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于女儿墙顶部的可变角度光伏支架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166132发布日期:2023-11-23 18:04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置于女儿墙顶部的可变角度光伏支架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光伏,具体为一种设置于女儿墙顶部的可变角度光伏支架及方法。


背景技术:

1、绿色建筑需要高效利用自然资源以降低自身能耗,目前常在建筑屋面以上设置光伏时通常设置在屋面中部区域,尤其对于存在女儿墙的建筑屋面而言,光伏组件通常需要采用支架升高的方式来避免光线被女儿墙遮挡;同时,在建筑屋面布置光伏组件还需要相应支座或连接结构来保证稳固连接,这就需要屋面在保温及防水两道工需中投入大量成本;目前,已经出现基于建筑女儿墙的光伏支架结构,用以补充建筑光伏布置系统,增大清洁能源利用率。

2、专利号为2013203691939及2021111193737的专利技术均公布了利用平屋顶女儿墙作为支撑的光伏支架结构,但是二者均不具备可调整光照角度的功能,在使用时会导致光照量不足,即降低了清洁能源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设置于女儿墙顶部的可变角度光伏支架及方法,能够固定设置于女儿墙上同时还能够实现光伏组件的转动。

2、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设置于女儿墙顶部的可变角度光伏支架,包括女儿墙顶面和固定套设于女儿墙顶面上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板和l型件,所述连接板和l型件顶部通过电磁扭力弹簧连接,底部分别滑动连接于固定件两侧,且连接板底端部连接有电磁伸缩杆,所述l型件顶面固定连接有光伏板组件。

4、进一步的,所述女儿墙顶面一侧为屋面,另一侧为女儿墙外立面,所述连接板设置于靠近屋面一侧的固定件侧壁,所述l型件设置于靠近女儿墙外立面一侧的固定件侧壁。

5、进一步的,靠近屋面的固定件侧壁竖直间隔设置有两个限位钢板,所述连接板底端部设置有内嵌连接轴,所述内嵌连接轴滑动卡接于两个限位钢板之间,且固定连接有电磁伸缩杆,所述电磁伸缩杆固定设置于固定件侧壁或屋面上。

6、进一步的,靠近女儿墙外立面的固定件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端板,所述第二固定端板上竖直设置有至少两个圆形滑道,所述l型件设置有与圆形滑道结构相适配的第一圆形滑槽,所述圆形滑道和第一圆形滑槽一一对应设置,相邻所述第一圆形滑槽之间通过均固定连接有同一连接条,所述连接条通过铰接轴连接l型件底部。

7、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贯穿固定件和女儿墙顶面。

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至少两个u型钢板,所述u型钢板均过盈卡接于女儿墙顶面。

9、进一步的,所述光伏板组件通过第一固定端板固定连接于l型件顶面。

10、进一步的,固定件顶部竖直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顶部固定设置有圆形滑头,所述l型件顶面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圆形滑道,所述第二圆形滑道设置有与圆形滑头结构相适配的第二圆形滑槽。

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和l型件之间的夹角,以及l型件自身的夹角均小于90°。

12、一种设置于女儿墙顶部的可变角度光伏支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将固定件固定套设于女儿墙顶面上,将l型件的上端部连接电磁扭力弹簧,并临时固定电磁扭力弹簧,将l型件的底端部滑动连接于固定件侧壁;

14、将连接板底端部滑动连接于固定件侧壁后,将连接板顶端部连接电磁扭力弹簧,并解除电磁扭力弹簧的临时固定;

15、将光伏板组件固定设置于l型件顶面。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7、本发明提供一种设置于女儿墙顶部的可变角度光伏支架,包括女儿墙顶面和固定设置于女儿墙顶面上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板和l型件,所述连接板和l型件顶部通过电磁扭力弹簧连接,底部分别滑动连接于固定件两侧,且连接板底端部连接有电磁伸缩杆所述l型件顶面固定连接有光伏板组件,本申请中通过电磁伸缩杆能够使得连接板在竖直向沿固定件侧壁上下滑动,连接板通过电磁扭力弹簧会带动l型件的底端部同时沿固定件侧壁上下滑动,在这个过程中,l型件的顶面会产生倾斜,进而带动其上的光伏板组件产生倾斜,进而实现光伏支架的可变角度,本申请结构简单可靠,能够根据预设角度控制光板组件的角度,进而实现更高效率的太阳能采集。

