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96540发布日期:2024-01-23 12:19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供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电力,具体地,涉及一种供电电路。


背景技术:

1、发电电厂的保安段,是为保证发电电厂机组安全,以及在发电机组事故停机,或单元系统停机的情况下,必须保持运行的电路,主要包括热控控制系统、汽轮机交流润滑油泵、汽轮机盘车油泵以及发电机密封油泵等。若保安负荷停运,将会导致发电机组损坏、控制系统失灵等严重问题,从而延迟发电机组恢复供电时间。发电厂中的保安电源为保安段提供电源,是保障电厂安全运行的重要电源,因此,在发电厂供电中断的情况下,要求保安备用电源系统可靠切换,保证向保安段持续供电,防止发电机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电压保护组件、保安组件、主用供电支路、至少一个备用供电支路、延时控制支路以及联锁支路;

2、所述保安组件与所述主用供电支路和所述备用供电支路连接;

3、所述电压保护组件与所述主用供电支路、所述备用供电支路、所述延时控制支路和所述联锁支路连接;

4、所述联锁支路,用于控制所述主用供电支路和所述备用供电支路处于联锁状态或者非联锁状态;

5、所述电压保护组件,用于在确定所述主用供电支路的供电异常的情况下,若所述联锁支路处于所述非联锁状态,向所述延时控制支路输出第一切换信号;

6、所述延时控制支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切换信号的情况下,延时控制所述备用供电支路为所述保安组件供电。

7、可选地,所述联锁支路,还用于在包括多个备用供电支路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多个备用供电支路联锁状态或者非联锁状态;

8、所述电压保护组件,还用于在确定所述多个备用供电支路处于非连锁状态的情况下,若确定当前供电支路供电异常的情况下,向所述延时控制支路输出第二切换信号,所述当前供电支路为所述多个备用供电支路中的一个;

9、所述延时控制支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切换信号的情况下,延时控制所述多个备用供电支路中除所述当前供电支路之外的其他备用供电支路中的一个为所述保安组件供电。

10、可选地,所述联锁支路包括:旋钮开关,所述旋钮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电压保护组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旋钮开关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接入端的正极,用于在所述旋钮开关处于指定位置的情况下,确定所述主用供电支路和所述备用供电支路处于所述非联锁状态。

11、可选地,所述延时控制支路包括:第一时间继电器、第一出口继电器的线圈,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电压保护组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接入端的负极,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的触点开关与所述第一出口继电器的线圈串联后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接入端的正极,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接入端的负极;

12、所述联锁支路还包括:所述第一出口继电器的触点开关,所述第一出口继电器的触点开关的一端与所述旋钮开关连接,所述第一出口继电器的触点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接入端的负极,用于在所述旋钮开关处于指定位置的情况下,确定所述主用供电支路和当前备用供电支路处于所述非联锁状态,且所述当前备用供电支路和除所述当前备用供电支路以外的其他备用供电支路处于所述非联锁状态。

13、可选地,所述延时控制支路还包括:第二时间继电器、第二出口继电器的线圈,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电压保护组件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接入端的负极,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的触点开关与所述第二出口继电器的线圈串联后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接入端的正极,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接入端的负极;

14、所述联锁支路还包括:保护组件和所述第二出口继电器的触点开关,所述第二出口继电器的触点开关与所述保护组件串联后一端连接所述旋钮开关,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接入端的负极,用于在所述旋钮开关处于指定位置的情况下,确定所述主用供电支路和所述当前备用供电支路处于所述非联锁状态,且所述当前备用供电支路和除所述当前备用供电支路以外的其他备用供电支路处于所述非联锁状态。

15、可选地,所述延时控制支路还包括:第三时间继电器的线圈,所述第三时间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电压保护组件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第三时间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接入端的负极;

