的开口的外周;所述锁紧件设于所述密封圈的外围,所述锁紧件与所述门板支撑框和所述外门可拆卸连接,以使所述第一贴合面的边缘与所述第二贴合面的边缘紧密贴合。

4、作为核电应用的高防护性、高抗震性的盘箱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门板支撑框包括支撑框主体,所述支撑框主体为板状件,所述支撑框主体的中部贯通有支撑框孔,所述支撑框孔连通所述容置箱的开口,所述第一贴合面为所述支撑框主体的板面;所述外门包括第一门板,所述第一门板为板状件,所述第二贴合面为所述第一门板的板面。

5、作为核电应用的高防护性、高抗震性的盘箱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贴合面的边缘设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套接于所述支撑框主体的周向侧面。

6、作为核电应用的高防护性、高抗震性的盘箱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贴合面的中部固接有第一加强梁,所述第一加强梁能置于所述支撑框孔内,多个所述第一加强梁围成日字形。

7、作为核电应用的高防护性、高抗震性的盘箱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贴合面或所述第二贴合面中的一个凹设有安装槽,所述密封圈匹配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8、作为核电应用的高防护性、高抗震性的盘箱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紧件包括若干锁紧销,所述锁紧销穿过所述外门并锁紧连接于所述门板支撑框,所有的所述锁紧销间隔环绕于所述密封圈的外周。

9、作为核电应用的高防护性、高抗震性的盘箱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紧件包括第一锁紧框,所述第一锁紧框为环形件,所述第一锁紧框套接于所述第一门板的边缘和所述支撑框主体的边缘,所述第一锁紧框的内环面凹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支撑框主体夹设于所述定位槽的两个槽侧壁之间。

10、作为核电应用的高防护性、高抗震性的盘箱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门板设有与所述第二贴合面相对的门板面,所述门板面凹设有插接槽;所述锁紧件包括第二锁紧框,所述第二锁紧框为环形件,所述第二锁紧框的内环弯折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匹配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内,所述第二锁紧框的外环弯折有第三翻边,所述第三翻边套接于所述支撑框主体的周向侧面。

11、作为核电应用的高防护性、高抗震性的盘箱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贴合面的边缘弯折有第四翻边,所述第四翻边套接于所述第一门板的周向侧面,所述第三翻边套接于所述第四翻边。

12、作为核电应用的高防护性、高抗震性的盘箱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容置箱还包括箱体和内门,所述箱体设有用于容置接入装置的容置槽,所述内门活动安装于所述箱体,所述内门选择性封闭所述容置槽的开口,所述门板支撑框固接于所述箱体。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4、该核电应用的高防护性、高抗震性的盘箱结构借助密封圈环绕于容置箱的开口的设计,得以保障容置箱的开口的密封性,而借助锁紧件与门板支撑框和外门的可拆卸连接,能够使门板支撑框和外门在密封圈的外围实现紧密贴合,以上设计得以在容置箱的开口处设置内外两层防护,以保障对容置箱的开口的密封效果,以上设计还得以保障门板支撑框和外门的稳定连接,降低了损伤的风险,保障了核电应用的高防护性、高抗震性的盘箱结构的工作稳定性。以上设计使得核电应用的高防护性、高抗震性的盘箱结构的结构简洁、便于操作且开闭灵活,有助于提高防护能力和抗震性能。该核电应用的高防护性、高抗震性的盘箱结构能够应用于核电厂严重事故工况之中,具备抗震及防水淹的能力,以上改进使得核电应用的高防护性、高抗震性的盘箱结构能够具有优良抗震性能,防护等级达到ip68。不仅安全可靠,而且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如浸水),仍能保证接入装置的稳定运行。



技术特征:

1.一种核电应用的高防护性、高抗震性的盘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应用的高防护性、高抗震性的盘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支撑框(300)包括支撑框主体(310),所述支撑框主体(310)为板状件,所述支撑框主体(310)的中部贯通有支撑框孔(311),所述支撑框孔(311)连通所述容置箱的开口,所述第一贴合面为所述支撑框主体(310)的板面;所述外门(500)包括第一门板(510),所述第一门板(510)为板状件,所述第二贴合面为所述第一门板(510)的板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应用的高防护性、高抗震性的盘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贴合面的边缘设有第一翻边(511),所述第一翻边(511)套接于所述支撑框主体(310)的周向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应用的高防护性、高抗震性的盘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贴合面的中部固接有第一加强梁(520),所述第一加强梁(520)能置于所述支撑框孔(311)内,多个所述第一加强梁(520)围成日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应用的高防护性、高抗震性的盘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贴合面或所述第二贴合面中的一个凹设有安装槽,所述密封圈(330)匹配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应用的高防护性、高抗震性的盘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若干锁紧销(600),所述锁紧销(600)穿过所述外门(500)并锁紧连接于所述门板支撑框(300),所有的所述锁紧销(600)间隔环绕于所述密封圈(330)的外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应用的高防护性、高抗震性的盘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第一锁紧框(800),所述第一锁紧框(800)为环形件,所述第一锁紧框(800)套接于所述第一门板(510)的边缘和所述支撑框主体(310)的边缘,所述第一锁紧框(800)的内环面凹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一门板(510)和所述支撑框主体(310)夹设于所述定位槽的两个槽侧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应用的高防护性、高抗震性的盘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板(510)设有与所述第二贴合面相对的门板面,所述门板面凹设有插接槽(514);所述锁紧件包括第二锁紧框(900),所述第二锁紧框(900)为环形件,所述第二锁紧框(900)的内环弯折有第二翻边(901),所述第二翻边(901)匹配插接于所述插接槽(514)内,所述第二锁紧框(900)的外环弯折有第三翻边(902),所述第三翻边(902)套接于所述支撑框主体(310)的周向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核电应用的高防护性、高抗震性的盘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贴合面的边缘弯折有第四翻边(313),所述第四翻边(313)套接于所述第一门板(510)的周向侧面,所述第三翻边(902)套接于所述第四翻边(313)。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核电应用的高防护性、高抗震性的盘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箱还包括箱体(100)和内门(200),所述箱体(100)设有用于容置接入装置(700)的容置槽,所述内门(200)活动安装于所述箱体(100),所述内门(200)选择性封闭所述容置槽的开口,所述门板支撑框(300)固接于所述箱体(100)。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开关柜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核电应用的高防护性、高抗震性的盘箱结构。该结构包括容置箱、门板支撑框、外门和锁紧件;容置箱用于容置接入装置,容置箱的开口选择性开闭;门板支撑框固接于容置箱,门板支撑框背离容置箱的一侧设有第一贴合面;外门设有第二贴合面,第一贴合面与第二贴合面之间夹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具有弹性且环绕于容置箱的开口的外周;锁紧件设于密封圈的外围,锁紧件与门板支撑框和外门可拆卸连接,以使第一贴合面的边缘与第二贴合面的边缘紧密贴合。该结构借助密封圈与锁紧件的设置,得以对门板支撑框与外门之间实现两次密封,保障了门板支撑框与外门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提升了密封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彦,杜治虎,冯春阳,钱泽禹,耿璇,谢九江,穆永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昱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