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20164发布日期:2023-12-20 08:26阅读: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配电箱。


背景技术:

1、配电箱作为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用于对用电设备进行配电和控制。配电箱的箱体中按电气接线要求安装有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箱体为封闭或半封闭结构。

2、城市的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中间安装有很多的配电箱,这些配电箱通常都是直接面对车道且靠得很近,导致两种车道上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行驶时经常会对配电箱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碰撞,比如被机动车车轮压飞的石子石块撞击到配电箱,非机动车驶过时擦到或者倾倒碰撞到配电箱,这些碰撞情况都有可能对配电箱箱体及其内部器件造成损伤,影响配电箱的正常使用。

3、因此,需要对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中间安装的配电箱采取必要合理的保护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改进的配电箱,兼具有效防止机械碰撞及除尘降温的功效。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内容包括:

3、一种改进的配电箱,包括底座和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前部设置有箱门,箱体的左右两部底端均设置有排气孔;所述箱体的前侧和后侧均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防护网和防护膜;所述箱体的内腔顶部和底部的左右两端中间位置均固定设置有两端开口且中间封堵的支撑筒,并且支撑筒沿前后向水平设置;所述支撑筒的前后筒体中均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弹簧和扰动杆,并且扰动杆的内端滑动设置在支撑筒的筒体中;所述箱体的前部和后部且正对着支撑筒的前后筒口的位置均开设有滑孔,并且所述扰动杆的外端穿过相应滑孔后暴露于箱体的外侧;至少一根所述扰动杆在其位于箱体中的部位上间隔固定设置有多个扰动叶片;所述防护网和防护膜的四角分别固定在四个扰动杆的外端部上。

4、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部的扰动杆上套设有圆环形的警示开关块,所述警示开关块固定在箱体中,并且警示开关块的内环壁与扰动杆之间留有间隙,在该间隙中的扰动杆上固定设置有圆环形的第一开关环,所述警示开关块的内环壁上固定设置有圆环形的第二开关环;所述第一开关环和第二开关环作为警示开关的两个触点,警示开关接在延时警示灯的供电回路中,延时警示灯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外顶部。

5、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筒的中间封堵块和扰动杆固定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和扰动杆的直径均小于支撑筒的内腔直径。

7、进一步的,所述扰动杆的直径小于滑孔的直径。

8、进一步的,所述滑孔中设置有弹性胶圈,所述扰动杆滑动插设在弹性胶圈中。

9、进一步的,所述防护膜由篷布制成。

10、进一步的,所述防护膜的形状为方形,且在其四角设置有索环;所述扰动杆的外端部上开设有用于供索环套入的凹槽。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发明具有防护结构的改进配电箱不仅能够对来自机动车道或者非机动车道上的石块撞击或者碰撞产生良好的防护作用,而且利用交通工具驶过配电箱时的风力带动扰动杆上的扰动叶片扇动箱体中的空气,对箱体产生除尘和降温作用,整个防护结构无需加装电力或者机械驱动设备,防护膜的外面还可以贴装广告或者艺术图片,通过较为简单的结构产生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的配电箱,包括底座(1)和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的箱体(2);所述箱体(2)的前部设置有箱门,箱体(2)的左右两部底端均设置有排气孔(7);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前侧和后侧均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防护网(8)和防护膜(3);所述箱体(2)的内腔顶部和底部的左右两端中间位置均固定设置有两端开口且中间封堵的支撑筒(5),并且支撑筒(5)沿前后向水平设置;所述支撑筒(5)的前后筒体中均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弹簧和扰动杆(4),并且扰动杆(4)的内端滑动设置在支撑筒(5)的筒体中;所述箱体(2)的前部和后部且正对着支撑筒(5)的前后筒口的位置均开设有滑孔,并且所述扰动杆(4)的外端穿过相应滑孔后暴露于箱体(2)的外侧;至少一根所述扰动杆(4)在其位于箱体(2)中的部位上间隔固定设置有多个扰动叶片(6);所述防护网(8)和防护膜(3)的四角分别固定在四个扰动杆(4)的外端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内部的扰动杆(4)上套设有圆环形的警示开关块(11),所述警示开关块(11)固定在箱体(2)中,并且警示开关块(11)的内环壁与扰动杆(4)之间留有间隙,在该间隙中的扰动杆(4)上固定设置有圆环形的第一开关环(12),所述警示开关块(11)的内环壁上固定设置有圆环形的第二开关环(13);所述第一开关环(12)和第二开关环(13)作为警示开关的两个触点,警示开关接在延时警示灯(10)的供电回路中,延时警示灯(10)固定安装在箱体(2)的外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筒(5)的中间封堵块和扰动杆(4)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和扰动杆(4)的直径均小于支撑筒(5)的内腔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扰动杆(4)的直径小于滑孔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孔中设置有弹性胶圈(9),所述扰动杆(4)滑动插设在弹性胶圈(9)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膜(3)由篷布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膜(3)的形状为方形,且在其四角设置有索环;所述扰动杆(4)的外端部上开设有用于供索环套入的凹槽。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配电箱,包括底座和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的箱体;箱体的前侧和后侧均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防护网和防护膜;箱体的内腔顶部和底部的左右两端中间位置均固设有两端开口且中间封堵的支撑筒,并且支撑筒沿前后向水平设置;支撑筒的前后筒体中均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弹簧和扰动杆,并且扰动杆的内端滑动设置在支撑筒的筒体中;箱体的前部和后部且正对着支撑筒的前后筒口的位置均开设有滑孔,并且扰动杆的外端穿过相应滑孔后暴露于箱体的外侧;至少一根扰动杆在其位于箱体中的部位上间隔固设有多个扰动叶片;防护网和防护膜的四角分别固定在四个扰动杆的外端部上。本发明能够有效防止交通工具带来的机械碰撞,并对箱体内部除尘降温。

技术研发人员:许硕,魏淑娜,张宇,李红,马云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定州市兴亚电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