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00558发布日期:2023-08-04 01:01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磁转化发电机,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


背景技术:

1、动能开关元件、自发电开关以及无线遥控器元件等都需要用到电磁转化发电机,能够使得开关或者遥控器等通过自发电的发电机供电,不需要另外接入电源或者使用电池。

2、在现有技术中,电磁转化发电机由于其零件较多而导致体积较大,对生产效率和成本有一定影响,并且还会导致使用电磁转化发电机的产品无法做到小型化;例如,公开号为cn 110635656 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功率动能自生电装置,其包括:磁组,导磁腔体和线圈,导磁腔体磁组形成导磁腔,并且导磁腔体还包括设置于导磁腔内的中柱,所述线圈设置于导磁腔内,并环绕在中柱上,其中中柱延伸进入磁间隙,通过磁组和中柱产生相对位移使中柱交替接触顶导磁件和底导磁件,使穿过线圈的磁感线的方向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流。上述专利中的发电机体积也是比较小的,但是其将线圈设置于导磁腔内,导磁腔的结构无疑增加了整个装置的厚度,并且,此发电机在实现非复位功能时,需要另外设置外部结构才能实现。

3、另外,电磁转化发电机的发电量若是不能保证,则会影响自发电开关等产品信号的传送距离和强度,将会导致丢包几率增加。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在
技术实现要素: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包括:

3、支架,由两个相互连接的支撑臂和设置在两个支撑臂之间的铁芯形成;

4、线圈,套设在铁芯的外部,且位于两个支撑臂之间;

5、磁铁组件,转动设于两个支撑臂之间,所述磁铁组件的两个磁极均设有两个接触端,每个磁极的两个接触端分别用于与支撑臂和铁芯接触;

6、其中,一个磁极的一个接触端与铁芯接触时,另一个磁极的一个接触端与其中一个支撑臂接触;

7、所述磁铁组件远离线圈的一侧设有按压片,所述按压片上设有一个复位按压区;

8、所述磁铁组件的一面设有两个非复位按压区,两个非复位按压区分别设置在磁铁组件旋转轴线的两侧。

9、优选的是,所述磁铁组件包括:

10、固定架,通过转轴与两个支撑臂转动连接;

11、永磁体,设置在固定架上;

12、第一软磁体和第二软磁体,分别设置在永磁体的上下两侧;

13、与铁芯选择性接触的第一接触端和第三接触端,分别设置在第一软磁体和第二软磁体上;

14、与一个支撑臂选择性接触的第二接触端,以及与另一个支撑臂选择性接触的第四接触端,分别设置在第一软磁体和第二软磁体上。

15、优选的是,所述两个支撑臂的连接处用于与铁芯的一端连接;所述两个支撑臂为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

16、所述第一软磁体的第一接触端与铁芯接触,同时第二软磁体的第四接触端与第二支撑臂接触的情况下,形成第一闭合磁路;

17、所述第一软磁体的第二接触端与第一支撑臂接触,同时第二软磁体的第三接触端与铁芯接触的情况下,形成第二闭合磁路;

18、所述第一闭合磁路和第二闭合磁路经过铁芯的磁感线方向相反。

19、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支撑臂的端部上方设有第一槽口,所述第二支撑臂的端部下方设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二接触端延伸至第一槽口处,所述第四接触端延伸至第二槽口处。

20、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软磁体的第一接触端延伸至铁芯端部的上方,所述第二软磁体的第三接触端延伸至铁芯端部的下方。

21、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架上设有供第一软磁体、永磁体和第二软磁体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一侧延伸设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中部用于容纳永磁体,所述支撑框的上方和下方分别用于放置第一软磁体和第二软磁体;

22、所述第一软磁体和第二软磁体通过连接件与支撑框固定。

23、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框远离通孔的一端上方和下方均延伸设有限位块,所述第一软磁体和第二软磁体的端部分别设有与限位块对应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

24、所述支撑框远离第二接触端的一侧向上延伸设有第一挡板,所述支撑框远离第四接触端的一侧向下延伸设有第二挡板;

