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向充电装置及VR手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76625发布日期:2023-10-28 13:03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逆向充电装置及VR手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虚拟现实,尤其涉及一种逆向充电装置及vr手柄。


背景技术:

1、目前,vr应用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这就需要在vr手柄上集成更多的体验手感功能,例如震动手感等,对应体验手感功能的结构会占用vr手柄的内部空间,从而会压缩用于放置电池的空间,电池的容量有限,导致vr手柄的使用时间比较短,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向充电装置及vr手柄,旨在解决现有vr手柄的使用时间短的问题,能够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

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逆向充电装置,所述逆向充电装置包括支撑体,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撑体上的电池与振动驱动器,还包括充电主板,固定在所述支撑体上的压电发电器,所述压电发电器设有悬臂,在所述振动驱动器与所述悬臂之间固定有传动结构;所述电池、所述振动驱动器、所述压电发电器分别与所述充电主板电连接。

3、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压电发电器包括压电片。

4、作为一种改进,在所述支撑体上设有容置腔;所述压电片包括与所述支撑体固定连接的安装板部、与所述安装板部连接为一体并且插入所述容置腔的内部的延伸板部,所述延伸板部形成所述悬臂。

5、作为一种改进,在所述悬臂远离所述安装板部的端部处固定有配重块。

6、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传动结构与所述悬臂靠近所述安装板部的一侧处固定连接,并且在所述传动结构与所述悬臂的连接处、所述安装板部之间设有间距。

7、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逆向充电装置还包括对应所述传动结构远离所述安装板部一侧处的悬臂部分设置的弹性结构。

8、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振动驱动器对应所述悬臂处设置,在所述悬臂远离所述振动驱动器一侧处的所述容置腔的内部固定有限位架,在所述限位架与所述悬臂之间形成震动空间;所述弹性结构设置在所述悬臂与所述限位架之间。

9、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弹性结构包括与所述悬臂固定连接的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安装板部的第一端部固定连接的压板,所述压板倾斜设置并且在所述压板远离所述悬臂的第二端部处设有抵靠在所述限位架上的弧形触板。

10、作为一种改进,在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压板之间连接有弧形过渡板。

11、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压板向靠近所述安装板部的一侧倾斜,所述压板的第二端部设置在靠近所述安装板部的一侧处。

12、作为一种改进,在所述限位架上设有滑槽,对应所述弧形触板一侧的所述滑槽的端部槽壁设置为倾斜面,所述弧形触板抵靠在所述滑槽的槽底面邻近所述倾斜面的位置处。

13、作为一种改进,在所述支撑体正对所述容置腔的腔底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振动驱动器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内部,在所述第一安装腔与所述容置腔之间设有安装孔,所述传动结构连接在所述振动驱动器对应所述安装孔的部分与所述悬臂对应所述安装孔的部分之间。

14、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周侧壁固定连接的竖板、与所述竖板固定连接并且贴合在所述振动驱动器上的平板、与所述平板间隔设置并且固定在所述悬臂上的连接板以及连接在所述平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的转接板,所述竖板、所述平板、所述转接板与所述连接板依次连接形成刚性板状结构。

15、作为一种改进,在所述平板上设有避让孔,在所述连接板对应所述避让孔处设有连接板串接孔,在所述悬臂上对应的设有悬臂串接孔,在所述连接板串接孔与所述悬臂串接孔之间设有紧固结构。

16、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压电发电器还包括升压模块,所述压电片与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主板电连接。

17、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vr手柄,所述vr手柄包括手柄主体,在所述手柄主体上设有握持部,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握持部的内部的所述逆向充电装置。

18、作为一种改进,在所述手柄主体的内部固定有手柄主板;所述充电主板、所述电池分别与所述手柄主板电连接,或者,所述手柄主板为所述充电主板。

1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逆向充电装置包括支撑体,分别固定在支撑体上的电池与振动驱动器,还包括充电主板,固定在支撑体上的压电发电器,压电发电器设有悬臂,在振动驱动器与悬臂之间固定有传动结构,电池、振动驱动器、压电发电器分别与充电主板电连接;vr手柄包括手柄主体,在手柄主体上设有握持部,还包括固定在握持部的内部的逆向充电装置。工作时,由电池给充电主板、振动驱动器供电,振动驱动器发生震动,并通过传动结构将震动传递至压电发电器的悬臂上,悬臂受到压力会产生形变,在压电发电器受到压力产生形变时能够产生电信号,能够发电,电信号传输至充电主板后,再由充电主板对电池进行逆向充电,能够延长使用时间,解决了现有vr手柄的使用时间短的问题,能够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特征:

