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的避雷方法及其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6100515发布日期:2023-11-21 12:43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电线路的避雷方法及其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力,特别是一种输电线路的避雷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1、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电力系统中接近用户的一级,是电网企业连接用户的纽带,担负着直接向各电力用户输送电能的重要职责,在整个供电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安全性对用户有着重大的影响。配电线路数量大、分布广、分支多、绝缘水平低,且一般无特别的防雷措施,因此相对于绝缘水平和电压等级较高的110kv及以上线路而言,更容易发生雷击事故闪络,较低幅值的雷电过电压即可造成线路绝缘子闪络或者绝缘导线断线。

2、现有输电线路在架设的过程中需要附带对应的避雷装置,避雷装置如果根据具体山地地形进行架设是一个问题,并且现有的避雷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安装需要较为困难,且固定效果有限,从而我们设计一种输电线路的避雷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鉴于上述或现有技术中存在避雷装置如果根据具体山地地形进行架设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3、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电线路的避雷方法。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电线路的避雷方法,包括,对山地地形进行三维建模;获取输电线路架设位置;获取输电线路中各承接支架的高度;根据各承接支架高度安装避雷装置。

5、作为本发明输电线路的避雷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使用无人机与建模软件进行三维建模,获取地图信息有利于判定避雷装置的架设位置。

6、作为本发明输电线路的避雷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根据三维建模数据获取承接支架的高度,根据需要将避雷装置安装在承接支架上。

7、本发明的输电线路的避雷方法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三维建模,建模后将预设承接支架放入建模中,之后根据建模情况进行判定哪些承接支架架设避雷装置,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8、为解决上述避雷装置安装的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避雷装置,其包括连接部件,包括容置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组件上的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定位组件上的联动组件,设置于所述联动组件上的驱动组件。

9、作为本发明避雷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容置组件包括容置盒,设置于所述容置盒上的内环,设置于所述内环上的连接簧体,设置于所述容置盒上的盖体;

10、其中,所述盖体与容置盒的断面均呈“c”状,所述内环与盖体相适配。

11、作为本发明避雷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置盒上的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设置于所述容置盒上的矩形板,设置于所述矩形板上的中心槽;

12、其中,所述第一槽体、第二槽体与中心槽的断面均呈矩形,所述容置盒、盖体均与矩形板相连接。

13、作为本发明避雷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中心槽中的弧杆,设置于所述弧杆上的阻隔板,设置于所述阻隔板与矩形板之间的弧形弹簧;

14、其中,所述弧形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且位于弧杆两侧,所述弧杆与中心槽相适配,第二槽体、第一槽体均与阻隔板相适配。

15、作为本发明避雷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置盒上的复位件,设置于所述复位件上的矩形杆,设置于所述矩形杆上的第一绳盘与第二绳盘,设置于所述第一绳盘与弧杆之间的复位绳,设置于所述第二绳盘上的外置拉绳,设置于所述外置拉绳上的拉环。

16、作为本发明避雷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复位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置盒上的容置槽,设置于所述容置槽上的环体,设置于所述环体上的发条弹簧,设置于所述发条弹簧上的复位圆板,设置于所述复位圆板上的外接槽;

17、其中,所述外接槽与矩形杆相适配,所述复位圆板与容置槽转动连接,环体与容置槽固定连接,所述盖体对应矩形杆设有圆孔,所述第二绳盘位于顶盖顶部。

18、作为本发明避雷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部件通过承接机构连接有底置机构,所述连接部件与顶置机构相连接,底置机构,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固定部件,设置于所述底座内的底置部件;承接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底置部件上的承接部件,设置于所述承接部件上的承接导线;顶置机构,包括安装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支架与避雷针。

19、本发明的输电线路的避雷装置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容置组件的设置便于更好的对定位组件与联动组件进行限位,联动组件的设置便于更好的将驱动组件中产生的力传输向定位组件,驱动组件的设置便于更好的外部的力传输向联动组件,从而更好的使用该装置。



技术特征:

1.一种输电线路的避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的避雷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无人机与建模软件进行三维建模,获取地图信息有利于判定避雷装置的架设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电线路的避雷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三维建模数据获取承接支架的高度,根据需要将避雷装置(m)安装在承接支架上。

4.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装置(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组件(401)包括容置盒(401a),设置于所述容置盒(401a)上的内环(401b),设置于所述内环(401b)上的连接簧体(401c),设置于所述容置盒(401a)上的盖体(401d);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402)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置盒(401a)上的第一槽体(402a)与第二槽体(402b),设置于所述容置盒(401a)上的矩形板(402c),设置于所述矩形板(402c)上的中心槽(402d);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403)包括设置于所述中心槽(402d)中的弧杆(403a),设置于所述弧杆(403a)上的阻隔板(403b),设置于所述阻隔板(403b)与矩形板(402c)之间的弧形弹簧(403c);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04)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置盒(401a)上的复位件(404a),设置于所述复位件(404a)上的矩形杆(404b),设置于所述矩形杆(404b)上的第一绳盘(404c)与第二绳盘(404d),设置于所述第一绳盘(404c)与弧杆(403a)之间的复位绳(404e),设置于所述第二绳盘(404d)上的外置拉绳(404f),设置于所述外置拉绳(404f)上的拉环(404g)。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404a)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置盒(401a)上的容置槽(404a-1),设置于所述容置槽(404a-1)上的环体(404a-2),设置于所述环体(404a-2)上的发条弹簧(404a-3),设置于所述发条弹簧(404a-3)上的复位圆板(404a-4),设置于所述复位圆板(404a-4)上的外接槽(404a-5);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400)通过承接机构(200)连接有底置机构(100),所述连接部件(400)与顶置机构(300)相连接,底置机构(100),包括底座(101),设置于所述底座(101)上的固定部件(102),设置于所述底座(101)内的底置部件(103);承接机构(200),包括设置于所述底置部件(103)上的承接部件(201),设置于所述承接部件(201)上的承接导线(202);顶置机构(300),包括安装板(301),设置于所述安装板(301)上的支架(302)与避雷针(303)。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输电线路的避雷方法及其装置,包括对山地地形进行三维建模,获取输电线路架设位置,获取输电线路中各承接支架的高度,根据各承接支架高度安装避雷装置,使用无人机与建模软件进行三维建模,获取地图信息有利于判定避雷装置的架设位置,根据三维建模数据获取承接支架的高度,根据需要将避雷装置安装在承接支架上,本发明通过三维建模,建模后将预设承接支架放入建模中,之后根据建模情况进行判定哪些承接支架架设避雷装置,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容置组件的设置便于更好的对定位组件与联动组件进行限位,联动组件的设置便于更好的将驱动组件中产生的力传输向定位组件。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翔,林秀清,周杨珺,俞小勇,李珊,胡刚,凌颖,沈铭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