25、所述支撑框上位于限位块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一软磁体和第二软磁体上分别设有与固定孔对应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固定孔和第二安装孔,将第一软磁体和第二软磁体固定在支撑框上。

26、优选的是,所述按压片远离线圈的一侧设有凸出磁铁组件设置的凸出部,所述复位按压区设置在凸出部的一面,所述复位按压区内设有第一按压点。

27、优选的是,所述两个非复位按压区设置在第二软磁体远离第一软磁体的一侧,两个非复位按压区内分别设有第二按压点和第三按压点,所述第二按压点和第三按压点分别布置在转轴的两侧。

28、优选的是,还包括:与线圈连接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29、微能量收集整流单元,用于将线圈产生的交流电流转换为直流电流,为逻辑与无线编码处理单元和发射单元供电;

30、逻辑与无线编码处理单元,用于将信号或数据进行编制,并转换为能够用于通讯、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

31、发射单元,用于向对应的接收端发射信号。

32、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33、本发明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通过转动设置在两个支撑臂之间的磁铁组件,使得一个完整的闭合磁路只通过一个支撑臂就可形成,闭合磁路简单,形成的磁路清晰,大大减少了磁力损耗,使得在铁芯处的磁感线方向的改变最大化,从而能够获得更高的磁变化量,提升了发电机的发电功率和发电量,进而提高自发电开关等产品信号的传送距离和强度,降低丢包几率;

34、本发明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的体积较小,能够通过磁铁组件的转动来实现经过铁芯上磁感线方向的变化,结构简单,可使发电机的体积减小,实际产品可做到厚度为7毫米及7毫米以下,为自发电开关以及遥控器等产品小型化提供可能;并且,简单的结构还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

35、本发明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组件(6)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撑臂的连接处用于与铁芯(2)的一端连接;所述两个支撑臂为第一支撑臂(3)和第二支撑臂(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3)的端部上方设有第一槽口(310),所述第二支撑臂(4)的端部下方设有第二槽口(410),所述第二接触端(642)延伸至第一槽口(310)处,所述第四接触端(652)延伸至第二槽口(410)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磁体(640)的第一接触端(641)延伸至铁芯(2)端部的上方,所述第二软磁体(650)的第三接触端(651)延伸至铁芯(2)端部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610)上设有供第一软磁体(640)、永磁体(630)和第二软磁体(650)穿过的通孔(611),所述通孔(611)的一侧延伸设有支撑框(612),所述支撑框(612)的中部用于容纳永磁体(630),所述支撑框(612)的上方和下方分别用于放置第一软磁体(640)和第二软磁体(65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612)远离通孔(611)的一端上方和下方均延伸设有限位块(613),所述第一软磁体(640)和第二软磁体(650)的端部分别设有与限位块(613)对应的第一限位槽(643)和第二限位槽(65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片(12)远离线圈(5)的一侧设有凸出磁铁组件(6)设置的凸出部,所述复位按压区设置在凸出部的一面,所述复位按压区内设有第一按压点(9)。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非复位按压区设置在第二软磁体(650)远离第一软磁体(640)的一侧,两个非复位按压区内分别设有第二按压点(10)和第三按压点(11),所述第二按压点(10)和第三按压点(11)分别布置在转轴(620)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线圈(5)连接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磁转化发电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包括:支架,由两个相互连接的支撑臂和设置在两个支撑臂之间的铁芯形成;线圈,套设在铁芯的外部,且位于两个支撑臂之间;磁铁组件,转动设于两个支撑臂之间,磁铁组件的两个磁极均设有两个接触端,每个磁极的两个接触端分别用于与支撑臂和铁芯接触;其中,一个磁极的一个接触端与铁芯接触时,另一个磁极的一个接触端与其中一个支撑臂接触。本发明的完整闭合磁路只通过一个支撑臂就可形成,闭合磁路简单清晰,减少了磁力损耗,在铁芯处的磁感线方向的改变最大化,能够获得更高的磁变化量,提升发电机的发电量;并且体积较小,结构简单,实际产品厚度为7毫米及以下。

技术研发人员:孙青,闵哆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勒基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