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侧屋顶光伏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14410发布日期:2024-01-16 12:12阅读:14来源:国知局
路侧屋顶光伏电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路侧屋顶光伏电站。


背景技术:

1、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设置可以极大的缓解供电压力,尤其是对于高速道路路侧的房屋而言,由于新建的高速道路一般都会远离城区,因而路侧房屋的供电就存在很大的困难,若是采用城区拉线的方式,一方面会极大的增加拉线长度,因而增加了拉线的原材料成本,另一方面因为线路长度过长也会导致输电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损耗,以上两方面都会极大的增加供电成本,因而采用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方式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

2、现有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方式主要是采用在屋顶上直接安装光伏板的方式来实现的,然后将这个光伏板接入到家庭电路内,以此实现自发自供电的效果,然而现有的光伏电站与屋顶之间的连接方式大多采用螺栓固定,而高速道路旁边的路侧房屋会因为车辆行驶经过的原因,整体会产生较大的振动,而这个振动便会传递到屋顶上的光伏板上的连接螺栓,如此在长时间的使用过后,就很容易出现螺栓松动的情况,因而光伏板就有可能从屋顶滑落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的避免连接松动的路侧屋顶光伏电站。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路侧屋顶光伏电站,包括安装支架和若干个光伏板,若干个所述光伏板均固定安装在安装支架上,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板面支架和底座支架,板面支架倾斜的固定安装在底座支架上,若干个所述光伏板固定安装在板面支架上,所述底座支架的下侧面上设有若干个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用于固定安装到外部屋顶上,该安装座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和隔振层,所述隔振层设置在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所述底座支架固定安装在上连接板上,所述下连接板固定安装在外部屋顶上。

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振层包括上封板、下封板、若干个叠层橡胶和若干个钢板,若干个所述叠层橡胶和若干个所述钢板相互叠加构成隔振体,所述上封板固定安装在隔振体的上端,并与上连接板固定,所述下封板固定安装在隔振体的下端,并与下连接板固定。

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之间连接有若干根伸缩杆,所述板面支架的上端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伸缩杆连接,所述上封板下侧面中心的位置上固定有上限位块,所述下封板上侧面中心的位置上固定有下限位块,所述上限位块的下端设有嵌块,所述下限位块的上端面开设有嵌槽,所述嵌块与嵌槽相适配,当伸缩杆收缩时,带动上连接板下降,使得嵌块嵌入到嵌槽内,使得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相互拼接,所述驱动装置内具有检测外部风力功能,并在外部风力达到内部设定的阈值时驱动伸缩杆收缩,进而使得上限位块下降。

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叶轮和动力部件以及驱动底座,该动力部件与伸缩杆连接,所述驱动底座固定安装在板面支架的上端,所述动力部件设置在驱动底座上,所述叶轮可旋转的设置在驱动底座上,并与动力部件联动,以受外部风力带动后驱动动力部件输出动力。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叶轮包括轮轴和若干个叶片,所述轮轴呈中空圆柱状,若干个所述叶片均呈弧形片状,若干个所述叶片的一侧固定安装在轮轴的外侧面上,并且朝向一个方向弯曲,所述动力部件为若干个涡扇片,若干个所述涡扇片的一侧均固定安装在轮轴的内侧壁上,并在轮轴内部之间形成若干层涡扇层,所述驱动底座包括上底座和下底座以及中间支撑杆,所述中间支撑杆的上端与上底座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下端与下底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下底座固定安装在板面支架上,所述轮轴的上端与上底座的下端机械密封连接,所述轮轴的下端与下底座的上端机械密封连接,所述伸缩杆为气动杆,下底座上开设有进气口,所述上底座上开设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管道与伸缩杆连接。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叶轮设有多个,且可通过轮轴的两端相互可拆卸连接,以相互拼接相邻的两个叶轮,所述中间支撑杆为可伸缩结构。