1.一种逆向充电装置,包括支撑体,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撑体上的电池与振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主板,固定在所述支撑体上的压电发电器,所述压电发电器设有悬臂,在所述振动驱动器与所述悬臂之间固定有传动结构;所述电池、所述振动驱动器、所述压电发电器分别与所述充电主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向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发电器包括压电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向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体上设有容置腔;所述压电片包括与所述支撑体固定连接的安装板部、与所述安装板部连接为一体并且插入所述容置腔的内部的延伸板部,所述延伸板部形成所述悬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向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悬臂远离所述安装板部的端部处固定有配重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向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与所述悬臂靠近所述安装板部的一侧处固定连接,并且在所述传动结构与所述悬臂的连接处、所述安装板部之间设有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向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向充电装置还包括对应所述传动结构远离所述安装板部一侧处的悬臂部分设置的弹性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逆向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驱动器对应所述悬臂处设置,在所述悬臂远离所述振动驱动器一侧处的所述容置腔的内部固定有限位架,在所述限位架与所述悬臂之间形成震动空间;所述弹性结构设置在所述悬臂与所述限位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逆向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包括与所述悬臂固定连接的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安装板部的第一端部固定连接的压板,所述压板倾斜设置并且在所述压板远离所述悬臂的第二端部处设有抵靠在所述限位架上的弧形触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逆向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压板之间连接有弧形过渡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逆向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向靠近所述安装板部的一侧倾斜,所述压板的第二端部设置在靠近所述安装板部的一侧处。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逆向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限位架上设有滑槽,对应所述弧形触板一侧的所述滑槽的端部槽壁设置为倾斜面,所述弧形触板抵靠在所述滑槽的槽底面邻近所述倾斜面的位置处。

12.根据权利要求3至11任一项所述的逆向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体正对所述容置腔的腔底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振动驱动器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内部,在所述第一安装腔与所述容置腔之间设有安装孔,所述传动结构连接在所述振动驱动器对应所述安装孔的部分与所述悬臂对应所述安装孔的部分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逆向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周侧壁固定连接的竖板、与所述竖板固定连接并且贴合在所述振动驱动器上的平板、与所述平板间隔设置并且固定在所述悬臂上的连接板以及连接在所述平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的转接板,所述竖板、所述平板、所述转接板与所述连接板依次连接形成刚性板状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逆向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板上设有避让孔,在所述连接板对应所述避让孔处设有连接板串接孔,在所述悬臂上对应的设有悬臂串接孔,在所述连接板串接孔与所述悬臂串接孔之间设有紧固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向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发电器还包括升压模块,所述压电片与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主板电连接。

16.一种vr手柄,包括手柄主体,在所述手柄主体上设有握持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握持部的内部的如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逆向充电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vr手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柄主体的内部固定有手柄主板;所述充电主板、所述电池分别与所述手柄主板电连接,或者,所述手柄主板为所述充电主板。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虚拟现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逆向充电装置及VR手柄。逆向充电装置包括支撑体,分别固定在支撑体上的电池与振动驱动器,还包括充电主板,固定在支撑体上的压电发电器,压电发电器设有悬臂,在振动驱动器与悬臂之间固定有传动结构;VR手柄包括手柄主体,在手柄主体上设有握持部,还包括固定在握持部的内部的逆向充电装置。振动驱动器发生震动,通过传动结构将震动传递至压电发电器的悬臂上,悬臂受到压力会产生形变,在压电发电器受到压力产生形变时能够产生电信号能够发电,电信号传输至充电主板后,再由充电主板对电池进行逆向充电,解决了现有VR手柄的使用时间短的问题,能够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峰,殷奇,冀会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