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电装置及非接触电力传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57309发布日期:2024-03-28 18:40阅读:10来源:国知局
受电装置及非接触电力传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受电装置及非接触电力传送系统。


背景技术:

1、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非接触电力传送系统的受电装置设置电力控制用的开关元件,在受电装置侧的电压超过了基准值的情况下控制开关元件的动作而形成短路电路,由此,中断充电而避免过度的电压上升。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36181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2、然而,根据本发明人的见解,知道了:在进行利用开关元件来形成短路电路的电力抑制控制时,会发生电力相反地骤增而超过目标值的现象(过冲)。由过冲引起的额定超过可能会招致蓄电池的劣化、故障。在该情况下,虽然可考虑以发生过冲为前提而在额定值与电力控制的目标值之间设置安全余量,但这样的话,会导致非接触充电时的受电电力减小。

3、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形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通过开关元件的动作来形成短路电路时抑制电力的增加的受电装置及非接触电力传送系统。

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5、本发明涉及的受电装置具备:受电线圈,接受从送电线圈以非接触的方式传送来的电力;及控制装置,执行短路模式,该短路模式是使设置于所述受电线圈与负载之间的开关元件进行开关动作而使所述受电线圈的输出端之间短路的模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受电装置中的电流的相位与电压的相位产生偏离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以通过所述短路模式使所述电压的相位向供给到所述负载的电力的功率因数恶化的方向移位的方式,决定所述短路模式下的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定时。

6、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通过执行短路模式来使电力的功率因数恶化,所以能够抑制由开关动作引起的电力增加。

7、另外,可以是,在所述电流的相位比所述电压的相位延迟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以使电压矩形波的右侧比左侧被削减得多的方式,决定所述短路模式下的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定时,在所述电流的相位比所述电压的相位提前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以使电压矩形波的左侧比右侧被削减得多的方式,决定所述短路模式下的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定时。

8、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在电流的相位比电压的相位延迟的情况下以将电压矩形波的右侧削减得多的方式决定短路模式的相位,所以通过相移而功率因数恶化,能够抑制由开关动作引起的电力增加。

9、另外,可以是,在所述电流的相位与所述电压的相位未产生偏离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以将电压矩形波左右对称地削减的方式,决定所述短路模式下的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定时。

10、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在电流的相位比电压的相位提前的情况下以将电压矩形波的左侧削减得多的方式决定短路模式的相位,所以通过相移而功率因数恶化,能够抑制由开关动作引起的电力增加。

11、本发明涉及的非接触电力传送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发明的受电装置和具有所述送电线圈的送电装置。

12、根据该结构,关于具备送电装置和受电装置的非接触电力传送系统,能够通过在受电装置侧执行短路模式而使电力的功率因数恶化,因此能够抑制由开关动作引起的电力增加。

13、发明效果

14、在本发明中,由于能够通过执行短路模式而使电力的功率因数恶化,所以能够抑制由开关动作引起的电力增加。



技术特征:

1.一种受电装置,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4.一种非接触电力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受电装置及非接触电力传送系统,在通过开关元件的动作来形成短路电路时抑制电力的增加。受电装置具备:受电线圈,接受从送电线圈以非接触的方式传送来的电力;及控制装置,执行短路模式,该短路模式是使设置于受电线圈与负载之间的开关元件进行开关动作而使受电线圈的输出端之间短路的模式,其中,在受电装置中的电流的相位与电压的相位产生偏离的情况下,控制装置以通过短路模式使电压的相位向供给到负载的电力的功率因数恶化的方向移位的方式,决定短路模式下的开关元件的开关定时。

技术研发人员:池村亮祐,津下圣悟,前村雅人,桥本俊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