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安装支架和光伏板的设置,便可有效的构成光伏电站结构,而通过安装座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将安装支架安装到外部屋顶上了,而通过将安装座设置成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和隔振层的组合结构,便可有效的利用隔振层的隔振作用,以此来避免安装支架与屋顶连接结构松动,进而导致从屋顶掉落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路侧屋顶光伏电站,包括安装支架(1)和若干个光伏板(2),若干个所述光伏板(2)均固定安装在安装支架(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1)包括板面支架(11)和底座支架(12),板面支架(11)倾斜的固定安装在底座支架(12)上,若干个所述光伏板(2)固定安装在板面支架(11)上,所述底座支架(12)的下侧面上设有若干个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用于固定安装到外部屋顶上,该安装座(3)包括上连接板(31)、下连接板(32)和隔振层(33),所述隔振层(33)设置在上连接板(31)和下连接板(32)之间,所述底座支架(12)固定安装在上连接板(31)上,所述下连接板(32)固定安装在外部屋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侧屋顶光伏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层(33)包括上封板(331)、下封板(332)、若干个叠层橡胶(333)和若干个钢板(334),若干个所述叠层橡胶(333)和若干个所述钢板(334)相互叠加构成隔振体,所述上封板(331)固定安装在隔振体的上端,并与上连接板(31)固定,所述下封板(332)固定安装在隔振体的下端,并与下连接板(32)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侧屋顶光伏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31)与下连接板(32)之间连接有若干根伸缩杆(4),所述板面支架(11)的上端设有驱动装置(5),所述驱动装置(5)与伸缩杆(4)连接,所述上封板(331)下侧面中心的位置上固定有上限位块(335),所述下封板(332)上侧面中心的位置上固定有下限位块(336),所述上限位块(335)的下端设有嵌块(337),所述下限位块(336)的上端面开设有嵌槽(338),所述嵌块(337)与嵌槽(338)相适配,当伸缩杆(4)收缩时,带动上连接板(31)下降,使得嵌块(337)嵌入到嵌槽(338)内,使得上限位块(335)和下限位块(336)相互拼接,所述驱动装置(5)内具有检测外部风力功能,并在外部风力达到内部设定的阈值时驱动伸缩杆(4)收缩,进而使得上限位块(335)下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路侧屋顶光伏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叶轮(51)和动力部件(52)以及驱动底座(53),该动力部件(52)与伸缩杆(4)连接,所述驱动底座(53)固定安装在板面支架(11)的上端,所述动力部件(52)设置在驱动底座(53)上,所述叶轮(51)可旋转的设置在驱动底座(53)上,并与动力部件(52)联动,以受外部风力带动后驱动动力部件(52)输出动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路侧屋顶光伏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51)包括轮轴(511)和若干个叶片(512),所述轮轴(511)呈中空圆柱状,若干个所述叶片(512)均呈弧形片状,若干个所述叶片(512)的一侧固定安装在轮轴(511)的外侧面上,并且朝向一个方向弯曲,所述动力部件(52)为若干个涡扇片,若干个所述涡扇片的一侧均固定安装在轮轴(511)的内侧壁上,并在轮轴(51)内部之间形成若干层涡扇层,所述驱动底座(53)包括上底座(531)和下底座(532)以及中间支撑杆(533),所述中间支撑杆(533)的上端与上底座(53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下端与下底座(53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下底座(532)固定安装在板面支架(11)上,所述轮轴(511)的上端与上底座(531)的下端机械密封连接,所述轮轴(511)的下端与下底座(532)的上端机械密封连接,所述伸缩杆(4)为气动杆,下底座(532)上开设有进气口,所述上底座(531)上开设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管道与伸缩杆(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路侧屋顶光伏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51)设有多个,且可通过轮轴(511)的两端相互可拆卸连接,以相互拼接相邻的两个叶轮(51),所述中间支撑杆(533)为可伸缩结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侧屋顶光伏电站,包括安装支架和若干个光伏板,若干个所述光伏板均固定安装在安装支架上,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板面支架和底座支架,板面支架倾斜的固定安装在底座支架上,若干个所述光伏板固定安装在板面支架上,所述底座支架的下侧面上设有若干个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用于固定安装到外部屋顶上,该安装座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和隔振层,所述隔振层设置在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所述底座支架固定安装在上连接板上,所述下连接板固定安装在外部屋顶上。本发明的路侧屋顶光伏电站,通过隔振层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一个隔振的作用,进而避免现有技术中因为振动导致的螺栓松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袁里,李星新,李孟玲,蔡巧,袁劲,周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未来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