16、所述联锁支路还包括:所述第三时间继电器的触点开关,所述第三时间继电器的触点开关的一端与所述旋钮开关连接,所述第三时间继电器的触点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接入端的负极,用于在所述旋钮开关处于指定位置的情况下,确定所述主用供电支路和所述当前备用供电支路处于所述非联锁状态,且所述当前备用供电支路和除所述当前备用供电支路以外的其他备用供电支路处于所述非联锁状态。

17、可选地,所述备用供电支路包括:第一备用供电支路和备用进线开关,所述第一备用供电支路通过所述备用进线开关与所述保安组件连接;

18、所述第一备用供电支路包括:第一备用电源和第一备用开关,所述第一备用电源与所述第一备用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备用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备用进线开关连接;

19、所述第一备用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电压保护组件连接。

20、可选地,所述备用供电支路包括:第二备用供电支路,所述第二备用供电支路通过所述备用进线开关与所述保安组件连接;

21、所述第二备用供电支路包括:第二备用电源和第二备用开关,所述第二备用电源与所述第二备用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备用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备用进线开关连接;

22、所述第二备用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电压保护组件连接。

23、可选地,所述主用供电支路包括:主用供电电源和主用进线开关;

24、所述主用供电电源通过所述主用进线开关与所述保安组件连接。

25、可选地,所述电压保护组件还包括电源接入端口;

26、所述电源接入端口,用于连接所述电源接入端。

2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供电电路包括:电压保护组件、保安组件、主用供电支路、至少一个备用供电支路、延时控制支路以及联锁支路,保安组件与主用供电支路和备用供电支路连接,电压保护组件与主用供电支路、备用供电支路、延时控制支路和联锁支路连接,这样,能够通过联锁支路控制主用供电支路和备用供电支路处于非联锁状态,电压保护组件在确定主用供电支路的供电异常的情况下,向延时控制支路输出第一切换信号,延时控制支路延时控制备用供电支路为保安组件供电,有效地将主用供电支路切换到备用供电支路,保证了供电电路持续向保安组件供电,从而提高了供电电路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利于电厂发电的稳定性。

28、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电压保护组件、保安组件、主用供电支路、至少一个备用供电支路、延时控制支路以及联锁支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锁支路,还用于在包括多个备用供电支路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多个备用供电支路联锁状态或者非联锁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锁支路包括:旋钮开关,所述旋钮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电压保护组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旋钮开关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接入端的正极,用于在所述旋钮开关处于指定位置的情况下,确定所述主用供电支路和所述备用供电支路处于所述非联锁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控制支路包括:第一时间继电器、第一出口继电器的线圈,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电压保护组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接入端的负极,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的触点开关与所述第一出口继电器的线圈串联后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接入端的正极,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接入端的负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控制支路还包括:第二时间继电器、第二出口继电器的线圈,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电压保护组件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接入端的负极,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的触点开关与所述第二出口继电器的线圈串联后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接入端的正极,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接入端的负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控制支路还包括:第三时间继电器的线圈,所述第三时间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电压保护组件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第三时间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接入端的负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供电支路包括:第一备用供电支路和备用进线开关,所述第一备用供电支路通过所述备用进线开关与所述保安组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供电支路包括:第二备用供电支路,所述第二备用供电支路通过所述备用进线开关与所述保安组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用供电支路包括:主用供电电源和主用进线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保护组件还包括电源接入端口;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供电电路,该供电电路包括:电压保护组件、保安组件、主用供电支路、至少一个备用供电支路、延时控制支路以及联锁支路,保安组件与主用供电支路和备用供电支路连接,电压保护组件与主用供电支路、备用供电支路、延时控制支路和联锁支路连接,这样,能够通过联锁支路控制主用供电支路和备用供电支路处于非联锁状态,电压保护组件在确定主用供电支路的供电异常的情况下,向延时控制支路输出第一切换信号,延时控制支路延时控制备用供电支路为保安组件供电,有效地将主用供电支路切换到备用供电支路,保证了供电电路持续向保安组件供电,从而提高了供电电路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利于电厂发电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佳宾,乔斌,王伟,李志强,田少波,万伟,陈啸坤,陈帅宇,李红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家能源集团内蒙古电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