18、本发明提供一种设置于女儿墙顶部的可变角度光伏支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固定件固定套设于女儿墙顶面上,将l型件的上端部连接电磁扭力弹簧,并临时固定电磁扭力弹簧,将l型件的底端部滑动连接于固定件侧壁;将连接板的底端滑动连接于固定件侧壁后,将连接板顶端部连接电磁扭力弹簧,并解除电磁扭力弹簧的临时固定;将光伏板组件固定设置于l型件顶面;本方法能将固定件上的l型件和连接板稳定的进行连接,由于l型件和连接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决定光伏板组件的倾斜角度,因此l型件的顶面在安装时应保持水平,本方法能够实现光伏板组件稳定快速安装。



技术特征:

1.一种设置于女儿墙顶部的可变角度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女儿墙顶面(2)和固定套设于女儿墙顶面(2)上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板(6)和l型件(7),所述连接板(6)和l型件(7)顶部通过电磁扭力弹簧(8)连接,底部分别滑动连接于固定件两侧,且连接板(6)底端部连接有电磁伸缩杆(62),所述l型件(7)顶面固定连接有光伏板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设置于女儿墙顶部的可变角度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女儿墙顶面(2)一侧为屋面(1),另一侧为女儿墙外立面(10),所述连接板(6)设置于靠近屋面(1)一侧的固定件侧壁,所述l型件(7)设置于靠近女儿墙外立面(10)一侧的固定件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设置于女儿墙顶部的可变角度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靠近屋面(1)的固定件侧壁竖直间隔设置有两个限位钢板(44),所述连接板(6)底端部设置有内嵌连接轴(61),所述内嵌连接轴(61)滑动卡接于两个限位钢板(44)之间,且固定连接有电磁伸缩杆(62),所述电磁伸缩杆(62)固定设置于固定件侧壁或屋面(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设置于女儿墙顶部的可变角度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靠近女儿墙外立面(10)的固定件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端板(43),所述第二固定端板(43)上竖直设置有至少两个圆形滑道(42),所述l型件(7)设置有与圆形滑道(42)结构相适配的第一圆形滑槽(73),所述圆形滑道(42)和第一圆形滑槽(73)一一对应设置,相邻所述第一圆形滑槽(73)之间通过均固定连接有同一连接条(72),所述连接条72通过铰接轴(71)连接l型件(7)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设置于女儿墙顶部的可变角度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螺栓(41),所述连接螺栓(41)贯穿固定件和女儿墙顶面(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设置于女儿墙顶部的可变角度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至少两个u型钢板(4),所述u型钢板(4)均过盈卡接于女儿墙顶面(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设置于女儿墙顶部的可变角度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组件(3)通过第一固定端板(31)固定连接于l型件(7)顶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设置于女儿墙顶部的可变角度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固定件顶部竖直设置有连接柱(5),所述连接柱(5)顶部固定设置有圆形滑头(51),所述l型件(7)顶面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圆形滑道(9),所述第二圆形滑道(9)设置有与圆形滑头(51)结构相适配的第二圆形滑槽(9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设置于女儿墙顶部的可变角度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6)和l型件(7)之间的夹角,以及l型件(7)自身的夹角均小于90°。

10.一种设置于女儿墙顶部的可变角度光伏支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一种设置于女儿墙顶部的可变角度光伏支架,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置于女儿墙顶部的可变角度光伏支架及方法,包括女儿墙顶面和固定设置于女儿墙顶面上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板和L型件,所述连接板和L型件顶部通过电磁扭力弹簧连接,底部分别滑动连接于固定件两侧,且连接板底端部连接有电磁伸缩杆所述L型件顶面固定连接有光伏板组件,本申请中通过电磁伸缩杆能够使得连接板在竖直向沿固定件侧壁上下滑动,连接板通过电磁扭力弹簧会带动L型件的底端部同时沿固定件侧壁上下滑动,在这个过程中,L型件的顶面会产生倾斜,进而带动其上的光伏板组件产生倾斜,进而实现光伏支架的可变角度,本申请能够控制光板组件的角度,进而实现更高效率的太阳能采集。

技术研发人员:赵光杰,刘涛,郑琨,白恒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